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津味兒”醫生看病“有一套”

  • 發佈時間:2014-12-31 11:32:14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尹娜 報道

  “熱愛祖國、奉獻濱海、崇尚科學、守法誠信、勤勞節儉、愛崗敬業、文明友愛、果敢包容、篤學敏行、務實爭先、自立自強、創新創優。”2012年,濱海新區總工會發佈了48字的《濱海新區職工職業操守》,為百萬新區職工確定職業道德規範依據,構建新區職工誠信體系。在各行各業的勞動崗位上,很多職工用實際行動踐行職業道德規範,用熱情與陽光播撒職業奉獻青春,充分展現了開發開放前沿職工的道德風範和精神風采。泰達醫院中醫推拿科的李彬醫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邢大娘,您了今天氣色不錯,倍兒好,身體感覺好點了嗎?”

  “妹子,最近天氣不好 ,多吃些牛羊肉補補身子,開發區新開一家涮肉館倍兒棒,有空嘗嘗去。今兒還難受嗎?”

  剛一走進泰達醫院中醫推拿科診室,記者就被這濃郁的天津話給逗樂了。診室裏,幾位病人輕鬆愉悅,絲毫沒有患病的愁容。“我的病能好得這麼快,得多虧了李彬醫生,他每次治療前都要先跟我聊一會兒,聊著聊著就開心了,效果特別好。”患有頸椎病的張大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在大家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這位説“天津話”的醫生——李彬。

  “津味兒”問診 逗樂病人

  李彬,1982年生人,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現為泰達醫院中醫推拿科主治醫師。別看他剛30齣頭,看病很有“一套”。

  李彬告訴記者,每次他看病,都是以地道的天津話聊天開始的。“病患們都説我的津味兒常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津味兒鄉情,都愛聽我説話,這種交流也成為緩解醫患關係的一劑良藥。讓病人以輕鬆愉悅的心情來治療,是為人醫者的責任。”

  行醫者貴在良心,李彬用真心熱愛病人。如今的“王叔”已經可以利用肘拐行走了,這得益於李彬的細心治療。他告訴記者,對他而言李彬已經不是醫生,要換以親人的口吻叫“大侄子”。兩年前,王叔因遭遇車禍,雙下肢行走困難,通過針灸、推拿,做了近一年的治療,病情有所好轉。考慮到藥物輔助效果更佳,但此藥為中醫一附屬醫院院內中藥製劑。李彬就義務承擔起買藥工作,每月利用休假時間去市區買藥, 兩年過去了,無論酷暑寒冬,從未間斷。當病人換以親人的口吻稱呼,這是最好的嘉獎、最貼心的回報。

  熱心公益 樂於奉獻

  作為泰達醫院的工會積極分子,只要有工會的活動,如運動會、文藝匯演,甚至是“三八”婦女節活動,都會看到李彬忙碌的身影。時而擺桌椅、放飲料,時而發資料、引領嘉賓入座,待活動開始時,又能在吶喊助威的啦啦隊人群中見到他。用李彬自己的話説,他是自願自發協助工會完成工作,是發自內心地喜悅。

  “我經常開玩笑地説,要讓我先生買菜,不能著急,義診之後才能買到菜呢。”李彬的愛人莫茜茜告訴記者,李彬熱心公益活動。他居住的小區有位底商老闆腰椎損傷,李彬常在買菜時為他免費治療。小區理髮店美發師長期低頭工作,頸椎病發病率高,李彬常去為他們義務做檢查,免費推拿。

  尊師重道 拜師傳承

  “為醫者,當立志、立德,承古拓新,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願普救含靈之苦,普同一等,至精至微,視患如親。”這是李彬從醫以來一直遵從的信條。現年72歲的中醫推拿科主任劉明均,是李彬剛剛進醫院時的師傅。“一起工作近10年,劉主任如師如父,授道解惑,讓我能掌握最專業的技能並學會行醫做人。”李彬説,劉主任已年過七旬,孩子在國外讀書,身邊親人不多。李彬像親人一樣照顧他。一次,劉主任生病住院,李彬就徹夜守在主任身邊照料,擔負起為人子女的責任。

  李彬的熱情與真心,贏得了同事的愛戴、病人的信任。李彬説:“我現在的願望是協助老師打造特色科室,營造特色服務。今後將更加遵師愛師,帶好師弟們,做好老帶新工作,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