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七成常用中藥材漲價 中藥材養生需辨證限量

  • 發佈時間:2015-03-17 10:03:44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夏文  責任編輯:朱苑楨

  目前,受價格上漲等影響,不少人有在家囤積中藥材的習慣。不過專家提醒,中藥材養生一定要辨證,而且要嚴格掌握劑量。

  囤藥影響藥物療效

  “常用的中藥材,如金銀花從27元一公斤最高漲到360元一公斤,板藍根從3元左右最高漲到30元,太子參從200多元最高漲到500元左右。”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指出,有70%至80%的常用中藥材價格上漲超過兩倍以上。

  “早知道會漲價這麼多,我就多買點放在家裏了”,採訪中記者聽到不少人這樣抱怨。不過,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藥師徐明指出,中草藥保存有嚴格的限制條件,自己買藥存在家裏很可能因為環境等影響藥效。

  記者採訪中發現,目前中藥材多為散賣,而且中藥材也有有效期,保存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很可能因為保存不當導致藥性變化,甚至産生毒副作用。

  據了解,中草藥存放溫度最好在20℃以下,最高不能超過40℃。含油類的藥物如杏仁、桃仁等,濕度要保持在12%-13%左右,否則可能影響藥效。枸杞容易生蟲子,瓜蔞容易發黴,保存時要保持乾燥。

  專家強調,中藥使用重在隨時調整,人的病情隨時有變化,因此很可能每天每週所開的中藥方都會不同,長期囤藥不利於對症施治。

  中藥煲湯需看人下“料”

  在湯裏放入中藥材是很多家庭煲湯的必備工序。不過,專家指出,中藥是分“四氣五味、寒熱溫涼”的,藥材煲湯也要看人下“料”,並非任何人在煲湯時加入一些中草藥都是養生的。現在很多餐館和個人在煲湯時都會放一把枸杞,事實上,枸杞比較適合中老年人中的肝腎陽虛者,而有內熱的人喝枸杞煲的湯只會熱上加熱。

  那麼如何選擇適宜的煲湯藥材呢?專家提醒一定要辨證選用。在中藥的選擇上,最好選擇淮山、芡實、沙參、玉竹、黃芪、枸杞、百合等。在辨證基礎上,確定煲湯中藥材的配方,如氣虛者可用參類、雞肉類,血虛者可用當歸、羊肉類,氣血兩虛者用歸芪、海參類。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選擇藥材煲湯前,最好先結合醫生辨證分析體質屬性,再用中藥膳調治。此外,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用煲湯進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症狀。女性月經期前適合補性溫的湯,但千萬不要喝得過多,以免補過了致經血過多。

  把握劑量科學食用

  進入春季,很多人都覺得口乾舌燥、口舌生瘡,於是會買來菊花、金銀花等中藥材泡茶喝。不過,專家提醒,使用這些中藥材也需嚴格把握劑量。

  以此次漲價最為引人關注的金銀花為例,徐明指出,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可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徐明強調,金銀花作為代茶飲需要把握好劑量,一般來説每次代茶飲別超過9克,如果是當做中藥方子來使用的話,一般來説,一服藥中別超過50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