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多元化辦醫”讓大連市民享受全方位優質醫療

  • 發佈時間:2015-02-02 11:41:34  來源:光明網  作者:孫咲  責任編輯:朱苑楨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報告中指出,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已經增長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對不同年齡層段的調查中顯示,年輕人對健康的重視僅次於財政,而老年人健康問題則是頭等大事。在《大連市關於加強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形成醫療服務、健康養老、養生保健、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等多業態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多元化辦醫政策環境,採取ppp、bot等形式,引進民資、外資和其他社會資本合理進入醫療市場,就是為了讓人民享受全方位更優質醫療。

  【現狀】大連市民營醫院發展受制約

  自2000年以來,大連陸續出現大批民營醫院,諸如大連新世紀醫院、今華夏醫院和大連吉爾森國際醫院等,但是這些醫院如今早已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很多人對這些醫院的名字甚至表示陌生,這些醫院逐漸被大醫院兼併,民間資産撤出,最終走向了凋謝。

  今華夏醫院的前身是大連商業醫院,2000年被大連城市建設集團買下,並投資7000萬元建成一所集醫療、保健、康復、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據業內人士介紹,起初該醫院著力倡導人文關懷式的醫療服務,並低價讓利給患者,也曾大力打擊醫療回扣和“紅包”事件。但2007年,由於經營問題,醫院虧損運營後被大連市中心醫院整體租賃,直至如今消失在大連的街頭。

  大連新世紀醫院和今華夏醫院有著類似的經歷,最後被兼併。而大連吉爾森國際醫院還沒有建成,就消亡了。這聽起來似乎讓人不可理解,倡導人文關懷並讓利患者,理應受到患者的歡迎和認可,卻無一逃出滅亡的命運,由最初的高調亮相,到現在的黯然謝幕,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致命因素呢?

  【探秘】探究民營醫院發展受阻原因

  從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醫院規模在800張床以上的大型醫院2005年以來增長300%,但是500張-800張床的要低一些,500張床以下小醫院的增長速度最慢。而在塔頂上的公立三甲醫院往往是大醫院,民營醫院則是小醫院。目前,全國共有24000家醫院,而三級大醫院雖只佔7%,但從2005年到2013年,三級醫院門診量和住院量增長速度最快。而在24000家醫院中,有40%沒有定級的醫院大多為民營醫院,門診量不僅沒有增加而且下降了31%。住院量只有2%的增長。

  我國的民營醫院已有20年的發展歷程,雖然國家曾多次出臺鼓勵政策,但依然沒有改變醫療市場壟斷和競爭主體不平等的現狀。記者為此專門訪問了在醫療界有著資深經驗的專家,專家表示,出現“今華夏醫院”目前這種情況,是由於民營醫院在醫療模式上沒有本質突破,沒有真正引進先進的診療模式、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

  民營醫院也是一種企業模式,其經營和企業一樣,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不斷尋求科學的管理模式和適合的發展策略,借助各方面優勢整合經營,如果一直沒有找準生存位置,拘泥于單一的管理和經營模式,對民營醫院的發展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

  大連的民營醫院發展的短暫幾年中,爆發出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今華夏醫院也是6年時間裏換了多任院長。如此頻繁的短時間更換院長對民營醫院的整體長遠發展來説,簡直是一個致命傷。據業內人士介紹,其自身定位不夠準確,先是全科醫院,換院長後又轉成體檢中心等。

  頻繁更換院長,定位不準確,對投資方來説也是有著讓醫院走向更好更長遠發展道路的醫院,但出現的後果顯然適得其反,不但管理上的連續性難以保持,就職的醫生們也是人心惶惶,天天擔憂自己的“飯碗”,還如何提:創新苦幹,安心工作。況且醫療是一個特殊行業,民營醫院的投資者又被認為是“外行領導內行”,如此多的弊端載入在一起,走向消亡也是既定之路。

  【解讀】bot模式改革之路

  近日,《2015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中提出,促進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其中提到“進一步優化多元化辦醫政策環境,採取bot等形式,引進民資、外資和其他社會資本合理進入醫療市場,讓人民享受全方位優質醫療”。

  bot投資模式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種模式,那麼什麼是bot模式?bot模式即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是一種公共建設的運用模式,多以英文簡稱“bot”稱之,即build(興建)、operate(營運)以及transfer(轉移)三個單字的縮寫。其為將政府所規劃的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並經營一段時間後,再由政府回收經營。

  這樣的經營模式,無疑給民營醫院成長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位於威遠縣的小河鎮醫院,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bot改革樣板。多年以前,威遠縣小河鎮醫院由於經營不善停業了。停業後職工生活無保障,為謀生計紛紛私設診所,一時間當地的醫療市場混亂不已,這樣的狀況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於是,開啟了多種的拯救之路,投入財政力量,引進人才,更換院長力求創造更好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小河鎮醫院的問題。

  這種新型的模式或許真的是困于窘境的大連民營醫院的突破口。目前大連的民營醫院並沒有開始採用這種國際流行的投資模式。據大連市資深的醫療界人士分析,這種bot投資模式可以緩解財政負擔,從而可以在政府資源不足時將事情辦好,從承包商方面看,創造了項目投資機會,會有更多有實力的民間資本加入到民營醫院的投資建設中來。

  當然,bot的改革之路也不是毫無弊端,在走這種投資道路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多種風險,如政策變動、金融市場變動、投資規模大、經營週期長等問題。因此,bot改革之路也是一條有待大連民營醫院探索的發展之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