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房志武:我國醫改難度大 情況比美國更複雜

  • 發佈時間:2014-11-25 16:47:3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中國網財經11月25日訊 第26屆中國醫藥産業發展高峰論壇今日在廣州召開。醫改辦領導小組專家房志武在論壇上稱,我國醫改難度大,情況比美國更複雜。房志武坦言,我國醫改舉步維艱的根源係産業矛盾所致。“藥品是純私營的,行業是純市場化的,保險是純公的,這個就沒有辦法溝通,即使在全世界,這樣的例子也很少。”

  以下為演講摘要:

  中美之間醫改都是如火如荼,美國的醫改甚至比我們還要厲害,我們是總理挂帥,他們的醫改是總統挂帥,醫改的成敗直接決定總統能不能連任,美國人比我們醫改任務還重,還大。

  實際上我做了一個對比,美國醫改:爭論的是否再讓3000萬人上車的問題,一起共用資源,這是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們的醫改是全體上車14億,一切都缺:道路、車、司機、油、加油站……所以建設第一,管理第二。美國每個人上去都有空調大巴,可以躺著睡覺,只要上車就可以睡覺,我們的車很擠,沒有多少人有座位,城鎮職工有座位,新農合是被推上車的,就像北京地鐵一樣擠的要死,所以我們保障水準非常低,而且不均等。但是不管怎麼説,國家是讓14億人同時上車,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除了讓大家上車什麼都缺:車、司機,甚至缺道路,尤其是農村。我們也缺加油站,油和加油站就是藥廠、藥品供應體系,這些沒有。

  我們的醫改非常複雜,比美國醫改要複雜多的多,在這樣一個醫改目標下,全都缺的目標下,怎麼辦?只能是先建設,先修路,先造車,先造加油站。所以國家的醫改在過去五年間,如果用非常抽象的話來説,就是建設第一,大家對醫改的評價,為什麼褒貶不一,有些專家評價為舉世矚目的奇跡,也有一些覺得醫改什麼都沒有做,全盤失敗。這樣兩種觀念都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來説?要我來評價,一個看的是建設,一個看的是管理。如果從建設角度來看,過去的五年新醫改還是做了很多工作,因為我親眼見證了國家把3萬億就花下去了,能建多少醫院,多少社區,多少診所,買多少臺電腦,布多少資訊化系統。包括給國家藥品的報銷和醫保體系建設,坦率地説,管理在過去五年裏面突破的不多。

  醫改難度真的非常大,大家對醫改都不滿意,主要是因為沒有達到他需要的醫療和報銷水準。但是有一個事情不是國家醫改辦或者任何一個部委能幹的事情,甚至不是總理和總書記能幹的事情,就是我們的國力,我們的國力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美國不管有病沒病每人平均醫療花費是5萬元人民幣左右,我們中國是每人平均2000元,在2000的條件下用的是同樣世界先進的CT、磁共振和進口輝瑞的藥品,就這樣的國力能夠給老百姓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從這一點來説還是需要給老百姓多做一些溝通,確確實實我們國家不管是衛生系統的醫生,還是藥品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老百姓每人2000元條件下還是享受了不錯的醫療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