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直被各種猜測環繞的小米筆記型電腦終於變成了現實。不同於體量龐大且還有增長空間的手機市場,PC市場早就被視為是夕陽産業,市場格局也相當穩定。然而一直扮演各個行業攪局者的小米的殺入,卻讓人不禁嘀咕:莫非PC市場也有新機會了?不止是小米,再早幾個月,手機業務正風生水起的華為也以一款二合一産品殺了進來。來自手機勢力的攪局者,能否在這個看似平靜的市場裏掀起新的波浪呢?
萎縮的PC市場
無論怎麼看,PC市場都不像是一個還存在著大機會的領域,市場調研數據也能充分説明PC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根據Gartner公佈的數據,全球PC出貨量在今年第二季度預計同比下滑了5.2%,這已經是PC出貨量連續第七個季度下滑。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在PC市場的前五大廠商中,聯想和蘋果出貨量都在下滑,而惠普、戴爾、華碩則有所增長。
“中國PC市場的情況實際上比全球市場還要糟糕。”GFK中國ITO事業部總經理白帆説道,“在中國市場上,主要的PC廠商的出貨量在全線下滑。”他表示,這是因為中國和國外發達國家所處的市場階段並不相同。
在一些發達國家中,PC市場已經進入到存量替換的階段,但是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白帆介紹,在2010年前後,中國開始實施家電下鄉等一系列舉措,PC的普及度大大提高,但是也透支了之後幾年的銷量。“之前人們認為PC的換機週期是四到五年,現在看這個週期會更長。”白帆判斷,PC市場的下滑起碼還會持續一兩年的時間,整體市場規模還會縮水。
“熱情”的手機廠商
PC市場的遇冷卻沒有打消來自手機圈廠商的熱情。第一個高調宣佈進入PC市場的手機廠商是華為。在今年2月份巴塞羅那MWC2016展會上,華為對外發佈了一款名為Matebook的跨界産品,一腳踏入了PC市場。
從售價來看,華為對自己的首款PC的市場定位並不低,海外定價從799歐元起步,國內稍低,但最低配版本仍要4988元,最高配更是高達9688元,並不是主打高性價比的入門級産品。
華為之後,接下來的是小米。小米要做PC的説法之前傳了很長時間,關於其産品的各種小道消息一直沒有斷過。終於,在上周,小米鄭重拿出了自己的兩款小米筆電Air。小米選擇是最主流的筆記型電腦形態的産品,兩個版本的售價分別為4999元和3499元,在同類産品上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但在不少人看來,這個價格相比傳統的PC廠商來説,還是不夠“犀利”。
對於PC市場,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發佈會現場坦承,這是一個經過充分競爭、做得非常成熟的領域,但是“為什麼米粉一直呼籲小米做筆電?我想一定還有些需求沒有被滿足,還有地方做得不夠完美。”雷軍説。這也是他給出的小米做筆記型電腦的理由,而産品定位則確定在了“高性能的輕薄筆電”。
PC市場顛覆不易
要説起競爭激烈,比手機圈更甚的市場真的很少,能在手機行業裏衝到前列的都不是省油的燈,華為和小米更是如此。華為從當初的為別人做貼牌,跟著運營商出大量低價定制機到如今坐穩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位置,其崛起速度可謂驚人;小米更是讓網際網路手機的概念深入人心。這兩家都看中了PC市場,是否也意味著這個市場真的要迎來一場自手機行業發起的顛覆呢?
有觀點認為,當初小米做手機,就改寫了中國手機市場的大格局,原來的“中華酷聯”分崩離析。如今新的勢力衝進PC行業,也能帶來一場地震,甚至是一輪大的洗牌。不過在白帆看來,想給PC市場帶來顛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米進入手機市場的時候,正好是功能機向智慧機過渡的時候,在這種大的變革時期容易有機會。但是現在的PC市場並沒有迎來什麼大的變革,給後來者的機會也不多。”白帆説。他認為,小米進入PC市場,的確會帶來一些獨到的行銷上的東西,不過從其發佈的産品來看,並沒有看到太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白帆表示,PC市場的發展方向,實際上主要是由微軟和英特爾這兩大軟硬體巨頭來推動的,廠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並不是主導性的。所以,即便華為和小米都進入這個市場,甚至都成功了,也很難改變這個行業的局面。
傳統PC廠商更看重細分市場
華為和小米殺進PC市場,而這一市場的傳統廠商們則正忙著開拓細分市場。就在不久前,PC領域市場份額第一的聯想在釣魚臺發佈了自己的“金榜題名教育電腦戰略”,在青少年教育這個細分市場投入了重兵。
在教育市場,聯想聯合具有教育資源的101網校,在其臺 式機、筆記型電腦、一體機等一系列産品上預裝了被稱為“成才學院2.0”的軟體,實現了家長控制、線上學習等功能。顯然,在教育這個細分市場,聯想的目的不僅僅是單款産品的成功,而是借助軟硬體結合的效應,帶動整體産品的銷量。
“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方向。”白帆表示,隨著一些應用場景被手機、平板甚至是智慧電視所取代,人們使用PC的場景變少了,這也使得那些一機多能、沒有鮮明特點的PC産品不再吃香。反之,用戶會轉向購買那些能夠更好地滿足無法被取代的應用場景的PC産品,深耕細分市場也成為了PC廠商們發力的主要方向。而聯想利用軟硬體結合,創造出某些應用場景來拉動市場的方式更為可取。
除了教育市場,遊戲也是另外一個市場空間巨大的細分領域。“遊戲産業是一座金礦,能進來掘金的不止是遊戲公司和系統平臺,硬體廠商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消費電子行業分析師成博表示,遊戲是極為考驗硬體配置的,如今無論是PC還是智慧手機,衡量其硬體水準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運作大型遊戲的能力,而運作更複雜更“吃”硬體的遊戲,也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PC換機原因。因此PC廠商在這方面自然是不遺餘力的。
從2014年開始,PC廠商們開始陸續將針對遊戲的産品從臺式機轉向筆記型電腦市場,專門的“遊戲本”産品不斷出現。甚至就在幾週前,從誕生就鎖定在高端商務定位的筆電王者ThinkPad,也專門推出了專業的遊戲産品“黑將”,讓這個消費者看來就是商務代名詞的筆電品牌第一次有了新的用戶群體。“ThinkPad進入遊戲本在廠商當中並不算早,但很有代表性,它都出遊戲本了,足以説明這個市場對PC廠商的吸引力有多大。”成博説。
新老交鋒尚難看出勝負
跨界廠商出手機,如今已不算什麼新聞,可如果誰要做電腦,還是能引發一些關注,這也可以看出這兩個最大的消費電子産品領域的不同。相比手機市場,PC市場容量要小得多,而且還在不斷縮小,這也決定了PC市場的競爭一定是洗牌式的,有新的廠商成功上位,就會有傳統的品牌被洗牌出局。
白帆認為,評判華為和小米的進入能不能引發PC市場的洗牌,將某些傳統PC廠商打壓下去,現在還很難得出結論。“這要看它們的決心有多大,持續投入的力度有多大。”他表示,PC是一個需要長期培育和積累的市場,特別是銷售渠道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與手機有著顯著的區別。華為和小米們想要在這個市場獲得突破,一是需要時間,二是需要投入,短期內還無法成為市場的主要力量。
據他的判斷,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憑藉銷售PC硬體來賺錢都不會是唯一的目的。對於它們來説,現在已經有了手機、平板等移動端的産品佈局,再加上PC産品,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硬體閉合生態,手機與PC之間能夠實現無縫切換,才是最大的競爭力。
“現在進入PC市場的廠商,會遇到渠道建設的困難、量産成本更高的困難,沒有一定的實力是不可能和PC廠商進行競爭的。”白帆表示,也就是華為、小米這樣體量巨大的手機廠商,才有這個底氣進入PC市場。甚至可以説,就算這兩家成功了,也不代表其他的新進入者也能成功。所以,他判斷,華為和小米的入局,並不會刺激手機廠商們都想到PC市場中來分一杯羹。
(責任編輯:張潔欣)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