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專家預計2015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將達75000台

  • 發佈時間:2016-02-22 14:20: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春節期間,一台名叫“小璐”的智慧機器人亮相廣州南站,旅客可以向她諮詢列車時刻、購票資訊等問題。據了解,使用智慧機器人服務旅客是廣州南站在今年春運中的新嘗試,如果試用效果良好,今後有望在車站中看到更多智慧機器人的身影。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區域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區域市場。這從2014年的數據可見一斑: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新安裝量達到5.7萬台,約佔全球銷量的1/4,同比增長55%。剛剛過去的2015年,統計數據雖然還未出來,但有專家預計,2015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將達75000台,同比增長36.6%,整體而言,機器人市場需求只增不降。

  一邊是旺盛的市場需求,一邊還有優惠的國家政策。“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級政策,都將機器人産業發展作為重點。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40多個機器人産業園區,産業園規劃面積超過3萬畝,到2020年全國機器人産業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産業園佔地面積一個比一個大,規劃産能一家比一家高。中國的機器人産業看起來一派“紅紅火火”。

  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哄而上的,也容易一哄而散。我們必須看到,當前中國機器人雖然市場紅火,投入巨大,卻隱憂重重。

  第一重隱憂是缺核心技術和部件,難以佔領高端市場。2015年中國機器人産業處境依然嚴峻,機器人核心技術上缺乏整體突破。目前全球機器人産業的成本構成,35%左右是減速器,20%左右是伺服電機,15%左右是控制系統,機械加工本體可能只佔15%左右,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應用。而我國機器人關鍵部件進口比例較高,與外企相比,國內企業要以高出近4倍的價格購買減速器,以近2倍的價格購買伺服驅動器,這導致現在國內製造工業機器人成本較高。

  同時,應用於汽車製造、焊接等高端行業領域的六軸或以上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主要被日本和歐美企業佔據,國産六軸工業機器人佔全國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不足10%。

  第二重隱憂是同質化競爭嚴重,易陷低端價格戰泥潭。我國的國産機器人市場還處於初興階段,就已硝煙瀰漫,以6kg以下六軸坐標機器人為例,2015年部分企業降價達30%之多。從具體企業的銷售數據來看,2015年國産機器人本體企業銷量增加,卻並未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單品産品的毛利潤2015年下降15%左右。

  此外,我國機器人市場的自主品牌認可度不高,工業機器人生産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也導致競爭力不足。我國九成機器人企業規模在1億元以下,即使龍頭企業瀋陽新松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了15.2億元,但與安川、發那科、庫卡等銷售收入均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國際機器人巨頭相比,仍然不是一個量級。

  隱憂雖在,機會仍多。目前我國正在建設機器人研發平臺、檢測平臺、標準平臺,希望龍頭企業為主體率先突破機器人共性核心技術。同時中國的製造業升級才剛剛起步,市場很大,機器人領域還有很多亟待開發的處女地可供企業跑馬圈地。

  而要破解隱憂,抓住機會,機器人工業園就不能一哄而上,必須找準自己的比較優勢,看當地是否有機器人的科研資源、産業資源、人才基礎、市場輻射能力,要找到準確的市場定位,避免盲目介入,浪費投資。畢竟,靠政策紅利發展起來的光伏産業,多次陷入産能過剩局面的教訓未遠,機器人産業切不可重蹈覆轍。

  總之,蛋糕再大,功夫不足也吃不到。各地機器人工業園應找準定位,練出各自的獨門絕活,做到差異化競爭,才能避開價格戰泥潭,培育出與中國經濟同步升級的機器人企業巨頭。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