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暴風科技市值蒸發150億 中概股私有化遇“尷尬”

  • 發佈時間:2015-07-20 08:49:25  來源:新京報  作者:鄭道森 劉素宏  責任編輯:馬藝文

  “大跌”,暴風科技還是沒能躲得過去。呼嘯而來的,還有投資者的責難。

  7月15日晚,暴風科技澄清,此前網際網路流傳的董事長馮鑫[微網志]“增持100股”的公告係網友偽造,卻招來網友“100股都不買”的調侃。

  今年3月上市以來,暴風科技從每股7元一路上漲到最高每股327元,曾被視為A股資本市場“擁抱網際網路”的一個典型。

  在暴風科技的刺激之下,眾多在美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宣佈了私有化方案,準備回歸A股,而突如其來的“股災”,讓這些公司有些尷尬。

  暴風科技的遭遇,已成為當下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鮮活寫照。暴風科技曾希望通過快速並購“填平”高估值的“泡沫”。高昂的股價,並未能給暴風科技帶來太多實際的好處,反而帶來了種種煩惱。

  大股東“兜底”員工買股

  6月10日,“大跌”到來前的最後一個週末,暴風科技選擇了停牌,從而將股價一度封在307.56元的高位。

  隨後的一個月中,災難發生。上證指數從5000多點,一路跌至3500點左右,創業板大量股票價格“腰斬”,最誇張的甚至下跌超過70%。

  7月初暴風科技復牌前,馮鑫坦言:“這會兒A股是熊市。雖然暴風科技處於停牌狀態,但躲是躲不過去的。”

  果然,上週一到週五,暴風科技復牌後連續5個交易日跌停。上週五收盤,暴風科技報收181.61元,較復牌前307元的股價已近“腰斬”。同時,其市值“蒸發”了150億元。

  時間回到今年3月,暴風科技上市伊始。它一路拿下39個漲停板,當時所有的股民欣喜若狂。而這次復牌經歷3個跌停後,投資者就已經“坐不住”了,紛紛要求公司出臺“維穩”措施。

  7月15日收盤,暴風科技發佈“股價維穩”的6大措施。其中大股東方面承諾不減持,並沒有明確的增持措施出臺。這一份公告被媒體和股民評價為“措辭含蓄”。

  更誇張的是,當晚“謠言四起”,有網友偽造了一份上市公司公告,公告稱,暴風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馮鑫于7月15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100股”,共計2.24萬元。

  “增持100股”的消息在微網志、微信、股吧等平臺被瘋狂轉發,這一所謂的“增持”更是被大量網友戲謔。當晚,暴風科技發佈澄清聲明,宣佈“增持100股”的公告係網友偽造。

  “100股都不買。”獲知這一消息的股民,對暴風科技發起了新一輪“嘲諷”。有的分析人士指出了大股東馮鑫“不增持”的邏輯:暴風科技上市時的發行價是7.14元,募集資金總額僅2.14億元,如今暴風科技的股價已達到200多元,馮鑫的增持成本太高了。

  最終,7月16日,馮鑫還是推出了“護盤方案”,這一方案的創新性在A股幾乎是前所未有。

  馮鑫號召員工在二級市場買入暴風科技的股票,同時承諾,在2015年7月17日至7月21日期間增持暴風科技股票,並連續持有6個月的,若因增持股票産生虧損,由馮鑫個人予以補償損失;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針對公司入職三年以上且未持有公司股票的員工,在此期間購買公司股票的款項,馮鑫個人將資助50%。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目前公司、馮鑫本人以及公司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還不能對公司股票進行股份回購及增持。

  “如果我是暴風的員工,就是借錢也要增持,無風險套利。”在投資者論壇上,有股民這樣評價;但也有股民表示質疑,“買股票就為了虧損等老總報銷?不給報咋辦?”

  7月17日,暴風科技召開投資者説明會,董秘畢士鈞就連續跌停回應稱目前公司股價被低估,“跌停是市場非理性下跌的結果,相信市場會認可公司的價值。”

  暴風期望快速並購填平市值

  馮鑫曾多次向媒體強調,他對股價有多不在乎:“股市的漲漲跌跌,對我來講就當作樂趣。”

  實際上,在資本的瘋狂追逐之下,暴風科技曾使出渾身解數,進行並購和業務擴張,試圖將高估值下的泡沫“填平”。

  暴風科技股價到達327元的最高價時,其市值達到了333.6億元。與之相對應,暴風科技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4185萬元。而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最高不超過801萬元。

  今年5月18日,暴風科技股價仍在瘋狂漲停的階段,這家上市公司召開發佈會,向外界公佈了“全球DT大娛樂”的發展目標。

  董事長馮鑫的思路是,通過並購快速進行資源整合,跳出視頻領域,讓業務延展到娛樂行業的各個方面。他甚至還希望佈局O2O,全力國際化。

  從上述表述不難看出,他或許已經察覺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很難獲得成功,暴風的目標是將視頻網站帶來的大量用戶更好地運營,從而實現“流量變現”。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暴風魔鏡,這款VR(虛擬現實)産品幾乎沒有做廣告,就是在暴風自己的網站上賣出了30萬台。

  馮鑫表示,希望以資本為紐帶,聯合幾十家産業鏈上下游的公司,從而建立“用戶量過億”的流量平臺,接著,通過秀場等流量變現的不同途徑,讓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實質性飛躍。

  自上市至今,暴風科技已走出了重要的三大步,包括推出暴風魔鏡第三代;其次,暴風科技和暴風控股(馮鑫個人公司)共投入2.5億元,獲得海爾旗下專注于網際網路電視的公司統帥50%的股權,未來將聯手海爾、日日順、奧飛動漫等公司進軍網際網路電視。

  最新的一步是進軍線上秀場。7月13日,暴風科技宣佈,投入5100萬元,獲得手勢科技公司51%的股權。後者是一個網際網路演藝平臺,旗下已有多家線下主播工作室,以及數十名主播團隊。

  進軍秀場的思路,與視頻行業的“老大哥”優酷馬鈴薯頗為類似。如今,優酷馬鈴薯旗下的線上秀場業務“來瘋”發展迅速,據稱已成優酷馬鈴薯旗下“現金牛”。

  但值得注意的是,暴風科技的“高市值”,並未給公司並購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近期的兩次收購,暴風科技均是採用現金收購的方式。高股價的背景下,交易對方對於用股份支付對價似乎“並不感冒”。

  有分析師對比了暴風科技和掌趣科技的收購路徑:掌趣科技是先停牌再談並購,然後復盤與並購對象的股東一同享受股票升值的收益,而暴風科技停牌談並購時,股價已“瘋漲”至300多元,再拿“泡沫豐富”的股票去並購,留給對方的想像空間就小了。

  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引用這句話向公司諮詢,暴風科技回復稱,“感謝關注”。

  中概股私有化的“尷尬”

  作為成功拆除VIE結構回國上市的典型代表,暴風科技的股價從不到10元每股一度飆升到了327元每股,兩個月時間內股價就漲了30多倍。

  如此業績,著實震驚了很多中概股。暴風科技的高股價和高市值,啟發了一批批中概股踏上回歸國內市場的道路。

  艾瑞諮詢7月初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已有22家中概股公司啟動私有化,僅6月單月就有13家企業宣佈私有化。歡聚時代和噹噹更是在7月9日同一天宣佈收到私有化要約。

  宣佈收到私有化要約只是完成私有化的一小步,還需要獲得公司董事會、境外投資者的支援。

  A股IPO暫緩可能成為了中概股面臨的新難題。

  7月5日,證監會雖然否認了暫停IPO,但釋放出了暫緩IPO的信號。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28家擬上市公司暫緩發行後,近期將沒有新股發行;下一步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不會停止,但將大幅減少新股發行家數和發行融資數額。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美股市場回歸A股主要涉及從美股退市、拆VIE結構和A股上市三個主要步驟。正常情況下,私有化退市一般耗時約6個月,而拆除VIE結構約4到7個月,A股IPO上市發行大約60周,這樣算下來,少説也要兩三年。

  君盛投資合夥人黃宇對新京報表示,暫緩IPO可能會增加中概股回歸的時間成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暖風頻吹是大方向,此次的IPO暫緩持續時間應該也不會太長,一旦市場企穩IPO就會恢復正常。近來因A股面臨調整而推出的IPO暫緩對中概股回歸的影響會很有限。

暴風集團(30043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