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智慧家電市場達150億美元 多企業殺入搶份額

  • 發佈時間:2014-11-26 10: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解讀商業模式

  今年,家電行業表面上四平八穩,實則暗流涌動,家電行業增速放緩、波幅收斂漸成市場共識。基於政策補貼改善小品牌盈利和美的集團戰略收縮影響,行業龍頭美的集團進入經營恢復性增長階段,追求高利潤,二線品牌加大了進攻力度,份額和盈利空間打開,智慧化已成為家電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智慧家電是2013年的熱門詞,不少家電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踏入這一熱潮。智慧手機、智慧電視、智慧冰箱等,越來越多的智慧家電産品“登堂入室”,家電行業産品線有望進一步延伸,有不少家電品牌已經研發了智慧手錶、手環等産品,而且備受追捧的加濕器的智慧化尤其明顯,智慧化産品已成為今年均價提升新動力。

  電商燎原之勢加速家電行業品牌商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家電行業增速放緩,且存在效率提升的內在需求,促使品牌商管理下的傳統渠道面臨提效。電商的興起打破了品牌商的價格管控體系,傳統品牌企業靠硬體盈利的商業模式繼續承壓,傳統品牌企業採取設立線上品牌、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共贏、加大在軟體及服務領域投入等方式應對“與狼共舞”的挑戰。

  電視市場這個原本被認為是傳統行業的領域,在智慧應用、網際網路思維、新技術和新標準的衝擊下變得不再平靜,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大舉入侵。前有微軟維納斯,後有盛大盒子,這是以往傳統家電企業認為網際網路企業進軍家電行業必敗的萬能論據。但是,相較于傳統彩電廠商推出的産品,樂視TV超級電視等網際網路電視更佔風頭,他們從網際網路思維出發,依託垂直整合的優勢,引發了一場網際網路勢力與傳統勢力的大對決。迅雷、優酷、搜狐、蘇寧、京東等更多挑戰者憑藉自己在産業鏈上的優勢進入這一領域。

  智慧電視出現至少已有兩年,早已成為市場上的主流,但用戶對其認可度普遍不高,多數人買來只是當做普通電視使用,究其原因是由於用戶體驗差、內容少,體現不出智慧的優勢。樂視、小米、海信、創維等企業推出了更快捷、更簡單易用的電視UI,成為人們選購智慧電視的標準之一,企業意識到賣內容和服務才是持續盈利的來源,以樂視和愛奇藝為代表的版權大戶在這方面佔盡了便宜。業內人士分析,在智慧電視領域可能會重演PC、移動端的版權軍備競賽,特別是體育、綜藝等熱門內容。

  有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家電市場規模2015年將擴大至150億美元。人們對智慧家電的要求日益提高,智慧化、雲端融合、人機交互已成行業發展趨勢,但是,目前家電産品的市場已趨於飽和。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消費群體年輕化,要繼續撬動這個市場的消費潛力,企業重點是要研究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和需求,這也正是智慧電視等新概念産品入市即暢銷的根本原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