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馬雲借阿裏上市成內地新首富 套現8.4億美金

  • 發佈時間:2014-09-19 12:40: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昔日阿裏B2B香港上市的輝煌,與今次阿裏即將整體在美國上市相比,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2007年11月6日,阿裏B2B業務在香港主機板上市,發行價13.5港元,融資額將近15億美元,而其市值達到682.07億港元(約合88億美元)。當天上市開盤價30港元,製造千名百萬富翁創紀錄。據悉,在阿里巴巴工作滿3年的員工,都能夠得到員工配股。當年阿里巴巴約有4900名員工持有總計4.435億股股份,平均每名員工持股9.5萬股,至少1000名阿里巴巴員工搭上了百萬富翁的列車,300名員工更是成為了千萬富翁。刷新了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上市製造百萬富翁數量的紀錄。

  眾論阿裏

  今年(深圳)IT領袖峰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測阿裏上市估值,“我取一個保守數字,700億美元”。當時馬雲正坐在演講台下,華西都市報記者注意到,他一聽這話就不斷搖頭,顯然認為鄔賀銓的數字離他心中底線相去甚遠。

  事實證明,鄔賀銓的預測確實保守。阿裏路演已經獲得超額認購,不出意外,阿裏上市將以發行區間上限68美元定價,上市估值為1748億美金,是當年香港上市市值的20倍。阿裏管理層、員工以及歷史投資者將賺得盆滿缽滿。

  馬雲成中國首富

  蔡崇信財富達63億美元

  首先,馬雲借此一躍成為中國首富。阿里巴巴最新招股説明書顯示,馬雲持有阿里巴巴8.8%股份。去掉由馬雲的慈善組織SymAsia Foundation控制的1.5%股權後,按1748億美金估值計算,馬雲在該公司的權益對應的估值為128億美元。此外,馬雲還佔股支付寶母公司小微金服的比例不超過7.3%,它獨立於阿里巴巴集團之外,業界普遍認為這部分資産上市估值不會低於阿里巴巴集團,由此可得,馬雲的財富將是阿裏持股的雙倍即256億美元。據悉,IPO時馬雲將套現8.415億美元,股權降為7.8%。

  其次,被譽為阿裏最神秘的高管,阿里巴巴副董事長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僅次於馬雲。出生台灣的蔡崇信幫助馬雲建立合夥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創業初期獲得日本軟銀和高盛投資的關鍵人物。按1748億美元上市估值計算,阿裏上市後蔡崇信財富將達63億美元。

  員工可套現467億美元

  將誕生萬名千萬富翁

  招股説明書沒有提出具體持股員工數。究竟有多少員工持股?2007年阿裏B2B業務上市,4900名員工持股,約佔當年集團7000多員工總數的70%。7年後,阿裏員工增加了15000余人,按50%的員工持股計算,阿裏持股員工約為11000多人,上市後每人平均可套現將近4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91萬元。這意味著,阿裏上市將誕生一萬多名千萬富翁。

  相比之下,國內股市的造福能力顯得寒酸。據投資者報報道2014年IPO 開閘以來,累計共有78隻新股上市。截至9月10日,這些公司的市值總計為5151億元,約合838億美元。僅為阿裏上市估值的一半。這78隻新股造就了168位億萬富豪、177位千萬富翁。相比阿裏一家公司的萬名千萬富翁相形見絀。

  軟銀雅虎投資賺翻

  高盛過早賣出錯失良機

  阿裏上市後賺得最多的還是來自外部的投資者。目前阿裏兩大股東佔股,軟銀34.1%,雅虎22.4%。

  軟銀這部分股權來自2000年2000萬美元、2004年6000萬美元,以及2005年增持1.5億美元。2007年阿裏B2B業務上市,軟銀的投資回報率近70倍,當時已經非常驚人。不過軟銀當時並未套現走人,而是繼續持股到現在,這一策略創造了世界投資史上的奇跡,按阿裏1748億美金的上市估值計算,軟銀股份價值596億美元,暴賺593.8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高達258倍。馬雲因阿裏上市成為中國首富,而軟銀孫正義借此有望超越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

  另一大投資者雅虎也賺得盆滿缽滿。2005年,雅虎注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佔股40%,阿里巴巴為了回購雅虎所持有的股權,不惜血本。

  2012年時,阿里巴巴曾經以76億美元的價格回購了雅虎手中握有的阿裏股份的50%,也就是阿裏總股本的20%,當時阿里巴巴的估值在大約380億美元左右。

  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市值為395億美元,加上之前套現的76億美元,共計471億美元,暴賺434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高達43倍。

  根據招股説明書顯示,雅虎將在IPO中出售1.21億股,佔阿里巴巴集團總股份的4.9%,價值約86億美元,售股完成後雅虎仍將持有阿裏約16.3%的股份。從金額上來看,兩次套現雅虎共賺了162億美元,但過早的套現實際上是一筆很不划算的買賣。

  相比之下,那些更早賣出阿裏股權的投資者,如今只能黯然神傷,其中最典型的當屬高盛,當年他第一個投資阿裏,具有伯樂的眼光。遺憾的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泡沫讓彼時的高盛不看好網際網路,出讓其在阿里巴巴所有股份,正式與這家公司分道揚鑣。

  華西都市報記者羅提孟梅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可拍電影

  縱觀阿裏上市歷程,其跌宕起伏、情節曲折、柳暗花明之處絕對可以拍成一部精彩電影。

  9月15日,阿裏在香港進行上市路演,馬雲的突然出現引發騷動。“從美國回來,來到我們自己的香港還是很感動,也非常感謝大家對阿里巴巴的關心。有人説,香港失去了阿里巴巴這個機會,我自己覺得是阿里巴巴錯失了香港。很遺憾,也許我們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也許我們準備不夠充分,也許我們自己溝通能力有限。”

  因為香港的滑鐵盧,阿裏上市遲到了一年多。馬雲2013年5月10日起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 一職,當時業界普遍認為,接下來馬雲的重心將轉移到阿裏在港上市之上。此前,阿里巴巴(B2B)曾于2007年赴香港上市,于2012年退市。阿裏來香港上市熟門熟路,而全世界股市都搶著要阿裏這個龐然大物,大家都以為,馬雲只需輕輕一推,阿裏在香港上市就如探囊取物。

  但接下來的事態發展讓人大跌眼鏡。港交所並不認可阿裏的合夥人制度。此後雙方沉寂了幾個月,2014年3月16日,阿裏宣佈已啟動公司上市事宜,首次公開募股地點(IPO)確定為美國。但該份聲明依然曖昧,其中一句“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阿裏也不希望外界使用“棄港赴美”的説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