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當下中國鋼鐵業的熱點話題:再平衡的發展之路

  • 發佈時間:2016-05-17 08:45: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開雄、華曄迪、王炳坤  責任編輯:王斌

  “對中國鋼鐵工業而言,現在就正處在‘危機’之中——危險中蘊含著機遇。”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有專家如是説。

  在過去的4個月中,鋼鐵價格再次玩了一輪“過山車”行情。自2015年12月中旬,以鐵礦石、螺紋鋼為代表的黑色系金屬價格出現一輪快速上漲局面,包括熱軋卷板、焦煤、焦炭等相關産品的漲幅都在40%以上。然而,從4月底開始,這些黑色金屬品的價格又快速回落,僅用了3個星期時間,幾乎將過去2個月的漲幅全部“吃掉”,鋼價又回到了今年3月初的水準。

  在很多專家看來,這輪鋼價波動背後是宏觀預期和産業邏輯之間的對賭。

  5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此次鋼價上漲,主要是受政策預期、市場炒作和短期因素等推動,市場供求關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鋼鐵産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也未改變,鋼材價格難以持續快速上漲。

  16日舉行的鋼鐵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自去年12月中下旬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步入回升通道,今年3月份以後,鋼材價格回升速度明顯加快,但是市場供需關係沒有根本改變,産能嚴重過剩未有根本改觀。

  “如果像2015年四季度那樣的艱難日子再維持半年,那麼在2015年停産的鋼鐵産能就會徹底關門。”一位參會的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鋼價上漲過快,即使原材料漲幅超過鋼價漲幅,但企業噸鋼利潤仍增加400元至600元,大面積的復産改變了之前因為2015年大面積停産帶來的短期內“供需錯配”局面,使得整個鋼鐵市場又再度回到供應過剩的局面,“究其原因還是我們鋼鐵産業的産能過剩比較嚴重,再好的行情都是砸在自己手上。”

  據辛國斌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累計淘汰煉鐵煉鋼産能各約九千萬噸,經過5年努力,四百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三十噸及以下的磚爐等落後産能基本淘汰。今年提出鋼鐵行業的去産能目標,“總體來看我國確定五年化解鋼鐵産能1億到1.5億噸是綜合平衡了我國現有鋼鐵産能和國內需求,以及職工安置和社會穩定等保持經濟發展的多種因素,完成這一目標要克服重大困難,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負責任的態度。”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鋼鐵産品實施貿易救濟調查,有的國家徵收臨時反傾銷關稅,貿易保護主義解決不了全球鋼鐵行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措施和把鋼材産品出口問題政治化、擴大化。”辛國斌指出,中國鋼鐵生産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而且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對普通鋼鐵出口主動採取限制措施的國家。

  “隨著十三五規劃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有效實施,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將創造廣闊的新市場和新需求,鋼鐵行業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只是內涵發生了變化,正在由過去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馬國強表示。

  日本最大的鋼鐵企業新日鐵住金社長進騰孝生認為,現在鋼鐵的供需出現了比較大的失衡,歐洲、美國、日本地區過去都經歷過非常痛苦的去産能階段。“但如果一個經濟進入成熟期,經歷過高速期之後,産能一定會出現過剩的情況,必須要把過剩的産能壓下來,使供需實現平衡,這是繞不過去的一條路。”

  轉型之路在何方?世界鋼鐵協會總幹事埃德溫·巴松認為,政府應該及時給鋼鐵行業提供指導,以確保在調整過程中讓市場發揮主要作用。“出臺一個適當的長期産業戰略,在一個大環境下,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會更加成功,生産效率不會下降。”

  “通過市場化競爭淘汰産能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是有效的。適度競爭和可協調的發展狀態是各國鋼鐵行業的相對理想産業形態。”鞍鋼集團董事長唐復平表示,在去産能過程中,提高産業集中度是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此外,與會的企業家認為,結合國際經驗,發展非鋼産業,通過設備、人員合理化,為鋼鐵主業調整提供支援,這也是未來鋼鐵企業轉型的一個方向。

  顯然,中國鋼鐵業的轉型之路才邁出了萬里長征第一步,正如埃德溫·巴松所言,“産業結構調整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個過程,即便是現在的鋼鐵強國,他們的調整也還在繼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