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手機漫遊費這顆“化石”何時能擊碎

  • 發佈時間:2016-04-24 10:29: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昨天,針對媒體關於手機漫遊費的密集報道,工信部回應稱:加快取消步伐。這一説法儘管籠統,缺乏時間表,但相對來説已經是一大進步了。

  ?1問

  工信部態度為啥變化?

  工信部稱,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針對經常出差的用戶,推出了市話、長途、漫遊統一價格的資費方案,使用這類套餐的用戶佔比快速增高。下一步將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繼續堅持電信資費市場化方向,引導推動企業制定出臺相關資費方案,逐步擴大使用統一價格套餐的用戶規模,加快取消漫遊費步伐。

  這番表態表現出“以套餐消解漫遊費”的思路。不過,在電信專家闞凱力看來,用套餐“消解”漫遊費做法的問題在於政策缺乏普惠性。

  去年7月,工信部曾表示,取消漫遊費等社會期盼何時成為現實,最終決定權在運營企業。這話意思就是,我也管不了。一年不到,工信部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這是為何?

  在業內人士和眾多網友看來,漫遊費的“堅挺”已經引起眾怒,而近來眾多央媒的密集關注也不能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4月22日,“@央視新聞”官方發文《一年收入上百億!近乎零成本的國內漫遊費為何不取消?》,引來眾多網友跟帖。近日新華社播發“生活觀察”,開頭便稱,因存在年代“久遠”,網友們戲稱漫遊費為“化石費用”。

  相比之下,工信部此次能夠明確表態“加快取消步伐”,有所進步。但在群眾“忍無可忍”“等得不耐煩”的情況下,這種進步性也被消解了不少。

  這是一條被大量轉載引用的事例——2015年5月,居住在海口王先生的手機被莫名扣除漫遊費39.86元,海南運營商解釋,王先生可能近期到過海邊,接收到了廣東運營商的信號。近年來,“離奇漫遊”“天價漫遊”頻頻出現在媒體報道中。“某女士去塞班島旅遊三天,僅是上了一下微信,手機流量費居然高達一萬六”就是其中一例。

  這類新聞讓人讀出了無厘頭的味道,但是漫遊費的事實卻是一本正經發生的。

  這就是今天面對的現實:這項收費已到荒唐地步,但是收費者並沒有停止收費的意思。

  2問

  取消漫遊費為啥這麼難?

  去年,運營商在“提速降費”上開始有所動作,這是總理喊話帶來的變化。

  但手機漫遊費似乎是個例外。去年8月,京津冀地區取消了漫遊費,這也點燃了公眾的期望。但人們很快發現,全國範圍內取消漫遊費,仍然是個“夢”。

  新華社“生活觀察”發問:在通訊技術升級和“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下,手機用戶和業內人士對取消漫遊費呼聲不斷,但總是石沉大海。手機漫遊費取消為何如此之難?

  手機漫遊費始於1994年原郵電部發佈的《關於加強行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行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其中要求行動電話需收取每分鐘0.6元的自動漫遊費。到了2008年,工信部規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

  在遙遠的上世紀90年代,收取手機漫遊費有著比較合理的原因。那個時候,手機漫遊費也沒有影響到多數人,畢竟手機用戶還相當少。

  但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漫遊費開始和多數人息息相關,平時很難察覺到的手機漫遊費的扣除,給用戶帶來事實上的利益受損。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手機用戶數達13.06億戶,幾乎已經達到每人一部手機,而人口的流動變得越來越頻繁,隨著國內遊客數量連年上升,區域同城化加速,高額的漫遊費會更加凸顯其帶來的不便。

  去年5月,新華社“新華視點”披露:粗略統計,我國移動漫遊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

  數據表明,漫遊費佔據了運營商收入很高一部分比例。

  新華社報道稱:在四川,宜賓、瀘州、自貢、內江等川南四市間交通不超過1小時,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跨四地工作和生活的群體日益龐大,四地間通話需求不斷增加,但在這些城市間打電話,仍然收取漫遊費。

  “這給川南城市間的交流溝通帶來了不便。”四川省政協委員、自貢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劉端芬説,“我身邊有的同事在自貢上班,丈夫在內江工作,他們在兩個城市之間往來增多,通電話的需求也增多,漫遊費的負擔不輕。”

  面對群眾日益增強的“便宜通訊”的需求,堪稱“化石級”的手機漫遊費成為眾矢之的。

  一直以來,輿論接二連三地炮轟手機漫遊費。關於這個收費項目的評論和跟帖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的數量。

  3問

  取消漫遊費究竟指望誰?

  業內人士認為,從技術層面來講,實現全面取消國內漫遊費、長途費項目並無大的問題。“除了需要市場部門重新設計、預測新套餐等工作,只需在系統中更改參數即可。”

  但取消漫遊費對運營商來説,無疑是割肉行為。這是最大的阻力所在。

  新華社報道稱,取消全國漫遊費用,運營商將損失鉅額收入。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取消國內漫遊費是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通訊運營企業為自身創新發展、更好服務用戶的必由之路。而在微信、網路電話等衝擊下,運營商還難以做到砸破“飯碗”平穩過渡,同時保證服務品質。

  而運營商也有這樣的説法:如果全國範圍取消漫遊費,有可能會導致運營商內部惡性競爭。由於地方政策不同,各地電話卡銷售價格有所不同。比如甘肅的卡費用便宜,價格優勢明顯,都賣到北京來,可能會影響市場秩序。

  毫無疑問,無論是出於對核心利益的保護,還是管理模式的慣性,運營商都缺乏主動取消手機漫遊費的動力。

  分析京津冀之間取消漫遊費的例子,很難説只是三地運營商的自我協調結果。早在2014年7月,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就曾表示,工信部很重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協關於在三地最終取消漫遊費和長途電話費的呼籲,並開始研究他們的建議。

  換句話説,京津冀“長市漫一體”格局的實現,有更高層級力量推動的痕跡。

  評論人馮海寧在一篇題為《取消漫遊費別指望運營商良心發現》的文章中稱:坦率地説,這幾年輿論屢次呼籲,而運營商堅持不取消的事實充分説明,指望三大運營商“良心發現”是不現實的。那麼,能不能通過市場競爭來取消呢?事實也證明,被三大運營商聯合壟斷的電信市場,並不是真正充分的市場競爭,頂多是“三國殺”,這種非常有限的競爭並不能産生真正的市場化倒逼效應。

  “由此來看,只能走第三條路了。取消漫遊費應由主管部門責令取消或廢除相關收費依據。”作者這樣表示。

  ?視點

  還有其他辦法嗎?集體訴訟或許更有效“@央視新聞”在關注手機漫遊費時援引了這些例子:在美國,同一個運營商跨地區打電話沒有漫遊費,也沒有長途費;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在計劃取消手機漫遊費;去年10月,歐盟決定,將於2017年6月起取消成員國之間的手機漫遊費用。

  新華社報道提醒,陜西電信日前出臺規定,對4G套餐用戶取消長途、漫遊費,超出套餐的通話不再收取。

  如果運營商就是不取消收費怎麼辦?“收取手機漫遊費如是正當的經營行為,則無可厚非,那麼,取不取消手機漫遊費應由其自主決定。而如果電信運營商是國有投資做主導,在手機漫遊費妨礙了社會公共利益情況下,國有投資主管部門應做出及時調整以適應社會的訴求。如果運營商有違市場競爭出現不法行為,則行政主管部門應該積極行使市場監管職責,予以制裁。”昨晚,江蘇省委黨校副教授劉青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眾多網友看來,手機漫遊費已經損壞了公共利益。對此,劉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望通過市場與政府來取消手機漫遊費也許已經不再有效,也不應該通過總理喊話來解決,“消費者通過司法訴訟來解決或許更有效。”

  劉青向現代快報記者解釋:對消費者而言,如果有證據證明電信運營商利用壟斷優勢收取超額利潤、不正當經營,則可以採取集體訴訟來依法要求取消手機漫遊費,這個方案比起依靠運營商良心發現、或主管部門呼籲取消,也許更直接有效。

  當然,取消漫遊費肯定讓運營商利益受損且短時間內難以彌補,這也是運營商的顧慮之一,專家們早已看到了這一點。

  專家認為,運營商應該學會“創新求變”,改變過分依賴語音通話收入,抱著漫遊費這棵“搖錢樹”不放手的短視行為。

  曾劍秋認為,市場發展中企業必須重視客戶的需求、體驗,通過推陳出新來彌補通話消費的缺口。全面取消國內漫遊費對運營商來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收入,但一方面可帶來更多的通話費用收入,同時有利於挽留因跨區域通話成本過高而造成的消費群體流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