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35家“僵屍車企”生産資質被撤銷 打破車企終身制

  • 發佈時間:2016-03-14 10:19: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滿朝旭  責任編輯:王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繼去年年底,首批14家 “僵屍車企”被勸退後,第二批被撤銷車企接踵而至。2016年2月29號,工信部發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第281批)》目錄,有35家車企相關生産資質被撤銷,其中包括13家乘用車生産企業、9家多用途貨車企業、13家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企業。截至目前,已經有140多家車企被“勸退”。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以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僵屍車企”,此次被撤銷的不乏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企業,如慶鈴汽車、石家莊雙環汽車及江淮安馳汽車。據了解,我國有各類車企有1000多家,為全球最多,但是,許多企業僅僅佔據著生産資格的名額,卻長期虧損,依靠銀行貸款和地方充血生存,這對資源造成了巨大浪費。

  汽車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對生産企業資質要求較高,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援,還要有技術保障,其中,後者尤其重要。反觀我國的汽車企業,多起于草莽時代,有的企業還在草創之初,産品定位低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即完成産品設計。那麼,這一次,政府基於何種原因進一步強化對“僵屍車企”整治力度?又有哪些更深層的用意?自主車企“散亂小”的局面能否就此解決?我們國家到底該有多少家車企合適?

  如果不是這次工信部公佈清除僵屍車企,恐怕沒有人會知道在寧波,還有一家叫做汽車修造廠的企業存在。問起寧波當地人,甚至該企業註冊所在地的街道、工商部門,都查不到這家企業的痕跡。幾經週轉,記者終於聯繫上了寧波市汽車修造廠的上級單位:寧波市公運集團。寧波市汽車修造廠原本是寧波市公運集團下屬一家國有企業,以生産“靈橋”牌廂式貨車為主。但知情人士説,原來廂式車一年做兩個億,但是轉制過了之後早已經不生産廂式車了,也談不上轉型,如今只做汽車修理。

  這就是典型的僵屍車企,當然在工信部的勸退名單中,有另外一種企業,他並不是僵屍車企,只是某個類型的車的生産資質被取消。在工信部勸退的名單中,有一家企業叫秦皇島金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産輕型客車,主要産品出口亞洲、非洲,所以您在國內根本見不到他們生産的汽車,秦皇島金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出口部經理韓振棟説,去年十月份就知道這個消息了,想往這方面轉型的、想把資質保留的就向發改委提交資料。當時開會研究不想做這種九座的車了,就想放棄了。

  在工信部勸退的名單中,還有一種車企,他們曾經還比較知名,比如雙環汽車,針對撤銷資質的公告,石家莊雙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濱説:“我們就是在目錄資質裏把乘用車取消了,目錄裏還有專用車的目錄。現在做的工作是政府牽頭,這兩年一直在尋求合作,主要是轉型尋求新的合作,沒有在産品開發有大的動作。大體上將轉型幹新能源汽車,然後也不放棄乘用車,先從客車到乘用車開始接著做。”

  據我們了解,有一家實力強勁的大型國企準備把它收入旗下,對於雙環來説,這個結局還算不錯,但願好好珍惜這次“重新做車”的機會,早日具備正向研發能力。從上面兩個例子您也看出來,這樣的汽車企業活得雖然艱難,但還是不甘心離開這個行業。在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談到了汽車業淘汰落後、整合兼併重組之難。

  李書福説:“我們中國的汽車是全世界最高的價格,為什麼就那麼貴,20年前一輛桑塔納20幾萬,夏利13萬,奧拓8萬,那個時候人工的工資是現在20%,誰願意放棄這麼一個美麗的畫面呢?所以中國汽車工業要想在世界上形成競爭力,必須要聯合創新,必須要協同創新,必須要讓應該關門的關門掉,應該發展的發展起來,應該重組的要重組起來,但是這個過程我想是一個非常艱辛,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這裡面有大量的利益衝突,有大量的理念衝突,有大量的困難和問題。”

  據了解,經過這幾年的競爭,中國汽車産品集中度越來越高,目前中國前10家汽車生産企業的集中度達到90%,前5家企業集中度超過了50%。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企業依然有點多,對於很多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來説,只存在3到5家大型汽車集團,中國到底應該有多少車企?業內沒有統一的答案,早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表示,中國品牌和自己兄弟之間的競爭和兼併還沒完成,同時還要和外國品牌競爭。中國品牌現在數量比較多,但是中國品牌之間的合作和兼併都不夠,需要減少自己人之間的競爭,做大少數品牌。中國品牌差異再大,都是中國人,能比講日語的日産和講法語的雷諾差別更大麼,但是他們能很好地聯合。所以主要的問題還是觀念問題。”

  如果説,在汽車業兼併重組一起都沒有的話,那真是冤枉了,但結局幸福的並不多。比如2002年入世後國內首例並購——天津汽車和一汽重組,目前一汽夏利已走入虧損的泥潭,一度虧損高大16.5億元,成為上市車企中業績最差的企業;還有廣汽重組長豐,曾一度影響廣汽集團整體上市等。對於汽車企業的整合,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整個汽車行業的情況,現在雖然我們已經連續數年成為汽車的第一大産國和第一大銷國,但是我們還是大而不強。總體上看汽車企業的數量還是偏多,這是長期的歷史過程形成的。我們建立汽車行業的退出機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車生産企業資質的終身制,建立起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後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通過兼併重組來不斷地提高汽車整車企業的生産集中度。”(記者滿朝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