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評級遭下調 資源類行業身陷資金鏈困局

  • 發佈時間:2015-10-28 08:34: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資源類行業仍在資金鏈的困局之中苦苦掙扎。剛剛過去的三季度,煤炭、鋼鐵和有色等行業上市公司虧損面擴大,應收賬款高企,部分企業債務違約不斷,財務狀況惡化遭到評級公司預警。

  WIND數據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7日,有20家煤炭上市公司發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13家明確虧損,2家稱利潤將大幅下降或虧損,佔比達四分之三;在34家鋼鐵上市公司中,27家鋼企已披露了第三季度業績預告,超過五分之三預計將虧損;而有色也是全行業繼續虧損,12家已經公佈三季報的有色類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凈利潤出現下滑。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最新發佈的報告,前三季度中國煤炭消費和産量分別同比下降4.6%和4.3%,煤炭庫存已連續45個月超過3億噸,90家大型企業利潤9.7億元,同比下降97.7%(去年同期盈利427億元),而財政部監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煤炭企業累計虧損28億元(去年同期盈利398億元)。截至8月末,煤炭企業應收賬款3854億元,同比增加280億元,為歷史最高。

  在整體業績下滑之時,上述行業債務出現違約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從已經發生的債券違約事件來看,目前出現債券違約的案例,如“11超日債”“10英利MTN1”“11天威MTN2”等,均與光伏等産能過剩行業相關。

  這一現象已經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參考行業景氣度變化、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改變以及由此造成的財務指標的變化,國內評級公司中債資信日前對其進行跟蹤評級的煤炭、電力生産、鋼鐵、化工、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造紙、機械製造、投資公司、農林牧漁業、軍工、石油天然氣等部分重點行業中多個企業進行了評級調整,根據其提供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的一份名單,煤炭、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和電力生産行業均有企業被下調級別,其中煤炭行業級別下調企業佔比最高,達54.55%,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級別下調企業佔比分別為18.18%和13.64%。

  記者採訪獲悉,上述資源類行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的難度正在逐步上升。從上市銀行公佈的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銀行都在壓縮對這些行業的貸款規模,一些本身就很少涉足這些行業的金融機構更是“能躲則躲”。中債資信日前完成的山西煤炭調研報告指出,目前省內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努力維持貸款存量,但新增銀行貸款已幾乎不可能,新增融資主要依賴直接融資工具。“隨著風險事件增多,産能過剩行業的債券現在也不好賣,和同一評級的其他企業的利差正在擴大。”一位大行債券承銷人士坦言,上述行業直接融資的規模也有縮小的趨勢。

  一位評級公司人士對記者説,在一些以資源類行業為支柱産業的地方,當地政府會有意識地引導金融機構繼續為這類大型企業輸血,但是其融資成本上升是不爭的事實。

  還未違約但資金鏈岌岌可危的企業數量也在上升,從一起個案可窺一斑。黑龍江省的大型國企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其收入大幅下滑、債務負擔持續加重而遭到多家評級公司的警示,目前龍煤集團尚有三期公募債存續,本金合計66億元,並均將在一年內到期,其中“12龍煤控MTN1”將於2015年12月5日到期並兌付本息合計52.475億元,目前公司財力已非常有限,其兌付可能將主要依賴其外部資金週轉能力。

  不少大煤企正在經歷著裁員、減薪、分流之痛。中國神華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4.1%。“我們現在也是勉強活著,上半年已經降工資了,再降就沒法活了。”神華集團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而繼黑龍江龍煤集團分流10萬員工後,近日另一煤炭巨頭山西潞安礦業集團也推出“員工停薪留職管理辦法”,以減輕資金壓力。據山西煤炭企業人士介紹,該省屬重點煤炭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已達80%。

  一些中小煤炭企業的現狀更令人擔憂。“煤價一直在跌,一個中等煤礦的價值已從當時的10億元貶值到兩三億元。之前一些煤老闆都是借高利貸擴大規模,現在被徹底套牢。”一位山西煤炭企業人士稱。

  面對上述困局,10月中旬,發改委聯合煤炭行業相關單位、企業、政府等再次召開脫困工作聯席會議。業內人士表示,在政府主導的淘汰落後産能和調整産業結構的政策指引下,過剩行業自身也在進行積極的調整和轉型,並購整合、佈局更多新能源産業成為不少産業的共同選擇。“這輪衝擊還未過去,不過,在轉型的過程中,業績慘澹的困局會有所緩解。”上述評級公司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