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炒李嘉誠跑路説 當治理房地産權貴化
- 發佈時間:2015-10-17 09:12: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庭
近段時間,李嘉誠大手筆拋售中國物業,將麾下公司註冊地遷往國外的舉動,引發各方熱議。一篇標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網路文章,將輿論的熱度燒至沸點,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的爭論至今仍未平息。
從資本逐利、經商自由和經濟全球化這三個緊密相關的維度看,李嘉誠的這些動作大抵是一個商人基於自己的利益判斷而做出的産業佈局調整,不值得大驚小怪。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洗禮的中國,一些資本或走或留,應該予以尊重,並依法保障其有序退出的權利。從這一角度看,“李嘉誠跑路説”是一個偽問題,不應被大肆炒作。
《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的作者羅天昊及其聲援者用“道義失守”來評價李嘉誠的撤資行為有失偏頗,不過,羅天昊在此文中提出的一些觀點還是頗有見地,具有警示性。比如,他批評中國的房地産經濟日益權貴化,可謂切中肯綮。
李嘉誠是地産大亨,多年來從內地和香港樓市的繁榮中獲利良多。同時獲利的,還有幾萬家房地産企業和幾千萬炒房者。如果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房價不是如此之高並成為民生之痛,公眾也不會把對房地産的不滿情緒集中發泄到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地産富豪身上。《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之所以有不少擁躉,原因亦在於此。
20多年來,中國房地産的超級盛宴,與城鎮化、土地財政、産業政策、居民投資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緊密相關,也帶動了鋼鐵、水泥、裝飾、家電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然而,時移勢易,遠遠脫離居民實際收入水準的高房價,正在日益成為民生不可承受之重,並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構成嚴重挑戰。
應該看到,對於畸高的房價,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由於過度追逐土地財政帶來的中短期利益,政府在很多時候扮演了高房價托盤手的角色。與此同時,權力尋租在房地産領域如病毒蔓延,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成就表明,房地産已經成為中國官商勾結的腐敗重災區。
房地産經濟權貴化,受到傷害的不僅是民生,也包括地産大亨們的商譽,最近10年李嘉誠的聲譽在香港和內地節節下滑就是明證。這種民意的嬗變,值得警醒。當務之急,是在民主和法治上有所作為,抓住、打擊房地産經濟權貴化這個“七寸”,建設廉潔的官場與公平的市場。對此,李嘉誠們想必願意有所擔當並樂見其成吧。(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