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乳企中報業績下降 乳業股仍可以適當佈局

  • 發佈時間:2015-09-02 11:30:5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涂端玉  責任編輯:吳起龍

  乳業股仍能“起舞”?內外“廝殺”應謹慎樂觀

  乳業股仍有春天?內外“廝殺”不斷或應持謹慎樂觀態度,乳業專家宋亮表示:“總的來説,乳企已告別‘躺著賺錢’的好日子,且中外概莫能外。但不排除部分品類可以保持高毛利高增長,所以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感興趣的投資者仍可適當佈局乳業股。

  本報記者盤點已出爐中報的多家乳企業績發現,“普降”成為主旋律,不少都呈現出營收、利潤下滑現象,其中三元、貝因美等尤為明顯。但行業觀察人士認為,感興趣的投資者仍可適當佈局乳業股,關鍵觀察其結構調整、品類佈局如何。

  乳企中報業績下降

  光明乳業日前發佈中報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1億元,同比下降3.95%,每股收益0.1642元,同比減少3.98%。光明乳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0.61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70億元,同比減少3.5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億元,同比減少25.40%。

  對此,國海證券分析認為,其主推産品“莫斯利安”受競品擠兌,使得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速放緩。據尼爾森數據顯示,伊利常溫酸奶“安慕希”上半年銷售收入增長了9.8倍,一定程度擠壓了“莫斯利安”市場份額。同時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光明乳業的銷售費用也在增加,影響了本期利潤。

  去年銷售額還是國內奶粉行業老大的貝因美中報十分慘澹,儘管恒天然在今年上半年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但貝因美業績仍不佳,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02億元,同比下滑195.51%。貝因美對此解釋稱,公司業務轉型尚未完成,將加大對市場開拓方面投入。

  三元股份此前發佈的中報數據也讓業內人士跌破眼鏡。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22.3億元,同比下降0.85%;凈利潤為4957.75萬元,同比下降72.31%。相較于同期發佈中報的蒙牛255.64億元的營業額,三元股份已徹底跌出第一陣營。

  分地區來看,北京地區營業收入為10.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6%,這意味其“大本營”自2010年以來首現下滑。

  合生元中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為19.62億元,同比減少約為10.3%;凈利潤約為2.05億元,同比下滑34.4%,其表示,由於此前大力度折價促銷,使得收入和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澳優乳業半年報則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12億元,同比下降2.6%;凈利潤為4050萬元,同比下滑24.3%。澳優表示其將業務重心由利潤率較低的貼牌業務及合約製造業務,正轉移至利潤率較高的自家品牌業務。

  而伊利股份則繼續行業領跑。其日前發佈中報顯示,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301.51億元,利潤總額31.88億元,以遠超行業均速的增長,持續穩居行業第一。上半年伊利整體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奶粉收入同比增長9.68%,在中資品牌中位列第一;(常溫)液態奶整體市場銷售份額同比增長2.3%,達到近30%。

  “伊利能在消費疲軟環境下持續穩增,有賴於自身有機增長模式較為穩固,其奶源、産能、渠道、供應鏈佈局等都較為完善,沒有明顯短板。”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乳企內外“廝殺”

  仍可以適當佈局

  此前美銀美林曾發表報告稱,在中國一眾飲品類行業中,乳業依然在提供增長機會,行業迎多重上調機會。其更偏愛下游行業乳業股,因今年成本會繼續回落,毛利率可望提高。

  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原料成本下降的確使終端價格更實惠,但市場並未見得由此大幅擴容,消費者的習慣和口味短期沒有明顯改變。反而正因原料量足價平,使得價格戰持續開打,且企業進貨太多庫存難消化,乳企生存狀態並未由此獲得改善。”其分析認為,內外“廝殺”環境下,對於乳業行業發展應持謹慎樂觀態度。

  此外,不久前工信部召開了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會,對乳粉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及乳粉業兼併重組將再往前推進一步。而根據此前出臺的乳業重組方案,到2015年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

  “無論上游還是下游,乳業股仍可以適當佈局,但投資者確應了解行業政策形勢及消費市場變化,尤其應關注乳企對結構調整的佈局完成情況,看其(常溫)液態奶、酸奶、乳酸飲料發展情況如何,因為嬰幼兒配方奶等品類的利潤率正逐漸下滑,且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該觀察人士分析指出。

  另外,乳業國企改革進展也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知名乳企有冷凍産品上榜

  食藥監總局通報65批次食品不合格

  昨日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獲悉,今年2月-6月,該局抽檢6類食品351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65批次。記者留意到,在冷凍飲品不合格樣品中,包括兩大知名乳企産品。

  據悉,肉及肉製品不合格樣品8批次,包括瀋陽萬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醬滷雞爪亞硝酸鹽超標;臨沂新程金鑼肉製品集團有限公司興隆分公司生産的豬後臀尖檢出禁止使用的西馬特羅;上海欣元食品有限公司的香嫩熏烤香腸(熏煮香腸)、杭州萬隆肉類製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醬鴨和南京桂雨鴨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掌中寶(醬滷肉)菌落總數超標等。

  據悉,冷凍飲品不合格樣品為15批次,包括內蒙古某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香草口味冰淇淋品質指標蛋白質不達標;溫州夏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榴蓮棒(榴蓮口味雪糕)、某知名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公司生産的紅棗牛奶味雪糕、內蒙古某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冰糖味棒冰和上海大唐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赤豆棒冰大腸菌群超標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