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將禁標功能水等內容 娃哈哈死抱"氧氣"不放
- 發佈時間:2015-05-19 08:59:55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朱苑楨
礦物質水、純凈水、蒸餾水、富氧水、蘇打水、太空水、弱鹼性水……這些名目繁多的瓶裝水,是不是讓你看花了眼?
有人認為礦物質水就是礦泉水,有人説純凈水不如礦泉水有營養,更有消費者看價下單,認為價格越貴,水的品質也越好。
自5月24日起,名目繁多的飲用水將得到統一標準管理,消費者也有望喝上一口“明白水”。結束這一市場亂象的,是即將正式實施的包裝飲用水新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
其中規定,包裝飲用水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不得標注“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學的內容。
儘管包裝飲用水的這一標簽標誌實施時間被寬限到2016年1月1日,但市場上已經有企業在著手準備了:康師傅礦物質水已開始換裝,逐步去除“礦物質水”字眼;飽受爭議的娃哈哈富氧水則改叫“氧道活性含氧飲用水”、“富氧弱鹼性飲用水”、“活性含氧水”……依然跟“氧氣”在較著勁。
專家指出,包裝飲用水的新標準關鍵還是在執行,對以後新進來的品牌無疑抬高了門檻。
老問題
瓶裝水名稱標準很混亂
水與水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富氧水真的含氧嗎?弱鹼性水真能調節人體酸鹼平衡嗎?一直以來,一些瓶裝水企業巧立名目,玩起了行銷噱頭。
多寶行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曲宗凱告訴記者,瓶裝水在國外的成熟市場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凈水,一種是礦泉水,種類上並沒有山泉水、礦泉水、礦物質水等如此多的概念化東西。
市場上的飲用水不僅名目繁多,標準也不少。諸如GB 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7324-2003《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都是包裝飲用水的標準。
由標準混亂導致瓶裝水混亂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引發了廣泛爭論。業內人士也承認,“對水行業來講,這麼多年來爭議一直比較大”。
早在2003年,以“27層凈化”為市場形象的樂百氏公開宣稱:“根據母公司達能集團營養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結論,請消費者儘量為家庭中的兒童、中小學生、老人選擇礦泉水。”
樂百氏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娃哈哈則回應稱,各種證據依然證明,在全世界範圍內,飲用純凈水仍然佔據市場的主流。由此引發礦泉水和純凈水之爭。
而飲用水混亂問題真正走入大眾視野的,始於2013年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其被報道“標準不如自來水”,因為罐體上標注的浙江飲用天然水標準(DB33/383)是品質標準,部分要求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這實際緣于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的非一致性。
此外,弱鹼性水、小分子團水、活化水、能量水等功能宣傳也引來了專家的質疑和炮轟,被稱為偽科學概念。
新變化
只分為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
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解讀,馬上于5月24日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將把涉及包裝飲用水的標準都統一,不再允許有其他食品強制標準存在,基本解決標準衝突矛盾的現狀。
這一新標準適用於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即“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包裝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
國家衛計委同時稱,新標準並不適用於飲用天然礦泉水,天然礦泉水將另行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這也就是説,天然礦泉水並不在此次新國標規定的範疇內。
飲用水的名稱是新標準最受關注的一個焦點。屆時,除了天然礦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裝飲用水只分為飲用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産品名稱不得標注“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學的內容。
當包裝飲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鎂、硫酸鋅、氯化鈣、氯化鉀等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時,需在産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示“添加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等類似字樣。為避免給消費者造成誤解,“飲用礦物質水”名稱也將不再允許使用。
不過,對於這個標簽標誌的標準,實施時間其實是 2016年1月1日。在此之前生産的包裝飲用水可繼續銷售至保質期為止,給需要換裝的企業留下緩衝期。
換裝進行時
娃哈哈水還跟“氧氣”較著勁
業內人士稱,康師傅、可口可樂、屈臣氏旗下的礦物質水、娃哈哈富氧水是受新國標影響最大的幾家企業。
5月15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發現,諸如小分子團水、功能水、太空水等不科學名稱已很難尋覓。包裝水主要有天然礦泉水、飲用純凈水(蒸餾水)、礦物質水等,而人工蘇打水已明確劃分為飲料範疇。
其中,康師傅礦物質水已換裝了,有的是同時印有“康師傅礦物質水”和“優悅礦物質水”雙面標誌的包裝,有的則已完全更換為“康師傅優悅包裝飲用水”,並在商標加注了“為口感清爽甘美,特加入礦物質類食品添加劑”字樣,這是目前記者看到的最符合新國標的包裝。而可口可樂、屈臣氏礦物質水還未推出新包裝産品。
從一誕生就備受爭議的娃哈哈富氧水,也更換了産品包裝和名稱。新京報記者看到娃哈哈一瓶更名後的“氧道活性含氧飲用水”,對比新老包裝發現,老包裝的富氧水容量為450毫升,售價3.3元,包裝明示溶解含氧量為“點150毫克/升”;新標準的600毫升氧道活性含氧飲用水,售價僅2.5元,包裝標誌溶解氧含量則為8毫克-40毫克/升。
而且不同規格的新品,名稱各有不同。娃哈哈官方客服人員介紹説,600毫升新品叫“氧道活性含氧飲用水”,500毫升規格叫“富氧弱鹼性飲用水”,350毫升的産品名叫“活性含氧水”。
這樣的新包裝名稱是否符合新國標規定呢?娃哈哈客服人員答覆稱:“是符合新標準才要改的,要不然改它幹嗎?”據其介紹,娃哈哈已就産品換裝一事與經銷商完成溝通,原包裝産品仍繼續銷售,生産的新品已全部採用新包裝,只是各地市場投放進度並不一致。一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娃哈哈這種大企業的違法成本很高,在富氧水改名時,肯定充分研究過政策,打好了“擦邊球”。
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公司還在研究中,會按照標準執行。
而屈臣氏礦物質水代理商——上海耐林商貿負責人曹美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沒聽説過新標準,也沒有廠商通知換包裝,即使換裝也不會對銷售産生太大影響。
模糊地帶
還有一些水的名稱叫法不明朗
有專家認為,新國標把生産標準和衛生標準統一起來,將各水種納入進來,堵住了監管漏洞。
在曲宗凱看來,新標準對“上了岸”的企業沒太大影響,但對後來者提高了門檻。這並不是國家第一次對飲用水市場規範,但每次最後總在執行上打些折扣。“飲用水新標準要看細則,在地方落實時差異很大,主産區和非主産區對新國標都有自己的看待。”
像廣西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秘書長許強近日就對媒體表示,“協會正在向國家衛計委提交申請,保留山泉水的標簽”。他們認為新標準把純凈水、天然礦泉水之外的水種統一歸為其他飲用水,廣西山泉水品牌價值將被弱化,因此申請保留山泉水標簽。
據了解,在此前國標徵求意見稿中,包裝飲用水是擬分為飲用純凈水、自然來源飲用水、其他飲用水三類的。自然來源飲用水就包括標稱為山泉水、天然水等非礦泉水類飲用水。只是在最終公佈的新國標中,自然來源飲用水分類被取消,劃歸到了其他飲用水範疇。
諸如山泉水、天然水是否能用現有名稱,依然不明朗。
這些水你能分得清嗎?
天然礦泉水
●本質: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經鑽井採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通常情況下,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相對穩定。
天然礦泉水並非簡單的水,而是國家礦産資源,它的開採需要獲得國土資源部門核發的“採礦許可證”。由於資源珍稀,發證過程嚴格,目前國內頒發的證書很少。
●未來名稱:不在此次新國標規定範疇,未來仍叫天然礦泉水。
礦物質水
●本質:一般以城市自來水為原水,經過純浄化加工,添加礦物質,殺菌處理後而成。目前種類混亂,沒有統一的品質國家標準。
鐘凱認為,礦物質水就是純凈水加少量礦物質,目的其實不是這些礦物質多麼有營養,少了就不行,而是因為這些礦物質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口感的要求。
●未來名稱:礦物質水名稱將來不能用了,會改叫“其他飲用水”,且要在名稱鄰近位置標示“添加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
純凈水
●本質: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採用蒸餾法、去離子法、反滲透法等適當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食品安全博士鐘凱曾指出,純凈水離子含量低,水的硬度低,幾乎不含礦物質,用它來燒水不會形成水垢。純凈水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普及率很高,可達到80%以上,中東地區的居民喝的幾乎都是純凈水。
●未來名稱:屬於新國標的一個大分類,依然叫純凈水。
蘇打水
●本質:人工蘇打水中的“蘇打”,通常指小蘇打,即碳酸氫鈉。我國人工蘇打水以純凈水為基礎,加入碳酸氫鈉和其他添加劑。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表示,把含二氧化碳的“帶氣兒”的水稱為蘇打水,是一直以來的一個誤區。蘇打水還屬於一個小的産業,一直以來沒有相關國標,行業標準也沒有。
●未來名稱:國家衛計委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解釋稱,人工蘇打水屬於飲料,不在新國標範圍內,命名不受影響。
弱鹼性水
●本質:包裝飲用水新國標刪除了純凈水pH值,世衛組織未提出PH值的健康限值,PH值對消費者健康無直接影響。
中國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人體無論吃進酸性或鹼性食物,都可自身調節維持酸鹼度,而不依靠食物酸鹼度調節。喝鹼性水調節身體平衡的説法是廠家宣傳噱頭。
●未來名稱:弱鹼性水只是突出了水的酸鹼度,究竟是純凈水、其他飲用水,還是天然礦泉水,要看具體的“弱鹼性水”用的什麼水。
天然蘇打水
●本質:天然蘇打水含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且其微量元素間的比例天然、均衡。
但確切地説,我國目前並沒有天然蘇打水這一標準概念。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介紹,我國將含有天然二氧化碳的飲用水稱作“飲用天然含氣礦泉水”,主要産地在黑龍江,産量很少。
●未來名稱:屬於天然礦泉水範疇,不在新國標範圍內,命名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