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籌謀擺脫産業之痛:十年價格戰 何時是個頭?
- 發佈時間:2014-10-28 15:39: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晶
“雙十一”網購大戰臨近。據預計,今年“雙十一”的包裹量將超過5億件,比去年增長50%以上。電商們正期待著一場盛大的狂歡。
相比而言,考慮到延續10年的價格戰,線下的快遞公司卻談不上有多麼興奮。業內人士呼籲,應讓市場之手主導快遞業競爭,同時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助推行業實現差異化發展和服務升級。
延續10年的價格戰
快遞業的價格戰始於對電商件的爭奪。2005年,圓通和淘寶簽約,成為後者最主要的線下物流供應商。圓通的大舉進入,讓原先電商件的“起步價”從20多元大幅下調至12元左右。隨著後來申通、韻達、中通等快遞企業的爭相進入,單價進一步降至8元。2012年起,EMS、順豐等以往走中高端路線的快遞公司也宣佈部分産品降價,加入電商件市場。去年,韻達、中通等又掀起新一輪價格大戰,甚至出現了“10元3票”、“1000元包倉”等“割肉價”。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每票同城件成本包括派件費1.5元至2.5元、取件費0.5元至1元、運輸費1元至3元、人工操作費用0.5元至1元、資訊成本0.2元,加上一定的稅費,最低成本一般在5元左右。
“不斷地降價,大家簡直殺到眼紅了。”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每票快件的價格2007年為27.05元,2013年為15.69元,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至15.21元。另一方面,勞動力、設備、土地等成本快速上漲,致使快遞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曾估算,現在快遞業的平均利潤在5%左右。
申通快遞一位加盟店負責人説:“現在大家是在喝稀飯,肚子撐得很大,但實際上沒什麼營養。”
局部價格聯盟遭查處
8月,重慶市物價局公佈了對6家快遞公司“串通漲價”行為的調查結果。經查,這6家快遞公司多次共同召開價格協調會議,並於2014年8月1日起統一提高了快遞收費標準,存在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相關規定。
記者了解到,幾家快遞企業漲價前曾聯合製定了《重慶快遞行業自律價格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對重慶發往全國各地的快件均設立最低收費標準。
此次遭查的快遞公司,實際上是“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在重慶的加盟商。加盟制是民營快遞企業迅速擴張的“殺手锏”。在這種模式下,網路內的上千家加盟網點及其成千上萬個門店,實際上都是獨立企業。它們使用總部的品牌和網路,併為此支付加盟費。但總部對網點的管理常流於鬆散。
轉型升級是正道
針對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一些地方管理部門、協會曾提出以“指導價”等形式予以規範。從各地查處的一些案例看,這只“看得見的手”干預市場的衝動時有出現。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戰是快遞業發展的必經階段,市場的事還是要交給市場來決定。多位業內人士説,應由市場主導行業洗牌,而不能把行業定價權拱手交給所謂自律組織,致使行政力量從更深層次干預企業和行業的發展。
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快遞企業近年來已逐漸將重點由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提升。比如,自2009年起,圓通速遞和IBM合作,斥鉅資進行資訊化改造;與此同時,其自有的貨運航空公司也已獲准籌建。
9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臺競爭。考慮到未來競爭的壓力,中國快遞業必須實現“質變”。
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説,現在快件量的多少已不是公司最關心的事,服務品質、産品附加值等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應加強監管,嚴抓運輸安全、服務品質等,倒逼快遞行業改善經營管理、苦練“內功”;此外,應依法查處低於成本價的惡性競爭、價格聯盟等行為;另外,應在技術投入、産業用地、融資、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支援,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快遞業的價格戰應該是快打到底頭了。預計幾年之內,市場格局會有明顯變化。”一位業內人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