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環保 > 正文

字號:  

環評市場亂象叢生 環保部重拳整治“紅頂仲介”

  • 發佈時間:2015-03-07 08:3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杜希萌  責任編輯:孫朋浩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環境影響評價,是項目建設前進行的、對於項目建成後環境影響程度的預先評估。如果報告認為項目建成後會對環境産生負面影響,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方案就必須進行修改,甚至取消。可以説,環評制度對於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來説,是一個“把關人”。

  但在實際中,“環評關口”卻常常失守。一方面,在不少大型項目上,環評機構往往缺少話語權。另一方面,環評市場亂象叢生,不少環評報告“注水”、“紅頂仲介”、“花錢辦證”、環評變“亂評”等等問題暴露出來。

  小宋曾先後在3家環評企業工作過。他説,他待過的環評公司裏,環評工程師挂靠的比例非常高:

  小宋:前兩家基本上就沒有一個真實在崗的工程師,全部是挂靠的。後來有一個公司,實際在崗的可能只有一到兩位,其他全部都是挂靠的。

  從業五年,編制不少環評報告書,但小宋至今沒有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職業資格。換句話説,小宋正是那個“沒資質的幹活者”。

  小宋:我身邊大概有3位同事考過了環評工程師的,現在全部沒有從業,全部都屬於挂靠狀態。短的一週左右,長的不超過一個月,肯定是能挂出去。畢竟環評是屬於技術性的文件,坐在那裏編制,這個也很枯燥。

  2014年初,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向環保部遞交了一份舉報材料,該中心檢索環境影響評價數據發現:部分環評機構中登記的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環評工程師,來自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事業單位。該中心主任向春認為,這些環保公職人員並不能完成環評工程師的工作。

  向春:環評工程師早期開放這個考試,絕大部分獲得資質的人員都環保系統裏面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環境監測站、監察隊伍裏面這樣的一些人員。他們獲得資質比較多,但真正出來到公司裏面工作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 (記者杜希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