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房貸新政來襲 專家解析“去庫存”壓力怎麼破?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22:32  來源:新華社  作者:付光宇 梁天韻  責任編輯:吳起龍

  日前,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佈通知,再次降低非限購城市房貸“門檻”,引發網友熱議。業內人士認為,房貸新政以“去庫存”為出發點,對拉動購房需求起到一定作用,但政策效果仍需市場檢驗。

  專家建議,除降低房貸門檻之外,未來還應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刺激自住需求兩個方面進行探索,同時多部門應共同發力,在深化制度改革、優惠財稅政策等領域打出“組合拳”,進一步化解“去庫存”壓力,保障宏觀經濟平穩發展。

  月供和利息上升 部分網友仍“望樓興嘆”

  央行和銀監會1日聯合發佈通知稱,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首套房商業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

  對春節前出臺的“利好”新政,不少網友仍表示“只是看上去很美”。對於動輒二三百萬的總房款,即便降低了首付,餘下的貸款也是天文數字。更何況,在每個家庭的月均可支配收入並未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可貸款額是既定的,銀行無法向購房家庭發放更多貸款,即便可以,也超出了可承受的範疇。

  一位銀行負責個人信貸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套總價200萬元的房子為例,按貸款20年計算,首付比例降低後,由50萬元降低到40萬元,但隨著貸款額的上升,利息總額會增加約6萬元,月供增加近700元(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根本上看,還有待解決房地産供需的根本問題,而對於購房者來説,貸款的利率並未降低,首付壓力降低,但貸款壓力也隨之增加。從心理層面看,會刺激一波需求入市,政策效果還有待市場觀察。

  定向刺激需求 促進行業發展穩定宏觀經濟

  專家指出,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化解房地産庫存已經被列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任務之一。此次貸款放鬆政策,同樣意在“去庫存”,緩解房地産市場結構性壓力,以及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穩定宏觀經濟。

  張大偉告訴記者,2016年,我國宏觀經濟運作仍面臨很大壓力。去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緩慢,主要是受到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幅度較大的影響,且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去年以來持續下滑,房企整體購地意願低迷,使得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回落。

  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2015年商品住房總庫存預計達39.96億平方米,現房待售面積4.26億平方米,如果想完全消化,需要23個月。民生證券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從結構上看,2015年年底一、二、三線城市庫銷比分別為8.15、10.23和25.58,三線城市房地産庫存過剩問題最為嚴重。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此次政策調整的出發點很明確,就是鼓勵刺激一部分需求,有針對性地推進“去庫存”,穩定住房消費市場,保障宏觀經濟平穩發展。“首付門檻降低,有利於剛需和部分改善性需求入市,尤其是對於那些收入不低、但積蓄不多的年輕人和年輕家庭,能夠起到一定刺激作用,更快地釋放需求。”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降首付對於一些大城市周邊區域總價不高的存量房,甚至三四線城市的庫存,能夠起到一定消化作用,也會促使部分一線城市打工者回家鄉購房。

  城鎮化和自住需求將成“去庫存”主要方向

  接受採訪的多位專家及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去庫存”的方式,單靠降低房貸門檻作用有限,應著力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和刺激自住需求方面進行突破。此外,建議各個相關部門協同一致多措並舉,在深化制度改革、優惠財稅政策等方面打出“組合拳”。

  天津財經大學叢屹教授認為,自從2012年以來,房地産市場進入供求結構調整週期,這個週期與以往都不同,特點是以自住需求為主,投資性需求回歸理性。此次房貸新政是在“去庫存”背景下,逐步放鬆政策環境的一個延續,未來還應在推進城鎮化發展、聚集産業人口、完善公共資源分配以及扶持自住需求等方面努力。

  “去庫存是個系統工程,目前仍存在較大壓力,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這就需要多個部門參與落實,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支援農民工進城買房、財稅政策優惠等方面發力,比如在非限購城市免除營業稅、加快推進貸款利息抵扣個稅試點工作,從而進一步釋放需求。”楊紅旭説。

  對於未來房地産行業領域走勢,叢屹表示,房地産開發商由於“去庫存”壓力較大,應借政策環境利好之勢降價促銷,所以房價並不會大漲,而銀行方面也不會在房地産領域過量放貸,最後受益的還是購房者。建議理性看待新的行業週期,不必過分擔心房價上漲,同時審慎選擇投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