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電池短缺影響新能源車生産 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少

  • 發佈時間:2015-07-16 08:48: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冒詩陽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佈數據,今年前6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達到7.6萬輛,這一産量同比增幅達到2.5倍。

  然而,新能源整車産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配套動力電池的産量卻出現缺口。“現在動力電池基本上只要能造出來,銷售出去的問題不大。”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表示,這不僅大大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産能的釋放,同時也影響了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大家都忙著造,很難有人沉下心來做研發。”

  實際上,據專家介紹,新能源汽車電池在生産上的技術門檻並不高,這直接導致的是動力電池産能處於快速擴張當中。然而,大批量技術含量較低電池企業的投産,則可能讓國內電池産能由短缺轉向過剩。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産能的快速實現,電池産業可能將在2016年下半年迎來洗牌。

  研發上與日韓有較大差距

  “國內電池企業在自動化和研發能力上都與日韓企業有較大差距。”華霆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日韓企業在生産成本和技術上都整體領先於國內動力電池企業。

  一位電池技術專家告訴記者,現階段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生産成本大約是2元每瓦時,按照容量為25千瓦時的動力電池計算,成本大約在5萬元左右。

  這樣的成本明顯高於LG、三星等南韓動力電池生産企業。據介紹,韓企的成本已降至1.8元每瓦時以下,這意味著同樣是25千瓦時的動力電池,其成本將會低於4.5萬元。

  不僅如此,國內電池企業的能量密度也低於日韓企業。上述電池技術專家介紹,國內較好的動力電池模組的能量密度在130瓦時每千克,而松下等日本企業生産動力電池模組的能量密度則能超過200瓦時每千克,LG、三星等南韓企業所生産動力電池也能達到180瓦時每千克左右。

  這意味著,國內電池企業生産容量25千瓦時的電池重量將超過190千克,而同樣容量的電池,韓企生産出來的重量為140千克 左右,部分日企則能達到125千克。這對於新能源整車的輕量化影響不小。

  “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松下領先LG和三星12~18個月,而LG和三星則領先國內企業12~18個月。”國內某動力電池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國內電池企業的自動化程度不高,研發和製造水準都趕不上。”

  乘聯會資料顯示,國內新能源整車企業除比亞迪擁有自己的配套電池廠外,大多數都通過外採的方式解決電池問題。

  明年底行業恐面臨洗牌

  “現在國內電池企業的狀態普遍很浮躁。”上述電池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於新能源車企對配套電池的需求持續旺盛,電池企業對産能投入的熱情已大於對研發和技術的追求。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高速增長,汽車電池産量的缺口也逐步展現出來。這激發了配套電池企業的投産熱情。

  一位動力電池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僅LG、三星、力神和CATL四家動力電池企業,明年將投産的産能就高達10吉瓦時以上,而每吉瓦時的電池産能可以滿足大約4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需要,也就是説,僅上述四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産能就可以滿足40萬輛新能源車的裝配需要。“動力電池的技術門檻並不高。”一位充電設施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已相對成熟,因此企業實現投産並不難,這造成很多實力並不強大的電池企業紛紛上項目。

  不過,“國內主流的12家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採購,基本上都來自5家主要的動力電池廠家。”一位電池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隨著具備技術優勢的大電池企業産能的跟上,在技術和成本上都不具備優勢的小企業將很難生存,因此他預測“2016年底電池企業將面臨洗牌”。

  乘聯會的資料顯示,目前電池企業CATL主要供應北汽、廣汽、長安和宇通等新能源車企;天津力神主要供應江淮、康迪、廣汽和宇通等;國軒高科則供應康迪、江淮、金龍、安凱和申沃等車企;萬向億能則供應上汽、奇瑞、廣汽、青年等車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