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石油戰略儲備借“低價”提速 進口金額降四成

  • 發佈時間:2015-07-16 08:37: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春蓮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今年以來,我國原油進口量不斷增加。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我國6月份原油進口同比增27%,再次成為最大原油進口國,而原油進口金額卻大降超四成。

  分析師表示,原油進口量大漲的原因是位於青島的二期原油戰略儲備庫開始注油,大大提振了需求。

  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較高,低油價時期,我國正在加速石油戰略儲備。

  分析師認為,油價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第三季度或難翻身,低油價特徵仍將繼續,而第三季度原油單月進口量仍有機會再創新高。

  原油進口量大增

  進口金額大降超四成

  近日,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進口原油同比增長27%,或再次超過美國成為國際市場最大原油進口國。

  而美國6月份日均進口原油716.5萬桶。我國同期日均進口原油717.6萬桶,環比增長31%,已是本年度第二次超過美國。

  我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最大原油進口國是今年4月份,5月份由於煉油廠設備檢修而落後於美國。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向記者表示,6月份原油進口量大漲的原因是位於青島的二期原油戰略儲備庫開始注油,大大提振了需求,該油庫規模達300萬立方米,約1900萬桶原油。

  需要一提的是,海關總署的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原油1.6337億噸,同比增長7.49%;原油進口金額為1770.9億元,同比減少41.72%。

  國際原油在7月上旬再度遭遇利空阻擊,WTI跌至50美元/桶關口附近,布倫特也跌至58美元/桶附近。原油價格不斷下跌,也是原油進口量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

  李彥認為,除去希臘和伊朗等事件外,原油市場的利空因素仍然明顯。來自基本面和經濟面的利空可能仍將在未來給油價帶來下行壓力,油價第三季度想要翻身並非易事。

  “上半年油價表現最好的第二季度,布倫特最高也未能衝破68美元/桶,如果第三季度沒有足夠利好,那麼低油價特徵仍將延續。”她還強調。

  石油戰略儲備繼續提速

  原油進口量有望再創新高

  原油價格的持續低迷,為原油戰略儲備創造了極好的條件,中國正在加快原油戰略儲備的步伐。

  此前,國家已經公佈了一期戰略儲備的具體數據,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已完成儲備。而目前正處於二期儲備的積累中,二期工程注油尚未全部完成。

  據了解,一期工程的原油儲備能力為1.03億桶,主要分佈在鎮海、舟山、黃島和大連四處,均係沿海地區,具備對外進口吞吐運輸優勢,一期儲罐已經全部存滿。二期工程總量約1.68億桶,選址八處,傾向於靠近大煉廠和內陸、兼顧沿海,但基本可確定的只有新疆獨山子、甘肅蘭州、廣東惠州和青島幾個地點。三期工程的規模更大,預計總計約2.32億桶,曹妃甸、重慶和海南等地是備選,戰略儲備總庫容預計在5億桶以上。

  李彥告訴記者表示,國際能源署(IEA)規定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的“安全線”,是相當於本國90天的凈石油進口量,而目前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工程進行至二期和三期之間,即便樂觀估計也僅相當於60天左右的石油凈進口量、或者33天左右的原油加工量使用規模,離國際公認的“90天標準”尚有不小差距。

  “預計到2020年三期儲備完成時,我國的石油儲備可用天數或將達到83天,接近發達國家的標準。”李彥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我國的石油進口依存度約為59.3%,逼近60%。進口依存度依舊高企,我國的石油安全問題也越發受到重視,戰略儲備則是提升安全系數的關鍵點。

  李彥還表示,同樣是二期儲備之一、位於惠州的儲油庫將在7月1日起逐步開放,第三季度原油單月進口量仍有機會再創新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