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煤礦寫實:1700萬元買的煤礦 170萬元賣不出去
- 發佈時間:2016-02-25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春暉
分析認為,民營煤礦未來被低價整合的可能性較大,有些煤礦只能低價賣給國家或大型煤炭集團
煤炭行業去産能不斷升級,民營小煤礦處在生死邊緣掙扎。
不少民營煤老闆在光景好的那幾年花了幾千萬甚至上億元買下的煤礦,如今不得不面臨被關閉的窘境。
煤老闆董先生頗為無奈的表示:“當初花1700萬元買的煤礦,現在170萬元賣不出去。”
除了賣不出去的煤礦,民營煤老闆還背負著一身的債務。曾經投資煤礦的資金多是貸款或是從親戚朋友那裏集資來的,如今煤礦關停,銀行每天的利息都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同時,還有很多要求還賬的人找到府甚至告上法庭。
煤價不斷下跌,甚至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負債高企的不光是民營煤老闆,很多大型煤企都已經頂不住。
更加嚴峻的是,目前煤炭行業去産能的路徑日漸清晰,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併重組是大勢所趨。近日,能源局再次強調,要力爭2016年關閉落後煤礦1000處以上。
董先生表示,民營煤礦似乎別無選擇,就是自動退出,被市場逼出去。
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持續下行以及國家主推淘汰煤炭産能的情況下,中小型煤礦很可能就要被大企業兼併或者直接關閉。
1700萬元買的煤礦
170萬元賣不出去
董先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2個煤礦馬上就關閉整四年了。
2009年,董先生投資了第一個煤礦,那時煤炭市場還沒有走下坡路,賺了兩年錢,也給了初次涉入煤礦生意的他很大信心。到2011年,董先生又參股了一家煤礦,儘管當時已經有了不好的苗頭。
“但覺得煤礦畢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應該問題不大。”董先生如今説起來,感慨頗多,他沒有料到煤炭市場會如此慘烈。
他和幾個股東通過半年的時間,對礦井進行升級改造,準備像第一個煤礦一樣大幹一場。但是,到了2012年3月份,他就收到了技改的通知,要把160家煤礦整合為6家,不得不把礦井關了。
根據技改的規定,單井規模要達到30萬噸以上,露天煤礦要達到150萬噸以上。小型民營煤礦基本都達不到這個規模,雖然政府有一定政策傾斜,但資源配給根本達不到。
實際上,內蒙古作為産煤大省,煤炭企業整體規模化、集中化還有提升空間,不像山西經過2008年整合重組集團化運營。從煤炭行業開始陷入困境,內蒙古就一直在關停小煤礦。有的是煤礦本身頂不住煤價不斷下跌不得不關閉,還有的是産量較小的煤礦被強制關閉。
董先生的煤礦關停後,剛開始還有十幾個工人對礦井進行維護和保養,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有幾個老井維護成本實在太高,也不得不放棄。
“隨著市場惡化,現在越陷越深,民營煤礦已經被耗盡了,只能坐著等死。”董先生無奈地説。
今年以來,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不斷升溫,民營煤礦所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
2月16日,董先生等民營煤礦老闆再次接到通知,遼寧丹東所有的小煤礦都要進行整合。要麼技改要麼關閉,目前來看,似乎只有這兩條路可選。
但是,幾乎所有的煤礦股權結構都很複雜,每個煤老闆後邊還有許多股東,整合起來矛盾太多,需要再繼續投資。按照國家的標準,80%以上的民營煤礦沒有資金能力再進行技改升級。這也意味著只能關閉,之前投資的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都打了水漂。
董先生説起來頗為痛心:“我1700萬元買的煤礦,現在170萬元賣不出去。這個價格實際上很便宜,也很合適。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接盤的人沒有能力繼續投資。”
鉅額債務和官司壓身
上億元投資有去無回
更讓人焦慮的是,民營煤老闆除了賣不出去的煤礦,還有一身的鉅額債務。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投資有去無回,讓他們壓力山大。因為這筆資金一般都是通過各種渠道融資來的,煤礦關了,沒有利潤來源,對於他們來説,這是眼前更大的問題。
董先生表示:“這其中除了銀行的貸款,還有不少是親戚朋友的錢。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大家都跟著賺錢了,也很樂意繼續投資。但是後來關停了。現在的民營老闆壓力都很大,有些人沒辦法,只能跑路。
每一筆資金背後都有不一樣的悲慘故事。
“我還算壓力最小的,有的老闆投資的幾個億的煤礦,很多都官司纏身。手機號都換了,每天要錢的人太多了。”董先生説起來,只能苦笑。
有的煤老闆雖然沒有跑路,但是也不敢回家,家裏能搬走的東西都被人搬走了。如今煤老闆這副落魄形象,讓人唏噓。
實際上,這幾年,民營煤礦老闆鉅額債務纏身的例子並不少見。
曾經因為7000萬嫁女而轟動一時的山西煤老闆邢利斌負債300億元,其已被警方帶走兩年。他旗下的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等31家公司管理人向法院申請:實體合併,統一重整。
此外,去年年底,四川最大的民營煤炭集團也被爆出欠債60億元,該煤企老闆鮮揚曾以140億元的財富首次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
煤炭市場惡化的程度超出了大家的預期。“撐一下就過去了”正在成為一句空話,這次似乎是撐不過去了。
去年上半年,民營煤礦老闆之間還互相打打電話,互通一下消息。現在大家似乎都已經放棄,過年連拜年電話都沒有了。
董先生説:“儘管這幾年也一直看不到希望,但從未有過放棄的想法,現在也開始研究其他小項目了。”
由於煤價不斷下跌,從去年以來,煤價已經下跌三成,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煤礦生産出來即虧損,負債高企的不光是民營煤老闆,很多大型煤企也已經頂不住。中煤能源、陜西煤業等煤企虧損額已達到歷史最高,償債能力也普遍下降。
截至2015年11月份,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煤炭行業負債總額達3.69萬億元。
根據中國煤炭協會向《證券日報》記者提供的數據,一是貸款拖欠嚴重,截至去年9月末,企業應收賬款為3868億元,同比增加220億元,為歷史最高。二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銀行下調煤炭企業信用等級,惜貸、抽貸現象嚴重。
中債資信認為,煤炭行業債務問題較為複雜,涉及銀行貸款、民間借貸、擔保、互保、聯保等問題,若貿然對僵屍企業抽貸或有其他不當處置將會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
民營煤礦出路何在
關閉或是被兼併重組
煤炭行業去産能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尤其是2月5日,國務院發文《國務院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援, 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因地制宜、分類處置。
10億噸産能會將如何退出?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小煤礦。目前,不光是董先生所在的遼寧和內蒙古,全國各地都在關停和整合小煤礦。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河北省在2014年以來已公告關閉64處、現有198處小煤礦的基礎上,河北省今年將再關閉整合或實現實質性停産小煤礦70處以上。
此外,2015年山東省共淘汰煤炭落後産能597萬噸,年産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已經全部關停。湖南省2年來關閉小煤礦619處,淘汰落後産能3500萬噸,是全國關閉煤礦數量最多、比例最高的省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我國將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併重組,引導資源枯竭企業、落後産能、劣質煤炭産能有序退出。
連維良在2016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還強調,目前我國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還有7000多處,産能為5.7億噸/年;9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有5000多處,産能為3.1億噸/年。這些煤礦一方面生産水準較低,安全保障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煤炭資源,另一方面市場主體過多加劇市場無序競爭,因此客觀上需要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併重組。
需要一提的是,近日,能源局召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再次強調,力爭2016年關閉落後煤礦1000處以上,合計産能6000萬噸,推動煤炭行業兼併重組。
而事實上,民營煤礦大部分都屬於産量不高的小煤礦,也就是要被關閉或者整合的對象。
“從現在的改革思路來看,民營煤礦似乎別無選擇,就是自動退出,被市場逼出去。”董先生表示。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大型的民營企業,如內蒙古伊泰,蒙泰等,他們規模比較大,又善於使用對衝工具的企業,還是能夠活下來的;但是一些規模較少,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型民營煤礦,在市場持續下行,以及國家主推淘汰煤炭産能的情況下,很可能就要被大企業兼併,或者倒閉。
國家煤監局負責人表示,四類礦井將是此次退出的主力。一是大量不符合安全條件、非機械化開採的小煤礦。二是國有企業資源枯竭、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老礦。三是上一輪關閉破産剩下的300多處煤礦。四是部分産煤大省實行兼併重組後的僵屍煤礦。
根據各地的資源賦存條件,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4個煤炭主産區的煤礦産能須大於60萬噸/年。冀、遼、吉、黑、蘇、皖、魯、豫、甘、青、新11個地區産能須大於30萬噸/年,其他地區産能須在9萬噸/年以上。
“民營煤礦未來被低價整合的可能性較大。”鄧舜認為,有些煤礦只能低價賣給國家或大的煤炭集團。雖然難度大,但是如果國家主推,而且這種整合會提高大集團的份額和話語權,還是能夠推進的。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冬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煤炭作為中央政府“去産能”的重要戰場之一,令大部分煤企再度看到希望,但考慮到員工安置、資金鏈等現實問題,效果暫不明顯,但幾乎人人已意識到殘酷的優勝劣汰已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