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重蹈煤企覆轍?油企“寒冬”或只是剛剛開始

  • 發佈時間:2016-02-24 11: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油價或將進入長期的寒冬期,在此種環境下,我國企業需要加緊轉型升級,擴大對外初級資源礦藏的收購,更大規模地以低價重組國際資源企業。若未來3到5年的時間裏,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很難漲上去,那麼中國在此時以低價收購,有利於中國進行産業鏈的整合,這樣中國的資本就會有一部分輸送到國際産業鏈的頂端。

  繼中石化勝利油田關停4個小油田後,延長油田近日也宣佈,將停止部分油田開發施工。

  2014年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受持續低位影響,不少油田開始陷入虧損,甚至有些油田不得不暫時關停,國際油價傳導至國內市場,導致“三桶油”日子也不好過。對其行業而言,減産、降投資、控成本或已成常態。

  “未來油價或將繼續下降。”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斷言。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的國際油價還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即便油價繼續下跌5-10美元,也並不意外。

  原油價格還在被繼續看跌,油企的寒冬或許只是剛剛開始。

  供需失衡至油價持續下跌

  “當前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推動的結果。本輪油價暴跌,根源在於石油市場的供需關係嚴重失衡。”高健分析表示。而石油市場的供需關係失衡則始於美國頁巖油革命的迅速開展。自2009和2010年國際油價自金融危機中成功走出之後,國際油價長期保持在100-120美元高位波動。而正是在較長期的高油價刺激下,美國頁巖油産量在此期間持續飆升。

  高健分析,也正是美國頁巖油供應量的持續增長,導致全球石油市場格局發生巨變。石油市場不再是歐佩克一家獨大,而是形成了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三超多強”的供應格局體系。而美國自身供給能力的提高,導致美國對歐佩克的原油進口需求持續減弱,進而直接觸及了中東産油國的經濟利益。因此,在2014年11月份,歐佩克意外的決定拒絕減産救市,甚至是通過大幅提高原油産出來爭奪原油市場。

  千訊諮詢研究員陳菁菁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指出,供需關係始終是決定市場和價格的重要因素,在國際原油市場中,近兩年供大於求始終主導著國際原油市場。

  數據顯示,OPEC成員國2015年11月份的産量已經上漲到了3173萬桶/天的高位,略高於該組織對外公佈的産量上限。此外,伊朗將隨時回歸國際原油市場,這部分産能無疑將給已經失衡的供需天平再添一個沉重的砝碼。

  陳菁菁認為,在這種供求關係下,油價除了下跌沒有別的選擇。

  世界主要能源大國卡達、沙特、俄羅斯、委內瑞拉4國能源界首腦16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閉門會議,就油價問題進行磋商,最終同意將原油産量“凍結”在2016年1月份水準。但目前“凍結”的産能水準已令人咋舌,沙特目前原油産量處於歷史高點,而俄羅斯1月原油日均産量更是創下1991年以來新高。

  陳菁菁告訴記者,雖然受此會議影響,國際原油價格2月16日一度大漲,但是收盤時卻再度下跌。而目前全球經濟的低迷進一步影響了石油的需求,導致石油供需失衡,價格下跌。

  高健指出,除供需失衡外,美元指數在此期間持續走強,全球石油庫存高企,以及産油國的價格戰等,也都加劇了原油市場的利空氛圍,導致國際油價長期低位運作。

  下跌空間還很大?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全球經濟新形勢依然面臨重重困境,新興經濟體增速下滑仍在繼續,部分國家已陷入嚴重衰退,這導致了能源需求的萎縮。

  陳菁菁表示,經濟低迷背景下産油國加大出口創收的動機難以抑制,歐佩克組織的卡特爾定價機制面臨嚴峻挑戰。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世界石油市場特點是每日供過於求達數百萬桶之多,且存在巨大閒置産能;政治動蕩中的對立雙方也沒有意願破壞石油産能和運輸,而是盡可能保護石油産能,盡可能多生産多銷售以增加自家收入。所以供過於求的狀態依然沒改變,油價或將繼續下跌。

  在高健看來,當前國際油價並未見底。“畢竟全球石油供給過剩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而且全球經濟也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改善,全球石油過剩的産能也並未出清。”高健表示,後期國際油價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而且,從主要産油國的生産成本來看,中東産油國的開採成本在10美元/桶左右,美國頁巖油的現金流成本也僅僅是20美元附近。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國際油價還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即便油價繼續下跌5-10美元,也不覺得很意外。

  高健認為,能真正解決當前困境的一種方法,也恰恰是需要低油價。需要油價低到足夠程度,推動過剩産能出清,才能使得供需關係再平衡,進而推動油價復蘇。

  另外,陳菁菁提到,新工業革命來臨之際,替代能源的出現及其規模化、市場化,將擠佔更多能源消費份額。

  産業鏈整合是出路

  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已開始波及國內市場,繼中石化勝利油田關停4個小油田後,延長油田近日也宣佈,將停止部分油田開發施工,由此不難看出,國內油田的日子也不好過。

  為應對國際油價持續下跌趨勢,中石油、中石化紛紛採取了減産等措施,並表示暫時關停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低油價下,對效益不好的油田會作出相應調整,符合國家調結構、去産能的政策,也符合企業實際。

  高健指出,供給過剩和宏觀經濟低迷這兩座大山,還會繼續對國際油價形成壓制。原油主産國各自心懷鬼胎,導致産油國在協同減産的問題上,遲遲難以達成一致。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短期內也很難出現實質改觀,IMF等機構也是持續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所以,低油價的局面預計會較長期延續。而這對於國內油田企業,也將構成長期拖累。

  “雖然,目前減産是能夠有效解決現狀的一種方法,可以達到終止虧損的目的。但是減産並不是目的,並不是度過困境的根本途徑,如遇下一次的油價下跌,中國企業還是只能被動停産止損。所以,度過油價下跌困境可持續的方法是通過此次減産事件達到産業轉型升級、優化産能利用率、加強資源收購等,打造中國的資源儲量與産業優勢。”陳菁菁表示。

  延長油田曾指出,“十三五”是油田公司轉型升級、內涵發展的關鍵時期,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油田應對危機保生存、深化改革求發展的攻堅之年。

  延長油田內部資料顯示,2016年,延長油田將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決策部署,著手降産量、降投資、降費用,積極應對艱難形勢;加快改革體制機制、改革人事及薪酬分配製度、改變生産運作模式,激髮油田內生動力。

  宋智晨也認為,有聲音説油田或油價將進入長期的寒冬期,在此種環境下,我國企業需要加緊轉型升級,擴大對外初級資源礦藏的收購,更大規模地以低價重組國際資源企業。若未來3到5年的時間裏,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很難漲上去,那麼中國在此時以低價收購,有利於中國進行産業鏈的整合,這樣中國的資本就會有一部分輸送到國際産業鏈的頂端。

  原油市場已開始準備“過冬”

  “美元延續升值態勢、伊核全面協議最終達成、地緣政治事件和投機炒作繼續擾動油價走勢。國家油價總體在低位運作,所以,年均價開始大幅下降。”陳菁菁表示。

  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全年美國WTI原油、英國布倫特原油以及亞洲迪拜原油的現貨價格平均為48.71美元/桶、52.45美元/桶和50.91美元/桶,同比下降了46.24美元/桶、41.48美元/桶和43.18美元/桶。

  據2015年12月,國際能源署報告顯示,由於2015年原油日供應量較外界預期高出12萬桶,可以看出,北海原油生産商正逐步提升原油産量。

  宋智晨表示,“歐佩克目前的日産量略高於3200萬桶,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産量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準。”對於許多歐佩克國家而言,現在的油價都已經跌到了他們的保本線以下,但他們掀起價格戰也並不是只為了眼下的保本或者賺錢,而是要將市場從美國和其他非歐佩克國家的手中奪回來。

  對此他認為,國際油價或將繼續下跌。

  事實上,隨著油價持續下跌,悲觀情緒已經開始蔓延,有業界想到已經“虧得見底”的煤炭行業,聲音認為,石油行業或將重蹈煤炭,進入“冰河世紀”。

  高健指出,當期國際油價已經處於相對低位運作,而且將較長期處於低位水準波動,低油價將是原油市場的新常態。油價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反轉,只能寄望于産油國的大規模減産以及全球經濟的迅速改善,別無他法。對於中長期油價而言,個人同樣持悲觀態度。首先,當前過剩的産能情況短期難以解決;其次,從長期角度來看,隨著新能源和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化石燃料的消費量將會受到沉重打擊。總之,個人對於未來油價的走勢預期相對悲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