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陽泉煤業原煤收購價跌破200元 利潤空間不斷收窄

  • 發佈時間:2016-01-18 09:44: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董來孝康  責任編輯:吳起龍

  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收購控股股東即陽煤集團的三礦、五礦原料煤價格確定為190元/噸(不含洗耗),較2015年第四季度原料煤收購價格230元/噸,下降了40元/噸,變動幅度為-17.39%。

  2015年1~9月,陽泉煤業營業收入約為133.59億元,同比跌幅接近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8億元,和2014年前三季度5.13億元相比,降幅逼近48%。

  煤炭行業開年不利。

  1月16日,陽泉煤業(600348.SH)對外發佈了一則消息:根據山西省價格事務所出具的認證結論書,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收購控股股東即陽煤集團的三礦、五礦原料煤價格確定為190元/噸(不含洗耗),較2015年第四季度原料煤收購價格230元/噸下降了40元/噸,變動幅度為-17.39%。

  實際上,跌跌不休的煤炭價格,是“蠶食”煤企利潤最直接的“罪魁”。行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告訴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有專家及相關部門提議出臺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以便緩解煤炭行業的脫困壓力。但市場人士普遍不看好煤炭最低限價政策的效果。

  連續虧損

  作為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産基地、最大的冶金噴吹煤基地、最大的無煙煤出口基地,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陽煤集團”)位列全國煤炭企業十強榜單,也是山西省優勢企業五強之一。

  陽泉煤業則是陽煤集團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但由於煤炭行業下游需求始終低迷,行業産能過剩情況持續,致使煤炭價格“一跌不止”,陽泉煤業的利潤空間也在不斷收窄。

  截至1月17日記者發稿,陽泉煤業尚未發佈2015年全年業績預告,但去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15年1~9月,陽泉煤業營業收入約為133.59億元,同比跌幅接近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8億元,和2014年前三季度5.13億元相比,降幅逼近48%。

  然而,陽泉煤業還算是行業裏的“佼佼者”,起碼沒有陷入虧損狀態,但可不是所有煤企都能做到的,陽泉煤業的控股股東即陽煤集團就是一個虧損案例。

  2015年1~9月,陽煤集團的營業收入約為1334.15億元,凈虧額接近3.27億元。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信用評級報告中指出,2013年以來,受煤炭行業持續低迷及鋁業持續虧損的影響,陽煤集團收入有所下降,凈利潤出現虧損。

  最讓煤企痛心疾首的是,煤炭行業似乎絲毫沒有回暖的跡象。記者在與廈門大學能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等業內人士的溝通中了解到,未來短期內,煤炭供過於求的局面難以改變,煤價仍將處於低位徘徊的狀態。

  限價措施不被看好

  在虧損邊緣掙扎的煤企,最大的盼頭就是煤價能夠止跌甚至回升,為了讓駛入下跌通道的煤價“剎車”,煤炭行業人士也是費盡了心思。

  據安迅思方面了解,有專家提出希望國家出臺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煤炭工業協會也讓“四大煤企”準備各家的生産成本材料,向國家爭取出臺最低限價措施。但目前政府還是傾向於通過市場倒逼改革,讓落後産能退出。

  實際上,市場人士也普遍不看好煤炭最低限價政策的效果,因為煤炭行業市場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供需關係決定一切,除了供需關係,不會有任何招數對價格起作用,限價政策甚至遠不如全國煤礦安全大檢查起到的作用大。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朱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直言,煤炭價格已經市場化了,如果真是要限的話,那又重新回到政府定價;同時,最低限價措施也不能限住價格下跌,因為産量限制不住,煤價自然限制不住。

  安迅思方面則認為,由於煤炭行業多數是國有大型企業,煤炭職工人員眾多,因此國家對煤炭行業向來都比較重視,相關部門建議國家出臺煤炭最低限價措施也與此有關。

  但上述接受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以及安迅思方面都認為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顯然與近期政府一直強調的供應側改革以及通過市場倒逼産能退出背道而馳。所以預計出臺煤炭最低限價措施的難度非常大,最終或是以強調煤電長協合同的價格和執行力度為主。

陽泉煤業(60034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