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電商受資本熱捧 被指難為行業帶來實質利好
- 發佈時間:2015-09-08 07: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年來,“網際網路+”之風勁吹,煤炭行業也隨著這股風潮步入電子商務時代。有觀點認為,煤炭電商開啟了煤企脫困新模式。不過,中新網能源頻道梳理髮現,目前煤炭電商的背景及交易方式雖然打著電商的外衣,但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則很少。另外,由於中國的煤炭大部分以長期合同的形式直接供應電廠,煤炭線上交易的市場空間也大大縮小,市場前景並不明朗。
近兩年來,煤炭行業線上交易平臺大量涌現,除了一些傳統的由煤炭企業和地方政府主導成立的區域性交易中心,一些第三方電商平臺也開始出現,並獲得資本追捧。曾演繹不少創富神話的電商模式,能否幫助煤炭行業擺脫困境也引發關注。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師王旭峰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煤炭行業發展真正意義上的電商平臺並不容易。“主要的困難在於:其一煤炭作為體量大、指標複雜、資金佔用率高的商品,線上交易會有很多弊端。上下游交收的環節也需要相互熟知。其二作為電商平臺,要有足夠的信譽度和上下游客戶關係,要對於上下游的客戶都有足夠的支援力度。”
中宇資訊分析師關大利也認為煤炭行業要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淘寶模式”很難。“我覺得很難實現對接。煤炭行業水很深,目前還是以傳統銷售為主。這一模式理論上不錯,但事實上很難做到。因為煤炭鐵路運輸會涉及到鐵路計劃,還有煤質檢驗等很多層面。公路運輸又會涉及車輛等等因素,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另外,目前煤炭銷售形勢也不好,買賣基本都是貨到付款,甚至是以先賒賬的形式銷售。如果是先付款,那麼顯然在市場上是沒有競爭力的。”
據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介紹,目前煤炭線上交易量相對有限且呈現兩極分化狀態。神華等央企的網上交易平臺總交易量已過億噸,地方煤炭交易平臺的量也還行,但不少第三方煤炭電商平臺銷售的煤炭數量卻很小。
而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目前國內第三方煤炭電商平臺並不多。而成交量方面,相較于中國每年37億噸的煤炭産量也顯得微乎其微。截止8月31日,上線五個多月的易煤網,煤炭線上交易累計成交量突破2000萬噸。另一平臺找煤網上線一個多月,成交煤炭總量僅有65萬噸。而作為國內最早試水煤炭電商平臺的東煤交易中心,2014年全年線上交易也僅為1190萬噸。
對於普通的消費品而言,電商平臺主要是節約了大量的店面成本和流通成本。而對於煤炭來説,卻沒有這麼簡單。雖然電商平臺也自稱可以提高煤炭供應鏈效率,降低全社會的煤炭流通成本,但專家認為可節省的十分有限。
“我覺得流通成本這方面影響不大,因為煤炭物流環節的成本基本都固定在産地和下游。除非有相關方面的補貼,否則電商平臺對這塊影響不大。”王旭峰説。
關大利也表示:“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每年三四十億噸的煤炭銷量,一家第三方電商平臺能做到幾千萬噸就已經很不錯了。
另外,目前我國發電用煤佔全部煤炭消費的50%左右。而很多電廠等大客戶都是與煤礦簽訂的長期合同,這些用戶基本上沒有必要在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這也大大限制了煤炭電商的市場空間。
而説到煤炭電商對於煤炭行業脫困的作用就更顯得有些虛無。眾所週知,煤炭行業陷入困局最大的原因還是供大於求,而單純轉換一下交易方式顯然對此並無直接的幫助。“目前來看,即使對於煤炭企業或者煤炭主産地政府所建立的電商平臺而言,也只是實現了原來線下業務的線上管理,對解決煤炭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局意義不大。短期來看,在煤炭行業引入電商平臺,很難給煤炭行業帶來實質上的利好。”林伯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