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煤炭行業仍未“解凍” “頹勢”或將持續

  • 發佈時間:2015-04-13 09: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廣見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4月天,但是對於煤炭行業來講還沒有迎來自己的春天。自2012年5月份以來,全國煤炭市場連續35個月波動下行,需求不足、産能過剩、進口規模大,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煤炭價格持續下跌,企業收益減少經營愈加困難,煤礦安全生産和礦區穩定的壓力越來越大。

  煤炭行業的“寒冬”或將持續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佈(以下稱“中煤協”)的《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四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工作報告》(以下稱《報告》),總結了2014年煤炭行業的現狀,預測2015年煤炭經濟的走勢以及部署了煤炭行業的脫困工作。

  據“中煤協”統計,2014年全國煤炭消費量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9%;並且煤炭産量14年來也首次下降到38.7億噸,下降了2.5%;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1268.5億元,與2011年相比減少了3300億元,下降了72%。

  新華能源從“中煤協”相關人士獲悉,2014年是煤炭行業的“寒冬”,對所有的煤炭企業都是“難挨”的一年,企業的利潤跌到了“冰點”。

  進入2015年,煤炭經濟運作仍不見起色,據相關數據統計,一季度煤炭産量8.5億噸,同比下降了3.5%,其中3月份産量3.05億噸,同比下降4.1%。很多煤炭企業運作困難,面臨嚴重虧損。“中煤協”會長王顯政表示目前煤炭行業處於經濟低位運作態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除神華、部分上市公司外,其他煤炭企業全面虧損,虧損面已經達到了80%以上。

  煤炭在過去的10多年的時間裏驅動著我國經濟快車的高速行駛,然而煤炭在帶給我們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現階段政府著力調整能源結構,逐漸向清潔能源傾斜,很多人認為煤炭這種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應該退出能源供應體系中的主要地位,以應對目前的環境問題。

  但根據國家能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非石化能源比重按15%的要求,2015年到2020年間,需要年均增加水電1200萬千瓦、核電650萬千瓦,仍具有較大難度。因此短期內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重,還需要較長的過程。

  《報告》中也同時指出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難改變,根據國家長期規劃2020年、203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結構中仍將佔到62%和55%以上,煤炭仍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重要基礎,我國“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方針不會改變。但王顯政説“要不斷推廣煤炭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技術,更加突出煤炭資源的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清潔性的特徵。”

  抓住機遇 加快行業脫困

  如何解決煤炭行業所面臨虧損的狀況,成為業內最關注的話題,《報告》中明確指出現階段煤炭行業脫困的任務十分艱巨,預測今年2季度,國內煤炭消費和産量將繼續下降,煤炭價格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行業經濟運作形式將更加嚴峻。

  王顯政強調為了使行業儘快擺脫困境,控制煤炭價格、煤炭總量穩定是關鍵。現階段煤炭價格嚴重違背資源價值規律,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要把煤價穩定在當前水準,並力爭在迎峰度夏期間,把市場煤價恢復到年初國家發改委協調的價格水準。

  維護煤炭的産、需平衡必須控制産量,減少市場供應,降低庫存來實現。王顯政在《報告》中指出要堅決把不安全的産量、不經濟的(虧損煤礦的)産量、煤質差的産量減下來,力爭在2014年基礎上,今年煤炭産量同比減少5%,並按季度核定、在行業內通報。對此煤炭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自律,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市場供需平衡,提高經濟運作品質。

  中煤協建議煤炭行業應堅持創新,抓住我國能源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拓寬煤炭利用領域和途徑。同時利用國家推動的“網際網路+”等行動計劃的機遇,大力發展煤炭電子商務,建設煤炭大數據,完善交易體系,推動企業由生産型向生産服務型轉變。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最後王顯政表示要積極推動煤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提升煤炭工業發展的科學化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