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上海英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宏現在心裏有點鬱悶,因為一則報道。
這篇報道的標題是:《中國鋼筆大王之痛:曾經資産超7億 如今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報道説,2012年上海英雄金筆廠試圖以250萬元的低價轉讓49%的股權,英雄金筆廠的凈資産從1996年的3.72億元減少為208萬元,只剩下了原來的零頭。
英雄集團表示,這其實是2012年的事情了,但很多人因為這篇文章以為英雄金筆廠又發生了什麼問題。對此,英雄集團董事長李立力回應稱:“這完全是詆毀”,“可以負責任地講,英雄還活得很好,風采仍不減當年。”
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表示,即使是2012年的股權轉讓也另有隱情:
潘宏:我們當時為了使傳統國企能夠産生體制機制上的變革,通過轉讓一部分股權來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改革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在股權轉讓的時候,轉讓的資産對應的只不過是經營性資産,其中沒有包括土地資産和商標資産。後來有一篇不實的報道,報道之後外界對我們就有一些誤讀,認為國有資産流失。我們停止股權轉讓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戰略投資者。
潘宏表示,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2012年的舊聞現在又被拿出來説事。他還説,之前英雄鋼筆的確曾陷入低谷,但這幾年他們在産品、人員、經營和銷售方式的方面都進行了調整:
潘宏:在近幾年的産品結構調整當中,我們重點開發了一系列的新産品,所以現在我們有了18k、14k、10k等等的金筆系列。從內銷上來看,2015年的收入比2014年同比增長了72%。我們在生産方式上也有一些調整,在上海製作的成本比較高,所以我們把行銷、研發、核心製造安排在上海,對外採購一些一般的零部件,最後再由我們進行組裝。同時我們也打破了一些傳統的銷售模式,近幾年在電商部分也做了大量的投入。
英雄金筆廠前身為華孚金筆廠,是浙江奉化人周荊庭于1931年以1.5萬銀元創辦,解放後成為國有企業,1966年改名為英雄金筆廠,並逐漸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鋼筆品牌。
上世紀80年代,在藍色滌卡上衣的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鋼筆,是知識分子和幹部的代表性打扮。那個時候的英雄鋼筆屬於“奢侈品”,是饋贈親友的時髦禮物。在鼎盛時期,英雄産品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接近70%,並遠銷歐洲﹑北美﹑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那個時候的英雄鋼筆便宜的也得幾塊錢,貴的能達到上千塊。
1992年和1993年,英雄先後在A股和B股市場上市,成為上海最早一批上市企業。1996年英雄的半年財報顯示:總資産超過7億元,凈資産3.72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從1999年開始,英雄的主營業務開始出現虧損,不得不變賣資産。2001年左右,英雄的業績下滑嚴重,“英雄股份”不得不進行重組。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認為,公司那個時候業績糟糕原因有很多:
潘宏:英雄原來是製造自來水筆的企業,隨著新型筆以及電腦這種資訊化産品的興起,加上假冒偽劣産品對我們的干擾,本世紀初以來,自來水筆的被使用程度和市場銷售情況都有所下降,企業也面臨一定的困難。
據了解,在經歷重組後,原“英雄股份”旗下與筆相關的資産已經被另一家國有企業--海文集團託管,而房地産之類的其他資産則被置入了另一家國有企業。2003年,海文集團投資3600萬元組建了現在的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改名為英雄集團。
英雄集團目前旗下有10家投資企業,除了全資擁有的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外,業務還涉及精細化工類産品和商貿租賃服務,去年的凈資産總額超過3億元。
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説,現在的英雄集團和當初的上市公司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家企業,經營狀況非常好:
潘宏: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英雄金筆廠同比增長33%。今年1-6月份,整個英雄集團增長了10.69%,英雄金筆廠也增長了24.09%,所以説企業的經營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潘宏介紹,目前英雄品牌鋼筆的從幾十元到幾千元,有很多不同的檔次,在今年英雄金筆廠85年週年的慶典上,英雄集團宣佈與施華洛世奇合作生産人工寶石筆,以售價200至500元面對年輕女性市場。中略資本創始合夥人高劍鋒表示,英雄鋼筆還可向另外兩個方面拓展:
高劍鋒:如果要挖掘品牌的市場價值要著眼于市場規模,而不是只關注禮品這個方面。第一個方向是把中高端産品延伸到普通的辦公用品市場:第二個方向是向其他領域的市場拓展,如文具本冊等,把這個問題當作品牌而不是産品的運作去思考。
品牌資産管理專家楊曦淪則認為,如何挖掘“英雄”這個品牌的價值更為重要:
楊曦淪:品牌思維和産品思維是不一樣的。産品思維考慮的是品質和書寫體驗感,品牌思維考慮的則是用戶的感知。英雄這個概念和人們當下的價值觀有什麼聯繫,筆這種工具在當下還會有什麼新的用途,是值得用新的思維去考慮的。
(責任編輯:吳起龍)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