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白雲邊跨界釀苦果 2.7億進軍商業地産至今未開工

  • 發佈時間:2016-01-25 09:03: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濤 劉亞丹  責任編輯:馬藝文

  作為白酒行業裏典型的一匹黑馬,白雲邊酒業給予母公司白雲邊集團充沛的現金流,一度高歌猛進,風生水起。

  然而,白雲邊集團接連在傳統餐飲和地産業領域爭搶資源,卻遲遲未見效果,反而因某些原因嘗到纍纍苦果。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白雲邊集團跨界項目發現,兩年前收購“老通城”商標,宣稱“5年投20億元”,如今開店4家關門3家。不僅如此,投資2.7億元進軍武漢商業地産卻至今未開工。

  不過,面對外界對其跨界的種種質疑,白雲邊集團不予置評。

  1月22日,白雲邊集團企劃部蔡女士代表集團向記者回應,目前集團不接受採訪,也不協調採訪,對記者所關注的酒業以及跨界問題一概不關注、不回應。

  高調收購“老通城”宣稱5年投20億成空

  老通城酒樓,由漢陽人曾厚誠創立於1929年,以專營豆皮出名,是武漢市知名老字號餐飲品牌,後因長江隧道建設在2006年停業。

  2013年2月,武漢光谷聯合産權交易所受老通城酒樓委託,將“老通城”商標專用權公開掛牌出讓,彼時評估值為225萬元,轉讓價格不低於525萬元。

  由於關乎老字號存續問題,此事在當年躋身熱門的話題,被社會廣泛關注。

  當時,很多餐飲企業對老通城表示出友好的態度,其中,永和豆漿、醉江月、天龍投資以及湘鄂情均有投資意向。

  事關武漢本土老字號餐飲品牌振興和發展,多數民眾認為有實力的餐飲品牌企業著手老通城發展更為有利,儘管如此,老通城被民營企業白雲邊集團拍得,價格在300萬至400萬元之間。

  業內人士認為,收購老通城,可能是白雲邊集團利用老字號將資本觸角伸到餐飲領域。

  記者調查發現,收購後,白雲邊集團著手建立新店面,真正由白雲邊建立的老通城店武漢客廳店、武漢161醫院旁上東匯商業廣場店、光谷廣場天橋邊的光谷店以及光谷德國街上的一家店面。

  不過,經記者實地探訪,目前上述四家店面中的三家已經了無蹤跡,其中白雲邊集團首家旗艦店——武漢客廳店,開業不到5個月就閉店,光谷天橋店在開業4個月左右關門,2014年10月13日註冊成立的光谷德國街分店,也以關門謝幕。

  1月21日,老通城光谷德國街店一位老員工告訴記者,開業以來,該店生意一直不好,最後虧損厲害,就關門了。

  截至目前,白雲邊集團旗下的老通城僅剩上東匯店一家苦撐,“老通城豆皮”目前是湖北省“非遺”保護對象,對於企業來講無濟於事。

  彼時,白雲邊集團收購“老通城”後,返聘老通城原總經理代藝翔作為公司顧問。

  2013年,老通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2億元減至目前的1億元,收購後,白雲邊曾有多種嘗試,曾公開稱5年投入20億元投資計劃,但因首家旗艦店開業不到5個月就關門,被緊急叫停。

  投資地産4年乏善可陳 武漢地塊當前成駕校

  早在2011年,白雲邊集團就在武漢成立湖北白雲邊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此後成為操作商業、住宅以及城市綜合體的項目平臺公司。

  根據白雲邊集團官網顯示,其已經成功建成湖北松滋白雲邊酒店並投入運營,位於武漢東西湖“白雲邊商業展示中心”,在2014年入市,位於積玉橋的白雲邊總部辦公大樓已經投入使用。

  1月13日,長江商報記者在東西湖石材城對面找到白雲邊商業項目,其商業住宅項目位於距離G4高速入口500米處,是方圓幾公里內唯一一個商業住宅項目,當天下午,其售樓人員告訴記者,自去年11月開盤以來,第一樓的200多間房,已經銷售過半,主要對象來自附近石材城等商戶,此外2萬方的商業大部分被某石材城作為展示中心。

  據了解,該商業住宅由武漢泰順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單價4500元以上。

  售樓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從不打廣告,非常低調,這是白雲邊集團在武漢第一個商業項目,也有試驗的含義在內。

  白雲邊集團作為本土酒業巨頭,在核心商圈項目上,同樣也不甘示弱。

  2015年2月27日,武漢市江漢區一宗重量級商服用地掛牌出讓,白雲邊集團旗下老通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2.753億元摘得。

  這宗地號為P(2015)013號的地塊,位於江漢區黃石路與吉慶街交會處,業內人士預測或為吉慶民俗街改造的“收官”之地。

  根據公開資料,該宗地為商服用地,面積10513.87平方米,容積率3.5,商服40年,成交樓面價為每平方米7481元。

  記者在1月14日到現場查看,該地塊位於漢口老租界歷史風貌區內,東側有建設中的地鐵6號線,一側有榮光堂等一批優秀歷史建築,開發必須保護原有歷史街區風貌,據了解,該地塊擬建成3.7萬方建築,限高80米。該地塊目前還未著手開發,只有一家駕校在其中借地經營。

  而在300公里外的白雲邊酒業廠區附近,青峰水岸白雲城的樓盤崛地而起,這家樓盤同樣由白雲邊置業旗下的松滋尚城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公開資料顯示,該樓盤佔地近7萬方,規劃總建築面積15.75萬方,1079戶。

  受三、四線城市庫存影響,其銷售並不景氣,青峰水岸定於在1月13日正式開盤售房,置業顧問陳林(化名)告訴記者,目前該樓盤的均價在4180元/平方米左右,2萬認籌抵5萬後,均價在3800元/平方米。陳林反覆向購房者身份的記者強調,如果家裏或者朋友是白雲邊的員工,就可以以其名義享受購房優惠,均價只有3300元/平方米,“到時候房産證所有證件的名字都是您的,如果您那位白雲邊的朋友自己想要再買房,都不受影響。”事實上,白雲邊作為松滋最大的企業,想要找到一位在其廠裏辦公的員工親友並不難。也就是説,所謂的員工優惠如果成立,幾乎可以對所有購房者適行。

  而記者在松滋採訪期間,該項目利用雙排座汽車隊在當地最繁華的民主路進行巡迴宣傳,車身廣告顯示可以抽獎蘋果6手機,給準購房者發來的短信稱農村戶口還可以獎勵3萬元。

  頻頻多元跨界,屢屢敗走麥城

  除了介入餐飲和地産,白雲邊集團還介入冷軋、物流和酒店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物流業相對好一點,其在湖北黃石的冷軋業務和酒店業務受經濟不景氣影響,並不理想。

  黃石同大冷軋薄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專注生産冷軋薄板及下游産品熱鍍鋅卷板,年産能在20萬噸。經濟下行趨勢,也影響到冷軋業,利潤極度微薄。

  在當地的白雲邊大酒店也受到影響,1月20日,白雲邊酒店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白雲酒店很大一部分業務都來自松滋當地政府接待,“以前政府接待都在國酒(松滋當地另一大高端酒店),現在基本都在白雲邊。”不過,就目前來看,受三公消費影響,其營收形勢也不容樂觀。

  曾經躊躇滿志跨界的白雲邊集團,能否成為贏家?多位受訪行業人士均對此持不樂觀的態度。

  武漢一位餐飲行業人士此前關注到白雲邊集團收購老通城就持不樂觀態度,白雲邊集團並不具備餐飲運營經驗,從白酒業跨界運營餐飲,且是老字號品牌缺乏必要的市場經驗。

  彼時,白雲邊集團反聘老通城原高管回來協助管理和運營,但是當時的武漢餐飲市場已經出現分化,來自本土的中餐品牌永和豆漿等,以及半秋山等外來品牌等雙雙圍獵,“老通城”實則困局難解。

  在地産方面,雖然白雲邊早在2011年就介入地産,記者調查發現,那僅是限于工業地産的嘗試,且是解決集團內部的供需矛盾,真正介入的是東西湖的泰順和商業中心項目,雖然位置偏僻,但是當地周邊一定範圍內無大的商業地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需求真空,這也是泰順和中心銷售過半的原因之一。

  記者調查發現,就在白雲邊集團實質性、真正介入松滋當地的地産項目時,國家針對住宅市場調整的政策已經影響到縣級城市市場,“去庫存”成為國家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白雲邊集團的房地産業務去化週期或需延長,一旦延長就會增加置業公司的財務負擔,此外其售房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受訪時認為,酒企跨界經營一方面可能會分散自身精力,增加企業管理難度,導致企業不僅未能做大副業,還可能弱化主業;另一方面酒企缺乏房地産、投資等方面的經驗,在與專業對手進行競爭時,酒企或會居於下風,這同樣應該值得警惕。

  不過,囿于種種原因,白雲邊集團跨界究竟能走多遠,大家拭目以待。

  老通城歷史變遷

  1929年 漢陽人曾厚誠在漢口大智門外開設“通城飲食店”,三鮮豆皮漸成江城一絕。

  1953年 曾厚誠去世,5名子女申請不繼承遺産並請求國家接管,老通城成為武漢第一傢俬營改國營的餐館。

  1958.4.3毛主席首次蒞臨老通城惠濟支店,並向同桌的外省同志推薦豆皮。

  1958.9.12毛主席第二次蒞臨惠濟支店。

  1978 重新裝修開業。曾改名“東方紅飯店”,重新開業時恢復店名。

  1989 年營業額達2000萬元,成為當年全國餐飲業銷售冠軍。

  1993 “強人”負責人張斌過世,老通城失去對省外店面的控制,投資項目失敗,債務纏身。

  1993探索“國營改民營”。成立我省第一家餐飲行業股份制公司。

  1998全員內部集資重新開業,業績並不理想。

  2006因武漢長江隧道建設老通城停業,江岸區政府將老通城改製作為工作重點。

  2010老通城旗艦店重新低調開張。

  2013老通城商標掛牌轉讓,白雲邊集團以300萬—400萬元價格取得“老通城”商標。

  目前,白雲邊集團旗下的老通城僅剩漢口的上東匯店一家苦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