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桶油”超300人被查 部分一把手頂風作案

  • 發佈時間:2015-09-15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紀委近日在官方網站發佈包括各大央企在內的第二輪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了中石油、國家電網等單位的整改情況。

  作為能源企業中的巨頭,中石油、中海油的整改情況備受關注。此次巡視,中石油與中海油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自去年末至今,包括中石油、中海油在內的三大石油公司中,被處分、擬處分及被處罰的人次超過300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兩輪巡視情況來看,內部監督不到位、外部監督相對缺失的情況,使得國有資産、公共資源的流失在國有企業內比較普遍,隨著《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未來針對央企、國企的監督及反腐都將強化。

  中海油有領導帶頭“吃裏扒外”

  已經結束的兩輪央企巡視中,作為能源企業領頭羊的“三桶油”皆被公佈了不少問題。近兩天來,中紀委公佈了中石油與中海油的巡視整改情況,兩家央企因各種問題被處分及擬處分的人員都超過百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油主要存在五大方面問題,包括管黨治黨不嚴,主體責任落實不力;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嚴,存在頂風違紀問題;選人用人風氣不正;領導人員以權謀私,利益輸送;海外投資決策不規範,管理不到位。

  以小金庫問題為例,去年中石油共發現78起小金庫案件、174名責任人,但今年1~7月仍查出27起小金庫案件,頂風作案的問題較為嚴重。在對關於對領導人員監督過寬過軟、偏袒護短甚至放任縱容的問題上,同樣加大了對違紀違規領導幹部查處力度。今年1~7月,中石油查處各級“一把手”案件112件,處分和擬處分129人;而關於領導人員幫助親友承攬項目謀取暴利的問題,中石油方面對今年以來反映此類問題的63件信訪件組織全面核查,已查實17件,處分和擬處分22人,包括5名局級幹部,並在全系統進行通報。

  中海油受到查處的人數同樣不在少數。中央專項巡視以來,共有156人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頂風違紀等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其中被問責的處級以上幹部達到了30人。整改通報指出,中海油個別領導帶頭“吃裏扒外”,親屬利用海油謀利,7家單位約40人離職後自辦公司,貼著海油做生意。

  記者梳理髮現,加上去年已經巡視的中石化,“三桶油”已有超300人被處分或者擬處分。

  除了中石油、中海油外,中紀委還在官方網站公佈了中國電信集團、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國家電網公司等央企的巡視整改情況及河南省管國企發現的354個問題。

  防國有資産流失為改革要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被列為單獨一節進行強調,其中闡明瞭強化企業內部監督、實施資訊公開加強社會監督、嚴格責任追究的內容細節。

  竹立家告訴記者,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保護國有資産,而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通過監管來實現。“保護國有資産不僅需要通過內部的自我監管來實現,同時必須要調動外部的監管力量。未來監管能否到位,對於國有企業來説非常重要”。

  《意見》中也指出,要建立健全高效協同的外部監督機制,實施資訊公開加強社會監督。在防止國有資産流失上,意見則提出要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國企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建立和完善重大決策評估、決策事項履職記錄、決策過錯認定標準等配套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國有資産的監督問責機制。

  “國有資産、公共資源的流失現象在國企內比較嚴重,在國企改革中,未來勢必會加強監管及反腐力度。”竹立家説道。

  據悉,中石化等央企已開始加強內部監督。今年3月16日,中石化宣佈繼在全國同時成立5個紀檢監察分組(局)之後,將在集團一次性配備28名專職紀委書記;中海油亦在中紀委巡視期間開始單設紀檢監察機構,並於6月增設了兩個紀檢監察處(由原來的4個處增至6個處),部門編制由32人增加至44人,加強總部紀律審查工作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