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上半年業績未達預期 電影風險把控很難
- 發佈時間:2015-08-24 09:04: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8月22日下午,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光線傳媒上半年電影票房為12.87億元,沒有達到預期。王長田在會議上表示,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是部分電影的票房沒有達到預期,成本卻過高,導致利潤減少;其次是公司的財務費用比去年有大幅增長。除此之外,作為老牌影視公司,在一些新題材電影的嘗試不夠大膽,對風險把控過於謹慎或為重要原因。
業績未達預期
對於光線傳媒而言,今年是較為特殊的一年,不僅重組了此前佔據絕對分量的電視節目事業部,還針對電影産業的內容和渠道進行多個投資。但在眾多佈局的背後,光線傳媒的凈利潤卻較去年有所下降。
光線傳媒上半年電影票房未達到預期,加上所投拍的電影上映時間分佈不均,大部分在下半年上映,這直接影響到了光線傳媒的上半年業績,根據光線傳媒發佈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84萬~9733萬元,較上年同期降低5%~25%。
影片風險把控之困
王長田認為部分電影票房沒有達到預期,成本過高導致利潤減少。這也説明瞭電影産業殘酷的現實,即便老牌影視公司對於電影風險的把控也很難。
在電影這個高風險的行業,傳統五大投資片商對電影的投資策略可謂精準得嚇人。細數10億俱樂部周圍的影片,隨處都可以看到五大片商的身影。
然而,在今年暑期檔,五大片商卻一起錯過兩部現象級影片本土票房最高電影《捉妖記》、本土票房最高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可見端倪。
五大傳統片商對風險的把控顯然過於謹慎了。藝恩研究副總裁侯濤表示,光線傳媒在電影方面通常都是小比例的投資,並且通過投資拿到影片的發行權。光線傳媒的謹慎可見一斑。對於《大聖歸來》、《捉妖記》這種高投入、高風險的項目,此前國內電影市場並無成功先例,而一種類型片成功之後的“一窩蜂”,才是國內電影圈的投資常態。幾年前《泰囧》大賣12億票房,讓國內電影圈瘋狂追逐類似的小成本喜劇,《致青春》7億票房成績,也讓青春片“扎堆”出現。因此,五大片商對這兩部影片的錯過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而隨著電影市場快速擴容,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加入到電影投資這一領域當中來,與掌握核心影視資源的五大片商不同,這些“新來者”並沒有太多選擇權,從而被迫選擇高風險項目,大膽創新、挑戰高風險反而讓這些新公司獲得了高收益的機會。
多舉措彌補
或許因為錯過了《大聖歸來》,光線積極採取措施“補救”。王長田表示:“近期光線會召開光線動漫大會,分配已經取得的動畫資源。我們重組了《大聖歸來》的公司原來的業務,擁有20%的股權、未來項目的投資權和發行權,它的業務規劃也是由我們參與,接下來會有很多創意構思、強大的項目。”
光線傳媒近日公告,擬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與田曉鵬、梁輝、林中倫、劉偉共同設立十月文化,公司持股佔比20%,田曉鵬等是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核心團隊成員,該合資公司將擁有《西遊記3D》等多個原創項目的開發權利。
除了動畫方面,為了彌補上半年業績不達預期的遺憾,光線傳媒下半年積極佈局各項業務。電影方面,下半年光線傳媒有6部電影上映,全年有望完成50億票房。
光線傳媒還考慮深入發展網路院線,在網路院線上,王長田表示:“未來3年時間裏,進行幾十億的投資,比如超過30億。這個投資總規模比視頻網站小,但是我們專注做電影,所以可能成為在電影領域投資最多的公司。加上我們會大量去定制,定製成本相對於購買低,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