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三菱材料擬與中國勞工和解 每人賠10萬
- 發佈時間:2015-07-25 07:50: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日本共同社23日以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三菱綜合材料公司與中國勞工受害者談判團基本達成和解協議,三菱材料將就二戰期間奴役中國勞工的行為道歉,並且向每名受害者或其遺屬支付10萬元人民幣賠償金,支付對象總計3765人。
這將是日本企業戰後支付人數最多的一次賠償。儘管三菱材料此舉有著眼中國市場的考慮,但在日本最高法院8年前駁回中國勞工上訴、造成惡劣影響的背景下,三菱材料決定道歉和賠償,可以給其他曾經奴役中國勞工的日企提供一個良好的啟示。
【每人賠償10萬元】
共同社援引數名消息人士的話説,雙方準備于近期在北京簽署這份和解協議。三菱材料將在協議中承認,其前身三菱礦業公司及轉包商接收3765名遭強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強制他們勞動,侵犯他們的人權。
為此,三菱材料將向受害者及其遺屬表示“痛徹反省”和“誠摯歉意”。除以基金形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10萬元人民幣賠償金外,三菱材料還將花費1億日元(約合502萬元人民幣)建造一座承諾不再犯相同錯誤的紀念碑,花2億日元(1004萬元人民幣)調查下落不明的勞工及其家人或後代。
共同社報道,3765名受害者中,三菱材料現階段掌握受害者本人或其遺屬資訊的大約1500人,其餘受害者下落不明。如果最終尋獲所有受害勞工資訊,三菱材料支付的賠償金等費用將接近80億日元(4億人民幣)。
消息人士説,三菱材料和中方談判團均認可,這份和解協議將是最終和解協議。
中國勞工受害者及其家屬或遺屬2013年3月組成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材料的和解談判,希望趁受害者還在世時為他們討回尊嚴。當初被強擄至日本、遭原三菱礦業等奴役的中國勞工,如今在世的倖存者不足20人。
中方談判團起初由4個團體組成,其中一個代表37名受害者的團體去年2月向北京市一家法院提起索賠訴訟。今年2月退出和解談判。中方談判團現在的3個團體代表大部分中國勞工受害者。
【可啟示其他日企】
三菱材料的高級管理人員本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市向將近900名二戰中在原三菱礦業被強迫勞動的美軍戰俘倖存者或遺屬道歉。中國專家們呼籲,包括三菱材料在內,日本企業在二戰期間犯下很多罪行,選擇性道歉不是正確對待歷史、反思錯誤的表現,這些企業應該一視同仁,向美國、中國、南韓等相關國家的所有受害者道歉。
日方統計顯示,根據日本內閣決議,1943年至1945年,大約3.9萬名中國人被強擄至日本,在礦山、建築工地等遭受奴役,6830人喪生。其中,722人在三菱材料前身企業的作業場所被虐身亡,死亡率高達將近20%。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勞工及其家屬在日本各級法院對日本政府和三菱材料等日企發起多起損害賠償訴訟。然而,2007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在西松組(現西松建設公司)中國勞工索賠案中,以中國政府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索賠權為由,認定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也因此喪失,終審裁決原告敗訴。這一判決對此後的其他一系列中國勞工對日索賠訴訟原告方産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中國專家普遍認為,無論事實上還是法理上,中國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只包含國家戰爭賠償,不包含民間損害賠償。《中日聯合聲明》並沒有放棄中國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年在日本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後即表示,中國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宣佈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是著眼于兩國人民友好相處作出的政治決斷。中方對日本最高法院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單方面對這一條款任意進行解釋表示強烈反對。日本最高法院就《中日聯合聲明》作出的解釋是非法、無效的。
中國政府一直主張,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強徵和奴役中國人民,是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嚴重罪行,也是迄今尚未得到妥善處理的現實的重大人權問題。中方要求日本政府認真對待中方關切,以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這一問題。
另一方面,日本最高法院2007年裁決時同時認為,受害者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和肉體痛苦,西松建設強制中國勞工勞動獲得了相應利益,希望包括西松建設在內的相關方面“在救濟受害者方面作出努力”。此後,原告方一直要求西松建設採取措施解決問題。2009年10月,西松建設與被擄中國勞工達成正式和解,向勞工方面道歉,同時支付2.5億日元(按當時匯率約合278萬美元)和解金,用於向受害者進行補償、尋找下落不明的勞工、建立紀念碑等。這與三菱材料的和解模式相似。
共同社説,此次三菱材料之所以決心和解,估計也是考慮到今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希望通過與中國勞工和解,獲得中國民眾支援,從而改善商業環境,在中國市場開拓業務。
三菱材料和西松建設給其他曾經奴役中國勞工的日本企業提供了啟示。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應為解決強擄中國勞工問題作出積極努力,推動相關問題和歷史責任儘快得到全面和妥善解決。(胡若愚)(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