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服裝店現關閉潮 三季度佐丹奴關店63間

  • 發佈時間:2014-11-13 16:19: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就在“雙11”再次創下線上銷售額紀錄之際,線下的實體服裝連鎖店卻頻頻傳來關店的消息。日前,休閒服飾品牌佐丹奴宣佈第三季度在中國內地關閉63間實體店。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北京路、天河路商圈的多家佐丹奴門店仍在營業,客流量卻相對稀少,顧客多把門店當作試衣間。而服裝業的專家認為,由於新舊零售商的交替效應,服裝店的關店潮還將持續發酵。

  關店!關店!

  根據佐丹奴發佈的第三季度報表,其第三季度共關閉74間零售店,其中中國內地佔63間,佔總關店量的85%。而在過去一年中,佐丹奴在中國內地共關閉門店165間,其在內地、香港和東南亞的銷售額同步下降。三季度報告還顯示,佐丹奴在內地銷售額為3.41億港元,同比下降5%,這一銷售額已創下佐丹奴最近11個季度的最低值。

  與此同時,班尼路、真維斯等同類型品牌也面臨關店困境。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內地,班尼路的門店數量從上一財年的3820家縮減了388間至3432間。截至去年年底,真維斯中國內地店舖縮減253間,其中關閉直營店194間。今年上半年,艾格關店88間、七匹狼關店347間、九牧王關店73間、卡奴迪路關店53間、希努爾關店46間。

  記者在北京路和天河路商圈發現,佐丹奴、班尼路等門店大多仍在營業,北京路佐丹奴門店營業員認為,由於地段優勢和高知名度,老牌商圈內的門店大多不會關閉。不過,該營業員也坦承近兩年的銷售情況有所下降,“早幾年我們最火的時候很少打折,現在常常打折,可買的人還是少了。”

  淪為試衣間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服裝品牌已經開設了線上店舖,然而這也讓線下實體店更快淪為試衣間的角色。

  佐丹奴、班尼路、森馬等大眾休閒品牌紛紛開設天貓[微網志]店舖,今年“雙11”紛紛推出5折、買滿減額等活動吸引顧客。但記者走訪這些品牌在北京路的實體店後,發現實體店和天貓店的折扣保持同步。以班尼路為例,其門店中銷售最火的一款棉衣標價139元,和天貓店標價一模一樣。

  但相比天貓店中動輒上千的銷售量,實體店顯然遜色許多。佐丹奴門店沒有特別標注“雙11”活動字樣,10分鐘內僅有兩名顧客進店,且收銀臺前並沒有顧客結賬。標有“雙11折扣”字樣的森馬客流相對密集,試衣間門口還需排隊,可記者在森馬店內停留了20分鐘,收銀臺前沒有一名顧客買單。

  排隊試衣過程中,記者前面的兩位女士共試了十多件衣服,試完則稱“今晚上網買”,還有不少顧客進店後就詢問營業員“你們有沒有淘寶店”,試衣間的營業員小陳告訴記者,兩三天前店內客流開始增多,可大部分顧客最終不會購買。

  “我跟他們説網上的價格和店裏一樣,他們還是試了就走。”小陳無奈地表示,“還有好多人一起來逛街,其中一個都準備買單了,旁邊的人把他拉住,説什麼‘雙11’了你還在店裏買?”

  專家觀點

  電商衝擊下

  關店潮還將繼續

  “以前的實體服裝店100%的銷售來自於線下,現在只有70%來自於線下。”服裝業專家馬崗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現在不僅是服裝零售店,整個零售行業都面臨著新舊零售商交替。80後、90後消費者已經習慣在網上購物,服裝品牌必須認識到這一轉變,也應該儘快適應這一變化。

  馬崗認為:“當前的服裝銷售總額並沒有變大,而是蛋糕的分配方式發生了轉變。因此,一些老的大眾服裝品牌如果還是固守線下,不積極拓展線上的O2O銷售,關店潮可能會特別集中發生在這些品牌身上。”

  同時,馬崗也認為,佐丹奴、班尼路等老牌大眾化休閒服裝品牌在一、二、三線城市的競爭加劇,利潤空間不斷萎縮,而四五線城市消費興起,這些品牌又沒有及時抓住機會。這也導致了上述大眾化休閒服裝品牌的關店潮愈演愈烈。

  消費調查

  消費者喜歡

  更潮的品牌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批消費者,不少年輕一族表示更喜歡國際快時尚品牌的時尚感覺。

  記者在北京路採訪時,遇到了前來接女友過節的男士小斌,其女友在班尼路門店擔任導購,小斌2005年左右也在中山市步行街的班尼路工作。“那時每天都來很多人,大家覺得穿它很潮,我親眼見過兩個女的為了一件高領毛衣打架。新款剛進店一兩天就賣完。那時班尼路還出過一款旅行箱,我以為這麼奇怪的東西沒人買,結果三天就沒了。”小斌説。

  其女友則表示,自己前年開始在班尼路工作,從未見過小斌所説的“銷售盛況”。小斌和女友認為,傳統服飾品牌衰落一是由於市面上的服裝品牌倍增,“不像以前,有名的就這四五家。”二是由於電商衝擊,“淘寶上有幾十萬(款),價格還更低。”

  市民劉小姐也告訴記者,她剛參加工作時很喜歡買佐丹奴的衣服,“那時候佐丹奴不算便宜,而且一年也不怎麼打折,印象中最多也就8折。”如今,佐丹奴、班尼路等品牌的打折活動近乎常態,仍然無法阻止劉小姐等老顧客的流失。“我覺得它的款式跟十年前一樣。”市民姜小姐則直言:“我這個80後都看不上,更不要説現在的90後和00後了。”

  還有市民認為,定位不清是此類品牌受創的重要原因。其價位略低於ZARA、Mango等快時尚品牌,又略高於部分新興女裝品牌。白領李小姐認為:“買得起的不喜歡它的款式,買不起的還可以找別的牌子代替。”

  當然,不少消費者表示,這些國內大眾化休閒服裝品牌還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間的,不會就此消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