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工有望獲20多家科研院注入
- 發佈時間:2014-09-30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晶
軍工概念股中國重工于9月29日封漲停板,最後公司收盤價為6.61元/股,漲幅為9.98%,創年內新高。與此同時,中國重工股價的漲停還帶動了部分軍工股不同幅度的上漲。
據《證券日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了解,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正在對相關科研院所資産進行分類,同時這些要注入中國重工的科研院正在同步走審批程式。
此前,中船重工集團曾表示:“將在2014年年內完成科研院所分類方案,並加快科研院所的資産證券化步伐,推進優質資産重組,適時注入上市公司”。
不過,由於相關程式的審批時間較長,因此,中船重工相關人士也無法給出一個時間表,其只是向記者表示,如果有明確消息的話,會公開披露。
科研院注入增厚業績
日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以下簡稱:中船重工集團)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涉及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引入外部資本、推進資産證券化、員工持股、股權激勵、推進科研院所分類改革等多個方面,並明確提出了2014年完成科研院所分類方案等。這是兵器集團推出無禁區改革後,十大軍工集團中又一個推出全面改革的軍工集團。
此次中船重工集團推出的改革方案就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集團公司資産管理體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見。有消息指出,中船重工集團或列入央企第二批改革試點名單。
據中船重工出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內容顯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此輪深化改革的重點,中船重工集團強調,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要實現“一大多小”的格局——努力將中國重工打造成軍工行業上市旗艦,同時培育和打造若干非船舶領域的上市公司。
據報道,中船重工集團有意在2014 年年內完成科研院所分類方案,並加快科研院所的資産證券化步伐,推進優質資産重組,適時注入上市公司。
對此,有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有20多家科研院同時在走審批程式,不過,由於審批時間不確定,因此,能否在年內完成還不確定。事實上,中船重工集團內部人士也無法給記者一個準確的時間表,只是表示如果有明確消息會公開披露。
有業內人士分析,中國重工基礎性研究所較少,中船重工集團將優先選擇體量大、效益好的研究所分主題板塊注入公司有利改善公司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中船重工集團擁有完備的艦船研發體系和僅次於中國科學院的工程技術科研團隊,下屬28個研究所在艦船裝備研發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
據安信證券的研究,在中船重工集團2013年103億元利潤總額中,有約三分之二來自中國重工以外資産,其中科研院所可能佔到大部分,院所資産的盈利可觀,增厚效應明顯。
中信建設研究員高曉春認為,軍工科研院所注入政策一放開,中國重工和中航電子是最早能夠進行實質性注入動作的兩家公司。“從彈性來看,去年中船重工集團科研設計和技術服務實現收入147.89億元、毛利率高達30.84%。如果假定15%的凈利率、凈利潤在22億元左右,是去年上市公司凈利潤的0.76倍;考慮到分批註入,假設第一批註入資産有10億元凈利潤、增發10%股本,業績增厚也有20%。”
據悉,中船重工集團下屬各家研究所均成立了産業化投資發展平臺,研究所與投資平臺之間資産劃分清晰,産權明晰,在技術上已做好準備工作,啟動注入上市公司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資産注入成業績新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重工201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2.69億元,同比下降12.36%;實現凈利潤27.66億元,同比下降22.41%;201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54億元,同比下降11.48%;凈利潤為13.39億元,同比下降19.65%,業績增長出現持續下滑趨勢。
海通證券研究員龍華認為,此次科研院所和軍工資産的注入或將為中國重工業績增長帶來新的活力。“我國海洋經濟造船、海工業務景氣剛剛恢復,各企業實力尚未恢復,但中國重工由於軍工、軍貿業務的注入獲得了支撐,中國重工目前在手訂單和固定資産及當期收入比例看已處於歷史上最高位,估計産能已明顯不足,此時中國重工獲得了最佳外延收購資産的機遇。”
龍華表示,中國重工是最有實力,有現金、有訂單需求,有産能瓶頸的狀況,外延式收購勢在必行。9月9日,中國重工旗下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正式確認已收購大連大洋船廠,收購該廠未來將用於建造LNG及軍品。此項收購或開啟中國重工新一輪産能擴張。“中國重工在2013年成功注入核心軍工資産,後續仍將是中國軍工改革排頭兵,中船重工集團戰略科工産業持續注入預期強。”
回顧中國重工軍工概念的起始,其實,早在2013年9月13日,中國重工就向10家特定對象發行22.08億股股份,募資總額84.8億元,並從中拿出32.7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集團、武船集團軍工資産,包括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的生産設計及總裝業務及資産。
中信建設研究員高曉春認為,未來軍工行業是一個成長性行業,而不是以前的純靠資産注入。成長一方面來自裝備需求,另一方面來自軍隊技術民用化;而以成飛整合的模式、軍工企業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管理層持股,實現了軍工企業長期發展的內部激勵機制。中船重工集團旗下風帆股份、樂普醫療已經實施,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實施這方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