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礦山開採 > 正文

字號:  

中船重工混改開跑:中國重工將接科研院所資産

  • 發佈時間:2014-09-28 08: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重工”)近日正式吹響軍工企業改革號角。對於“混改”,中船重工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引入外部資本。同時,加快科研院所的資産證券化步伐,推進優質資産重組,適時注入上市公司等工作也被中船重工提上日程。

  繼兵器集團之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下稱“中船重工”)成為十大軍工集團中又一個推出全面改革的軍工集團。而中國重工(601989)作為中船重工主要上市平臺,將成為此次“混改”的最大受益者。

  在中船重工出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稱“改革方案”)中,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此輪深化改革的重點,中船重工強調,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要實現“一大多小”的格局—努力將中國重工打造成軍工行業上市旗艦,同時培育和打造若干非船舶領域的上市公司。

  “目前主要工作是將相關科研院所資産進行分類,以後科研院所和軍工資産都會逐步注入。”對於此次集團“混改”,中國重工董秘辦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根據中信建投9月16日研報,2013年中船重工科研設計和技術服務實現147.89 億元營收,是中國重工2013年512.69億元營業收入的1/4。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中國重工便開始涉及中船重工旗下的軍工資産,並於今年年初完成了對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大船集團”)及武昌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船集團”)的相關水面艦船資産的收購。而隨著中船重工“混改”的推進,更多的軍工資産也將逐步注入中國重工。

  科研院所資産證券化可期

  9月15日,據《證券時報》消息,中船重工的改革方案就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集團公司資産管理體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見。除此之外,還有消息指出,中船重工或列入央企第二批改革試點名單。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中船重工提出優化國有股權結構,根據不同成員單位的定位,明確相應的國有股權比例:國家有規定的關係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的單位,保持集團公司獨資;對國家重點保軍單位和集團公司重點發展領域的單位,保持集團公司的絕對控股;對部分支柱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中的重要骨幹單位,集團公司保持相對控股,其他單位的國有股權比例則根據國家要求和公司戰略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方案明確中船重工的定位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稱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中船重工著力的重點,並表示將積極吸引各種所有制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股權交換、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以中國重工為主的資本運作,推進優質資産重組。改革方案還表示,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要實現“一大多小”的格局—努力將中國重工打造成軍工行業上市旗艦,同時培育和打造若干非船舶領域的上市公司。

  “集團下發的正式文件已刊登在集團內部刊物上,中國重工作為中船重工主要上市平臺,集團好的資産肯定會慢慢注入進來。”中國重工董秘辦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她表示,目前主要工作是將相關科研院所資産進行分類,加快科研院所和軍工資産進一步證券化,逐步擇優注入上市公司。

  中船重工作為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中信建投9月16日研報指出,2013年中船重工科研設計和技術服務實現147.89 億元營收,毛利率高達30.84%。

  而中國重工201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2.69億元,同比下降12.36%;實現凈利潤27.66億元,同比下降22.41%;201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54億元,同比下降11.48%;凈利潤為13.39億元,同比下降19.65%,業績增長出現持續下滑趨勢。此次科研院所和軍工資産的注入或將為中國重工業績增長帶來新的活力。

  三年內併入10家企業

  此前中國重工就已經涉及對中船重工旗下軍工資産的收購。2013年9月13日,中國重工就向10家特定對象發行22.08億股股份,募資總額84.8億元,並從中拿出32.75億元收購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集團、武船集團軍工資産,包括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的生産設計及總裝業務及資産。

  中國重工作為整體上市平臺,中船重工優質資産的注入一直在穩步進行著。2009年,中船重工首先將12家公司和4家研究所整合實現中國重工IPO ;2011年中船重工啟動重大資産重組,將剝離核心軍品總裝業務後的大船重工、渤船重工以及北船重工、山船重工等4家船舶公司注入上市平臺;2012年,中船重工發行可轉債,將剝離核心軍品總裝業務後的武船重工以及其他5家公司、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注入上平臺。而隨著中船重工“混改”大幕的拉開,更多的軍工資産及科研院所資産也會陸續進入中國重工。

  事實上,對於中國重工,中船重工一直表現出了極大的重視。在2010年中國重工進行重大資産重組時,中船重工集團便承諾今後三年內將部分與中國重工存在潛在競爭的企業注入中國重工或盡力促使其滿足上市條件,並承諾在存在潛在同業競爭的16家企業滿足特定的觸發條件後一年內提議公司董事會審議相關資産的注入議案。

  今年2月14日,中國重工發佈公告表示,在這16家企業中有11家還未注入,主要原因是多家企業大多處於虧損或微利水準,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投資者整體利益。在這剩餘未注入的11家公司當中,10家企業將在2017年2月15日之前被注入上市公司。大連漁輪公司因為客觀因素影響長期虧損、資不抵債,且被列入國家改革脫困政策性名單的實際情況,不再列入資産注入承諾名單。

  對於目前10家企業注入情況,8月28日,中國重工公告指出,上海瓦錫蘭齊耀柴油機有限公司已基本達到觸發條件,中船重工集團將在2015年2月15日前,完成上海瓦錫蘭齊耀柴油機有限公司注入公司尚需完成的必要前置程式;並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重慶長平機械廠因政策性債轉股尚在溝通協商中而延誤的相關改制工作,使之滿足注入的全部條件。

  詳解中船重工2000億資産

  作為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正式開啟軍工企業混改的舉動,讓其迅速走到了聚光燈下,而且其坐擁的超2000億資産更是受到外界關注。

  根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目前中船重工控股兩家上市公司—中國重工(601989)和風帆股份(600482),並是樂普醫療(300003)的第二大股東,其持有93.991%股份的湖北華舟重工應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舟重工”)也在深交所排隊上市中。

  不過,中船重工的産業版圖遠不止這些,其業務涉及軍品科研生産;對外工程承包;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産品的設計、生産和修理;勞務輸出;工程建設等多個領域,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作為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中船重工已經連續四年進世界500強企業,2014年以304.78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升至403位。

  連續四年進入世界500強

  在此次改革方案中,中船重工表示集團公司將定位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而集團上市平台中國重工則定位為軍工行業上市旗艦。

  中船重工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根據其官網顯示,中船重工目前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

  對於集團的具體營收,中船重工在官網上如是表示:到2008年底,中船重工總資産達到2221億元,全年完成經濟總量1145億元,營業收入1034億元,利潤總額62.3億元。

  根據新華社報道,在2009年,中船重工實現經濟總量134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20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3.9億元。2010年,中船重工實現經濟總量1575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營業收入1425億元,同比增長17%;利潤總額83.5億元,同比增長11.7%。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1年開始,中船重工便連續四年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2011年以營業收入210億美元名列第462位,成為中國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船舶企業;2012年以251.445億美元營業收入再次入選,位列第434位;2013年以營業收入277億美元位列第417位;2014年以304.78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由去年第417位上升至第403位。

  作為中船重工整體上市平臺的中國重工,自2009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以來,也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其亦是中船重工營收主要來源之一。中船重工及其三家全資子公司(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武昌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中國重工60.43%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目前,中國重工業務範圍為船舶製造及艦船配套、船舶修理及改裝、艦船裝備、海洋工程、能源交通裝備等板塊,旗下擁有大船重工、渤船重工、武船重工、北船重工、山船重工5 個造船企業。

  中國重工201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3億元,利潤總額16.05億元,截至2014年6月末,公司總資産2084億元,同比增長7.4%。2013年,中國重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2.69億元;實現凈利潤27.6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2014年年初中船重工核心軍工資産大連造船廠和武昌造船廠的注入,中國重工今年上半年軍品業務佔比大幅提升,遠高於去年同期水準,中國重工在財報中預計未來公司軍品佔比還會進一步增加。

  涉足電池、醫療行業

  除了中國重工,中船重工旗下還有另一家上市公司—風帆股份。2000年6月,風帆股份由中船重工作為主發起人設立股份公司,註冊資本2.18億元;2004年7月,風帆股份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目前中船重工持有其30.81%股份,為其控股股東。

  據了解,風帆股份是軍用起動鉛酸蓄電池的定點生産單位,公司産品主要為鉛酸蓄電池,其中 80%以上為汽車起動用電池。2013年8月風帆股份發佈公告稱,中船重工擬將公司作為集團公司電池業務唯一資本運作平臺,並於2014年3月6日承諾,將武漢船用電子推進裝置研究所和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電池業務及資産注入公司。

  根據風帆股份財報顯示,公司201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288.58萬元,同比增長35.44%,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9.37%,總資産為41.61億元;2013年,風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2.23億元,同比增長10.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49.54%。

  事實上,中船重工還曾是樂普醫療的控股股東。此前,中船重工七二五所持有樂普醫療28.92%的股份,中船科技投資公司持有其14.34%的股份,也就是説中船重工間接持有樂普醫療43.26%的股份,為樂普醫療的實際控制人。

  今年6月,由於中船重工的“混改”,樂普醫療完成了股權結構上的 “國退民進”。經國資委批准,七二五所和科技投資公司分別轉讓6.16%和8.42%的股份給申萬菱信(上海)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中科匯通(山東)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這四個受讓方。至此,樂普醫療原第三大股東蒲忠傑成為公司的新任控股股東,持股29.30%;中船重工持股減至28.26%。

  財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樂普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92億元,同比增長 30.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11億元,較 2013 年上半年增長 12.44%,總資産為32.53億元。2013年,樂普醫療實現營業收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28.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2億元,同比降低10.32%。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船重工退居第二大股東,但樂普醫療副董事長馬玉璞、監事會主席郭同軍、董秘張霞等高管均來自中船重工,其仍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或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不僅如此,中船重工還有望迎來第三家上市公司。4月18日,中船重工旗下的華舟重工進行預披露,擬在創業板上市。

  據了解,華舟重工主要從事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中船重工除了直接持股65.599%以外,中船重工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武漢船舶工業公司、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還分別持有華舟重工19.587%、2.935%和2.935%的股份,另外,中船重工的控股子公司中船重工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持有華舟重工2.935%的股權。那麼,就此計算中船重工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合計93.991%的股權。

  根據其招股書數據,截至披露日,華舟重工的總資産為13.53億元,2013年實現營收11億多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000萬元左右。

  照此計算,僅中國重工、風帆股份和華舟重工的資産便達到了2139.14億元。中船重工旗下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軍工資産和科研院所資産實力也十分雄厚。據統計,目前中船重工擁有28家科研院所。2013年,中船重工科研院所資産收入約為350億元,毛利率高達20%-30%。除去28家科研院所,中船重工目前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企業資産則無法估量。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船重工還與江蘇省政府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共建了江蘇科技大學。截至2014年4月,與企業合作共建的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學校各類在校學生2萬餘人,其中研究生26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900余人。

中國重工(60198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