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7月車市延續産銷雙降 新能源汽車逆勢大增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28: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旭 冒詩陽  責任編輯:吳起龍

  8月11日,中汽協發佈月度産銷數據稱,國産汽車下行速度超過預期。7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151.80萬輛和150.30萬輛,環比下降18%和16.6%;同比下降11.8%和7.1%。這是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汽車産銷量增速第三次出現同比和環比的雙下滑——記者統計發現,上次出現這樣的情況要追溯到金融危機爆發後的2008年11月~2009年1月。“7月汽車行業運作情況很不好,沒有更多的解釋,此前影響汽車市場的因素仍然存在,未見好轉。”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向記者表示,協會正在密切關注汽車市場走勢,但還“不能完全明確(持續下滑)其中原因”。

  自主品牌逆勢回暖

  7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已經回升至接近四成。“自主品牌還沒有回到應有的位置。”董揚向記者介紹,雖然還會有市場反覆、有困難,但是長期看來份額仍會持續提升。

  毫無疑問,自主品牌這輪迴暖主要依靠小型SUV拉動。今年前7月銷量前十位的排名中,自主品牌SUV仍佔據七席。但是伴隨合資企業快速佈局,自主品牌依靠SUV提升銷量的增長已經遭遇挑戰。

  7月,最令人意外的是,MPV市場同比呈現負增長。數據顯示,7月MPV銷售11.26萬輛,環比下降10.66%,同比下降5.31%。“‘中國式MPV’的快速增長將被限制,這是原因之一,”董揚告訴記者,以商用為主的低端MPV份額將會有所降低。

  儘管自主品牌SUV和MPV都面臨産品轉型挑戰,但今年以來對自主品牌的銷量貢獻不容小覷,這也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亮點之一。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9.92萬輛,同比增長5.1%,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市場份額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

  7月,中國汽車市場的另一亮點是新能源車的井噴。中汽協會統計,7月新能源汽車生産1.93萬輛,銷售1.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3.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産銷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3.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産銷同比均增長3.4倍。

  來自尼爾森的報告顯示,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規劃完成的關鍵一年,也處於政策驅動到消費驅動的轉型時期。因此,企業針對新能源汽車早期用戶群體的産品佈局,將對接下來競爭起到關鍵作用。

  廠商緩解經銷商庫存壓力

  乘用車市場從今年一直延續的低迷行情,在7月並沒有得到改變。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乘用車共銷售126.86萬輛,環比下降16.07%,同比下降6.58%。

  全國乘聯會分析認為,受7月乘用車市場下滑影響,今年前7月,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1074.8萬輛,同比增長5.5%,增速下滑趨勢明顯。

  但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廠商已經開始對這一市場作出更為理性的反應,這讓自去年以來居高不下的經銷商庫存問題得到一定的改變。

  崔東樹向記者介紹道,7月經銷商的終端銷量為124萬輛,已經比廠商的批發量120萬輛高出4萬輛,不僅如此,“在120萬輛的批發量中,有3萬的庫存是廠家自己承擔的,這就意味著給經銷商降低了7萬輛的庫存。”

  雖然這樣做讓經銷商的壓力得以緩解,但同時也增加了廠家的經營壓力。崔東樹告訴記者,在轎車和MPV市場下行的情況下,“7月份,轎車産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9.7%,MPV産量也下降了7.9%,只有SUV産量提升了35.8%。”

  崔東樹認為,在宏觀經濟整體不好的情況下,汽車廠家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産量是一種正常的做法。

新能源汽車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小康股份 20.49 8.36%
2 振華科技 14.40 5.96%
3 雙環傳動 9.85 4.57%
4 樂視網 4.95 3.99%
5 萬安科技 11.70 3.91%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堅瑞沃能 6.86 -9.97%
2 雙林股份 18.51 -5.61%
3 海源機械 16.64 -3.70%
4 長園集團 17.19 -3.54%
5 奧 特 迅 17.36 -3.2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