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國産電影暑期檔強勢 曇花一現還是春天來了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15: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林靜 丁舟洋  責任編輯:吳起龍

  這個暑期,國産電影的表現讓市場振奮。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國産電影産生票房奇跡的原因有五:影院銀幕數的增加、網際網路行銷的拉動、闔家歡的電影題材討喜、精良的影片製作品質以及“國産電影保護月”的推動。“中國的觀影市場已經擴容,在影片題材好、製作好、行銷好的情況下,勢必迎來爆發。”某一線製片公司項目策劃表示,“雖並非曇花一現,但7月算是測試到了票房容量的天花板,三部國産強片一起往前飆的情況實屬罕見,這種頂峰的狀態不會一直維持。”

  95%的票房佔比

  7月,小李進了三次電影院,創了他自己的紀錄。“《大聖歸來》、《捉妖記》、《煎餅俠》,全都是國産片,看完的感受是零差評,這更是從來沒有過的。”

  數據顯示,7月每9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進入電影院。“場場爆滿。”王府井影院經理表示。“電影市場的繁榮已變成社會話題,平時不那麼關注電影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了,今年暑期檔把半年都不看電影的人都帶進了電影院。”上述製片公司項目策劃表示,《大聖歸來》的票房絕對是“逆天”的超現象級事件。但《捉妖記》和《煎餅俠》的票房分別突破20億元和10億元,其實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兩者的票房比業界預期高30%。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票房擴容的前提條件是看電影的門檻降低了。中國電影院的銀幕數量大幅增加,而且大量“下鄉”,電商大規模補貼電影票錢,大眾看電影的消費習慣已養成。

  “暑期檔國産電影爆發絕非偶然。”上述影院經理認為,從2012年的《泰囧》開始,國産片有很多奇跡在發生,已經不是大家印象中那樣,國産片就一定賣不過進口片了。

  這個7月,國産電影的票房佔比高達95%。談到爆發原因,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首先是由電影本身決定的。“題材上都是闔家歡、喜劇類型的,適合大眾口味。”業內人士稱,“《捉妖記》是工業水準的好片子,鉅額投入、故事清晰、特效水準比肩好萊塢。《煎餅俠》也是非常用心的喜劇片,‘平凡人物的英雄夢想’題材接地氣,笑點密度高、強度大。”

  “國産電影保護月”護盤

  國産電影拿下超過95%的票房佔比,這場勝仗背後缺少歐美大片身影。梳理近十年的暑期檔排片表,多數年份中好萊塢大片都有延期上映的現象,巧合的是,姍姍來遲的大片常常錯過暑期檔這個黃金時節。

  具有引進和發行海外片的資質的,僅中國電影集團和華夏電影公司。會不會因為譯製、送審等原因導致延遲上映?上述影視策劃人員稱,現在已經能做到與北美同步上映甚至提前上映,檔期延遲或有其他原因。

  坊間,“國産電影保護月”的提法不脛而走。“保護月以前是一個月,現在可能延長到一個半月。”據一位電影研究人士介紹,在這期間不鼓勵引進海外分賬大片,以放映華語片為主,他同時表示,這個規定並沒有專門的官方文件。

  與此同時,記者還從一位影院經理處得知,影院被派有硬性指標,“國産片的票房要佔全年總票房的50%以上,達到目標將得到豐盛的獎勵”。在這樣的“保護”中,國産電影有了起色,“從票房來看,確實不容忽視了”,多位業內人士都有這樣的感受。

  長期“與狼共舞”,國産電影表現不俗。2002年以來,國産電影的全年票房佔比一直比較穩定,維持在50%~60%,僅2012年跌破50%。對此,中國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對媒體表示,建議可取消電影保護月。但放開競爭壁壘,似乎還不是時候,“歐美大片一進來,票房會被分得很厲害”,上述電影研究人士大膽估計,“如果完全放開的話,國産電影可能只有三成票房。”沒有了“保護”,國産電影會面臨衝擊。

  而“保護”對於影院來説則是皆大歡喜,“過去進口片都大量往寒暑假擠,現在暑期檔放國産片,檔期一過放進口大片,對於影院來説是全年無淡季,比全部扎堆好。”有影院經理對此表示,這是細分影片市場的一種方式。據其介紹,以前一個進口片進來,很多國産片根本沒有反應的機會,有的影院放映廳又不多,國産片排片排不過來,“現在有時間來行銷這些優秀的國産影片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