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賓士壟斷收3.5億元最貴罰單 7%處罰比例較以往高

  • 發佈時間:2015-04-24 08:15: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素宏  責任編輯:張少雷

賓士壟斷收“最貴”罰單 被罰3.5億

賓士壟斷收“最貴”罰單 被罰3.5億

汽車行業反壟斷罰單

汽車行業反壟斷罰單

  4月23日,江蘇省物價局對賓士開出3.5億元罰單,對部分經銷商罰款786.9萬元。這一金額遠高於此前奧迪、克萊斯勒被開出的罰單,成為國內汽車反壟斷單一企業“最貴”罰單。兩年來,國內汽車行業反壟斷罰單金額已超18億元。賓士方面昨日回應稱,對於判罰完全尊重、誠懇接受,並將立即遵照執行。

  賓士稱已制定整改方案

  根據江蘇省物價局的調查結論,賓士公司與江蘇省內經銷商達成並實施了限定E級、S級整車及部分配件最低轉售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排除、限制了相關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依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對賓士公司處以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7%的罰款,計3.5億元,從罰款比例可以看出,賓士去年在江蘇省的銷售額高達50億元。

  此外,對在賓士公司組織下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經銷商也處以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1%的罰款。對南京、無錫、蘇州三地的賓士經銷商共計罰款786.9萬元。此前,奧迪和克萊斯勒分別被罰款2.5億元和3000余萬元。

  對於開出的罰單,賓士方面昨日回應稱,“梅賽德斯-賓士表示完全尊重、誠懇接受,並將立即遵照執行”。與此同時,賓士方面還表示已經通過全面自查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並已獲得相關執法機構的認可。將引以為戒,在公司內部、經銷商網路,以及各個業務環節加強法律規範和監管,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7%處罰比例較以往高

  對賓士開出3.5億元、相當於其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7%的罰單,到底高不高?

  有分析稱,3.5億元這一數字大大低於業界預期的10億元。有媒體報道,早在對賓士的罰單公佈前,在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公司透露反壟斷罰款範圍將在5億元以內。

  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因為本次公告中對處罰對象的表述並不夠清楚,比如到底是賓士國産車還是進口車,因此很難確定處罰額度參照的基數到底有多大,所以也就無從評價。據戴姆勒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旗下賓士品牌銷量達到146.2萬輛,在華創下21.8萬輛成績。

  此前,湖北物價局對一汽大眾開出的罰單金額為2.48億元,是其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的6%;上海物價局對克萊斯勒的罰金是3168萬元,是其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3%。由此來看,此次對賓士的處罰力度並不算輕。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認為,這次賓士受到按照銷售額7%的處罰,還是比較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考慮到賓士限制最低價格,與當地經銷商“勾兌”,對消費者權益的危害嚴重;另一方面,很可能是賓士在接受調查的過程中態度不夠良好,因此沒有像部分經銷商一樣獲得較輕的處罰。

  現行規則“助長”壟斷?

  行業實施多年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規定,汽車品牌經銷商應當在汽車供應商授權範圍內從事汽車品牌銷售、售後服務、配件供應等活動。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間接強化了汽車供應商在銷售環節的地位,因此只有修改完善這一規則才能從根源上避免車企對生産、銷售、定價等環節的價格壟斷。

  鐘師表示,但該辦法對於下一步汽車品牌經銷商、供應商具體如何操作並未做詳細規定,現行的反壟斷法也不系統,汽車行業也沒有通行的條例,商務部的流通法也尚未真正開始實施。

  “賓士涉嫌價格壟斷、供應商與經銷商聯合破壞公平的競爭,存在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全國性的問題,而不是江蘇一個區域的問題,而法律應在全國範圍內對車企壟斷進行統一管理,而不是單獨僅僅懲治某地。”鐘師説。 新京報記者 劉素宏 閆欣雨

  汽車行業反壟斷罰單

  寶馬:上百萬

  2014年8月,鄂寶、中達江寶、漢德寶、寶澤4家寶馬汽車經銷4s店分別收到來自湖北省物價局的93.79萬元、34.16萬元、19.72萬元、15萬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奧迪:2.5億

  2014年9月11日,湖北省物價局官方網站公佈了對一汽大眾奧迪關於反壟斷調查的處罰結果。據公告公佈,2014年3月,湖北省物價局發現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及部分奧迪經銷商在湖北省內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其中,對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罰款2.4858億元;對湖北鼎傑、湖北中基等8家奧迪經銷商罰款共計2996萬元。

  克萊斯勒:3168萬

  上海市物價局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其部分上海地區經銷商上海越也、上海名創、上海信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價格壟斷行為分別作出了處罰決定,其中對克萊斯勒公司處罰款3168.20萬元,對3家經銷商處罰款共計人民幣214.21萬元。

  12家汽車零部件日企:12.4億

  2014年8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佈行政處罰決定書,宣佈對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實施反壟斷處罰。國家發改委此前的通告顯示,對這12家日本零部件和軸承企業合計罰款12.354億元。這是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賓士:3.5億

  4月23日,江蘇省物價局公佈,賓士公司與江蘇省內經銷商達成並實施了限定E級、S級整車及部分配件最低轉售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對賓士公司處以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7%的罰款,計3.5億元;對部分經銷商罰款786.9萬元。

  - 行業

  汽車業兩年內領18億壟斷罰單

  自去年起至今,各地物價局、國家發改委對車企共開出多張罰單,涉及一汽大眾、奧迪、寶馬、賓士、克萊斯勒等多家知名車企。兩年來,國內汽車業共認領了超18億元的罰單。

  2014年9月,湖北省物價局對一汽大眾開出2.48億元的罰單,處罰額度為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的6%;並對省內8家奧迪4S店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罰,除一家因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不予處罰外,對7家奧迪經銷商分別處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1%至2%的罰款。

  2014年9月,上海物價局對克萊斯勒處以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3%的罰款,共計人民幣3168.20萬元;對其三家經銷商處以上一年度4%到6%的罰款,共計214.21萬元。

  2014年8月,鄂寶、中達江寶、漢德寶、寶澤4家寶馬汽車經銷4s店分別收到來自湖北省物價局的93.79萬元、34.16萬元、19.72萬元、15萬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金額過百萬元。

  2014年8月20日發改委宣佈,對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的12家日本企業罰款約12.4億元,成為迄今為止我國罰款額最大的一起汽車行業反壟斷案。

  為何反壟斷罰單集中在汽車企業?發改委反壟斷局前任局長許昆林曾公開表示,發改委調查處理的絕大部分案件都來自於舉報。如果在一個時期,某個領域和行業,尤其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領域和行業,投訴舉報比較密集,就有可能成為調查的重點。

  另外,對於處罰為何是物價局來公佈結果,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分析稱,目前由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發改委共同負責具體的反壟斷執行工作,物價局可以作為國家發改委的執法機關,對反壟斷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另外,此次違法行為主要發生在江蘇省境內,涉及的車企及經銷商也都是江蘇本地,因此該處罰通知由江蘇省物價局公佈。

  - 延展

  反壟斷茅頭對準外企巨頭?

  今年2月,發改委對美國晶片巨頭高通開出超60億元的反壟斷“天價罰單”。回顧近幾年反壟斷大案,2013年南韓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面板生産商因壟斷液晶面板價格被罰3.53億元、2014年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被罰12.4億元、2014年三菱等10家日企被罰超12億等,多數為外資企業。

  2014年9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反壟斷調查所涉及的企業,外國企業只佔10%。他強調,中國反壟斷不針對特定企業,不搞選擇性執法。

  事實上,去年的反壟斷罰單並非只針對外資企業。

  在國家發改委2013年、2014年開出的反壟斷罰單上,茅臺、海南三亞旅遊購物店、雲南麗江旅行社集團、眼鏡片生産企業依視路等中國企業均榜上有名,被罰的中國企業行業包含了旅遊、保險、酒業等多個領域。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兼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表示,中國的反壟斷執法正日趨理性。隨著中國資本走出去的加大,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深,中國更注重公平執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