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中國農業機械化水準穩步提升

  • 發佈時間:2015-12-15 18:06: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今年以來,全國農機化系統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以落實完善政策、培育發展主體、調整優化裝備結構、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預計今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2%,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供更有力的裝備支撐。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改革創新取得新成效。農業部、財政部發佈了《2015-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圍繞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普惠性,進行了較大調整。進一步縮小補貼機具範圍,重點補貼糧棉油糖作物生産關鍵環節所需機具,選擇重點薄弱環節機具實行敞開補貼,補貼機具資質與支援推廣目錄脫鉤,推行“先購機後申請補貼”和“一站式”辦理服務,加大對違法違規企業的懲處力度。通過政策創新和簡政放權,進一步調動了農民購機積極性、激發了農機市場活力。

  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全面啟動。農業部部署開展了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聚焦主要作物、主要生産區域、主要生産環節機械化,以連片示範、提升水準為目標,加快普及應用成熟的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産技術;以突破瓶頸、模式探索為目標,示範推廣棉油糖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産技術。已在全國建設84個主要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縣,進行品種、栽培、機具和加工等技術整合探索、試驗示範。推進農機合作社創建形式多元化、服務方式市場化、扶持政策系列化、運作管理規範化,全國農機合作社超過5萬個,日益成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

  深松整地等增産增效型農機化技術應用範圍顯著擴大。制定發佈了2015年12項農機化主推技術,實施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培訓各類農機化實用人才約400萬人次。加強重要農時農機作業組織調度和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廣泛推行“一條龍”複式作業方式,作業效率和作業品質明顯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率超過40%,“三夏”小麥機收率超過92%,“三秋”玉米機收率達到63%,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農機深松整地目標,積極爭取財政支援,統籌使用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擴大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區域,適宜地區將深松機列為敞開補貼機型。

  “十三五”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推動農機裝備和服務組織由數量增長向品質、效益並重轉型升級。力爭2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8%,其中糧食作物超過80%,在全國建成500個以上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的示範縣,有條件的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