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新一輪農村改革首推集體産權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1-09 06:35:4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上月末頒布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再次把相關農村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推到改革發展的前臺。近年來,農業部、國土部等部門陸續推出了相關農地流轉、集體資産股份改革和集體土地入市等一系列農村改革,上述《方案》實際上是對這些農村改革起綜合性的指導、指引作用,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的話來説,“主要是明確農村改革的大的原則、基本方向,劃清底線以及要解決好農村各個方面各項改革之間的協調”。首推集體産權改革

  上述《方案》明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農村改革主要是聚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農村社會治理制度等5大領域。

  據接近國土部的專家所説,耕地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農民承包地的“三權分置”存在較大爭議。所謂“三權”,是指農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這個提法出現在去年11月20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下稱《意見》)中。

  但在“三權分置”政策出臺之前,中國農民承包地實施的是“兩權分置”,即土地集體所有權與農戶承包經營權的“分置”政策。從農民承包地的“兩權分置”過渡到“三權分置”,上述《意見》稱,是為了農民承包地的確權登記、有序流轉,最終實現農業生産的適度規模經營,培養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即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農地入市緩行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分經營性、非經營性兩大塊。農戶宅基地是屬於非經營性的集體建設用地,鄉鎮企業用地是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目前國土部等方面掌握的數據是,全國農戶宅基地總面積大約為1.7億畝,全國鄉鎮企業佔地約為4000多萬畝。今年開始的33個縣級單位土地試點改革,主要是針對全國鄉鎮企業佔地,只允許這部分農地進入拍賣市場,而且還設置了一個前提

  ——必須符合國土部的土地規劃和用途管制。

  原國家土地管理局規劃司副司長鄭振源表示,從目前33個土改試點的進展來看,改革的步伐都走得不快,取得的成果和經驗也極為有限。這次《方案》中相關土改政策做了“省略”,也未提及33個土改試點進展情況,基本上也可以看出,中農辦、國土部等方面對集體土地入市還是處於嚴控風險、封閉管理的狀態。

  在對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集體資産的股份制改革中,都會涉及到如何處置小産權房的問題,因此,有關方面對農村集體資産産權股改也是採取試點先行、嚴控風險的策略,早在今年5月,農業部等方面就將相關股改方案下發至29個市(縣、區),但時至今日,也未對外公開該方案和試點市(縣、區)的名單。

  前述接近國土部的專家補充表示,相關農村集體土地入市試點、宅基地改革試點和農村集體資産産權試點股改的截止時間,都是到2017年底,這意味著,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也會延推至兩三年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