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專家: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面臨多重困難

  • 發佈時間:2015-02-05 08:0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郝帥  責任編輯:朱苑楨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標誌著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將進入試點階段。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提到,這次改革主要任務包括完善土地徵收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等。

  國務院發佈的《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也將農村土地列入到登記範圍之中,包括集體土地所有權,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

  作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是各項改革能否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之一。

  但問題接踵而至,要完成土地確權登記的前提是對農民土地進行精準的實測,目前來看,“農村的土地還存在面積不準、數據不清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農村調研時發現。

  儘管在二輪承包時,全部發了證,但1998年時頒發的證,算出的土地面積並不精準。李國祥説,1979年安徽小崗村開始施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到1983年全國全部推開,是第一輪土地承包,把集體的地分到每家每戶,第一輪承包是15年。所以到了1998年,叫二輪承包,二輪承包是30年。

  然而,在當時一輪承包、二輪承包時,並沒有現在的測量儀器。“大家拿個繩估測一下,算出的面積很多是不準確的。”李國祥認為,農村絕大多數的承包地確權登記難度很大,因為需要實測經費很大,這個經費誰來出,也存在“扯皮”,中央文件説列入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地方政府沒那麼多資金,所以積極性並不高。

  還有分析指出,確權進展快慢與地方政府意願也掛鉤。因為確權會對一些地方政府未來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尤其是在徵地方面的難度將大幅增加。過去的一些徵地工作,把農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外,農民不能決定土地的買賣,也不能與買方平等談判價格。確權以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此前的亂徵地等侵權行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農民利益的作用。但很多地方政府難以適應這種變化,因此開展確權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按計劃,今年我國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將在去年三個省全面推進的基礎上,再選擇8到10個省份,登記面積達到5億畝左右,基本會覆蓋全國四分之一的農地。而中央給出的時間表是5年內結束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李國祥表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測工作能否如期完成,完成後又能否納入不動産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與國家、省、市、縣進行登記資訊實時共用都還需要時間。

  “但現在能夠肯定,統一登記發證的現實影響是,農民將得到更好的産權保障。長遠來看將是為宅基地和農房的抵押轉讓和市場化做準備。但土地實測過程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甚至花時間處理農戶間的糾紛,5年時間顯然很緊張。”李國祥擔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