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攜高管聲討許家印:我們太天真
懸崖邊上的FF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美國時間11月12日上午,FF美國舉行了一次全員會議,賈躍亭出面回應了近期的質疑,其中就包括與恒大決裂前後的細節。
第四次隔空喊話
FF與投資方恒大健康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從攜手造車,到突然交惡,堪稱“羅生門”。雙方的突然決裂,也讓FF再次陷入困境。
在這次的回應中,賈躍亭首次透露了FF與恒大的融資細節。這也是在合作破裂後的一個月內,賈躍亭再次出面與恒大之間隔空喊話。
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繼“白衣騎士”孫宏斌之後,許家印突然宣佈與賈躍亭聯手造車。今年6月25日,恒大健康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了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FF第一大股東。
而SmartKing是去年11月,時穎與賈躍亭為代表的FF原股東以合資模式成立的新公司。

按照賈躍亭此次的説法,在去年11月簽訂融資協議後,基於對恒大的誠意和信任,他們提前把45%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恒大。
而當時FF只獲得了8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20億美元的交易對價,恒大還應該向FF支付剩餘的12億美元投資款。
補充協議改變了事情的發展,也由此引出了對於FF控制權的爭議。賈躍亭自稱,應恒大的主動要求雙方在今年7月份簽署補充協議,改變了原協議中投資方不參與FF全球及中國任何經營管理的約定,並由恒大獲得了FF中國法人和董事長席位,以及委派高管、參與FF中國經營管理的權利。
作為交換條件,恒大健康須在2018年7月31日支付3億美金,10月31日支付2億美金以滿足實現FF 91量産交付的剩餘資金需求。
賈躍亭認為事情的變動在於,FF如期完成了全部支付條件,但恒大卻在獲得協議約定全部權益的情況下,包括任命恒大高管彭建軍為FF中國董事長及法人代表並接手FF中國全部經營管理之後,單方面拒絕給FF付款。
這在交戰之初就遭到了恒大的否認。
恒大方面認為,賈躍亭利用其在合資公司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力操控合資公司,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恒大付款,並以此為藉口于2018年10月3日在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恒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
但此次賈躍亭透露細節,“在經過多次與投資方的嚴正交涉和敦促之後,恒大不僅一再拒絕履約和承擔付款責任,反而多次以不同手段阻止公司對外融資,同時在9月份進一步要求FF簽訂多達9份的霸王協議,長達一百多頁。
其中包括隨時可以觸發向恒大健康廉價轉讓FF中國全部資産及全球高價值IP等無法接受的不平等條款。我們不得不採取法律手段終止投資協議。”
FF高管稱,在危機發生後,FF原本可以通過資産抵押貸款,短期借款等方式來保證FF正常運營及核心項目的推進。
但是恒大卻突然發難,利用大股東的特殊許可權,在對FF部分資産進行保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對FF全部資産進行保全,直接打亂了FF的規劃。根據合同約定,只要FF找到了融資機構,恒大必須無條件解除資産保全,但恒大卻再一次拒絕了FF解除資産保全的請求。
根據此前報道,目前恒大已經將FF旗下包括智慧財産權、設備、辦公區等資産全部進行資産保全。這也意味著,FF若想從外部尋求資金支援,仍需要得到恒大的同意。
昨日晚間,恒大健康發公告稱,2018年11月12日,合資公司再次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緊急申請,要求剝奪時穎的資産抵押權。此前,緊急仲裁員已駁回合資公司提出的剝奪時穎資産抵押權的申請。
融資與量産
賈躍亭透露,陷入與恒大糾紛的FF並非走上無人再投的絕境。他表示,近期幾乎每週都有潛在投資人到訪和進行盡職調查,並在上周簽約的美國投資銀行Stifel的協助下,共同推進融資事宜。
自救的同時,FF也拿出了一套全新的融資計劃。在2019年一季度前完成第一階段5億美元左右的A+輪融資,用於完成FF91的量産交付與支撐FF 81的研發;
2019年年底前完成7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用於完成FF81的量産交付及後續車型、市場佈局,初步計劃在2020年正式在美國獨立IPO。
同時,賈躍亭宣佈推行全球合夥人計劃以及優秀人才特殊股權激勵計劃。除了此前40%的個人股權,他表示再拿出40%股權轉為期權與合夥人分享。
一週前,失去資金支援的FF通過各種方式節流,從降薪、裁員到大部分員工停薪留職,隨之而來的是聯合創始人和多位高管的相繼出走。
當時FF三位創始人之一的尼克·桑普森(NickSampson)解釋自己離開的原因,“FF在財務和人力資源上實際上都已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在可預期的未來,它幾乎是無法解決的。”
賈躍亭回應離職高管所説的“資不抵債”的説法,他認為根本是“無稽之談”,並表示FF僅僅是資金流動性出現暫時困難。
他舉出一系列數字,“FF迄今已累計投入近20億美金,凈資産超過6億美金,供應商欠款僅為8000多萬美金,再加上無形資産的整體公司估值遠遠超過恒大去年底投資時的45億美元左右的水準。”
此外,根據賈躍亭透露的資訊,多位高管的離職只是組織的調整和進化。
通過提拔了幾位中層到VP級崗位,公司的核心領導崗位已經得到了有效的補充,而近期有兩位分別來自通用汽車的Waqar Hashim和蘋果公司的Michael Nikkhoo加盟FF。
在雙方的對賭協議中,核心的一點是FF的量産時間,這也被視為賈躍亭能否翻身的關鍵。雖然FF當前面臨著缺少資金的窘境,但是根據賈躍亭透露的資訊,FF91的量産計劃仍在進行中。
他表示,FF 91的第二台預量産車將在下周下線,並適時調整公司的中短期戰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FF91的生産投入,將部分資源分配給FF 81項目。
“關於FF 81,我們已經決定在美國率先生産,目標是2020年底量産,之後再視情況適時引入中國。”
投資人與創業者的失和
FF和恒大之間的交戰始於10月初,像這樣雙方的各執一詞也不是第一次。但在賈躍亭和FF的一波三折的經歷中,人們好奇“為夢想窒息”的他,為何總能吸引大佬為他的造車夢買單,也感慨每次短暫交好過後,卻都和投資方不歡而散。
在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看來,投資人和創業者和開撕,在創投圈並不少見,只是烈度比不上地産圈和家電圈。“格力投資銀隆,今天到了原創始團隊出局並被舉報公安的地步;
恒大投資FF,今天到了香港仲裁並互噴的地步。這兩起投資殘局還在演變中,最後還不知會惡化到哪一步。”
在牛文文看來,即便是殘局,創投圈也會相對“優雅”的原因在於,創業者投資人一直按美式商業倫理甚至法理來合作,投資爭議乃至項目失敗後的殘局處理,基本是在一個情理法都自恰的軌道上進行,所以很少發生司法訴訟甚至公安抓人的惡性事件。

牛文文認為,對於風險投資這樣本身靠眼力拿錢博概率的生意,先天就能接受項目的失敗,失敗了不會把失敗的創業者當做騙子、仇人往死裏整,而且,投資人一般也不具備地産商或大企業家那些可怕的政府資源。
“今天的創業者從一開始就接受和習慣了與投資人共舞的遊戲規則,失敗了可以再開始,但道德上故意欺騙投資人就可能失去東山再起再融資的可能,因為創投圈總體還是個比較小而緊密的圈子。”
對於極度燒錢的造車行業,FF長期缺少資金,而選擇與它聯手的投資方恒大,缺乏技術卻資金充裕,一直在積極探索高科技産業。它們期望的是在電動車産業變革之時,能夠順利從地産轉型,在這個千億美金的賽道裏分得一杯羹。
牛文文認為,隨著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的加快融合,原來在創投圈之外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傳統産業巨頭,都開始涉足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但創投圈的那一套“文明”遊戲規則還沒有被廣泛接受,反之傳統産業裏那一套官商勾結動輒動用警力跨省的土辦法卻有可能被延伸過來。
“這對創新創業、對産業升級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現在是到了把行之有效的網際網路創投規則,逐步推廣到傳統産業及投資並購領域的時候了。”牛文文稱。
以下為賈躍亭及部分高管的講話內容節選,相關言論不代表創業家&i黑馬立場。
大家早上好!
過去幾個月以來,公司遇到了極大的資金流動性困難,讓我們在FF 91量産“臨門一腳”的情況下不得不臨時放緩腳步,也被迫採取了一些裁員、減薪、無薪休假等一系列措施渡過難關。
首先我還是要對受到這些臨時措施影響的Futurists和家庭表示抱歉,同時也要對無論是留下來堅守的還是過去幾年來對FF做出過貢獻的所有Futurists表示感謝。
自從危機發生之後,我個人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評論過這件事情,原因是我內心一直非常感謝恒大和許主席去年幫助過FF。
我們基於信任和真誠一直希望事情可以得到解決,可惜的是我們的真誠並沒有換回相應的尊重,反而他們逼迫FF一步步走向更加困難的境地,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我只能把真相告訴合夥人和未來的準合夥人,到底這次危機背後發生了什麼?
包括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目前的現金流危機?目前的真實現狀是什麼?以及下一步的解決方案和未來的工作規劃。剛才財務、供應鏈、HR、研發和交付部門的幾位同事已經做了一些分享,下面我想就這幾點進一步補充一下。
原因
相信大家都想得到幾個核心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現金流危機?其實關於危機産生的原因,我此前跟高管團隊和在Excom上已經多次坦誠透明的溝通過。
首要原因顯然就是恒大的違約。記得去年10月的一個週末,我正在跟團隊開會討論融資策略,突然接到一個來自香港的緊急電話,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恒大對於投資FF表示了強烈的興趣,同時對LeEco模式非常認可,希望我當晚就到香港進行融資談判。
我當時我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絕不能出讓公司控制權,其他的股權和經濟利益我都可以做出讓步,這是FF的生命線,京東或者阿里巴巴的創始人超級投票權也就是AB股的模式成為我們談判的基礎,這是真正讓FF達成産業變革的前提,也會保證FF的願景和夢想不會扭曲,FF的變革情懷也得以堅持。
恒大一口答應我的條件,並且很快就達成了融資協議,雖然我們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和妥協,估值也給出了極大的優惠,但我還是要非常感謝恒大在FF最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
因此在去年11月簽訂融資協議後,基於對恒大的誠意和信任,我們提前把45%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恒大,而FF只獲得了8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20億美元的交易對價,恒大還應該向FF支付剩餘的12億美元投資款。
17年底做的FF 91量産的 預算大概10億美元,並得到了恒大的認可,這裡還不包括FF 81及南沙工廠預算。
而實際上這8億美元的去向,其中只有4億多美元用於FF 91的量産交付和下一代産品研發,約1億多美元用於支付供應商前期費用,2億多美元應恒大要求用於FF中國業務及南沙的土地開發項目與建設。而且他們多次承諾歸還這兩億美元用於FF 91的量産。
根據去年的投資協議,恒大不得參與FF全球任何經營管理。此後,在恒大主動提出簽署原投資協議的補充修訂協議的要求下,FF、恒大和我本人在7月份簽署補充協議,改變了恒大不能參與任何經營管理的約定,並要求獲得FF中國法人和董事長席位,同時有權從恒大委派高管,參與FF中國的經營管理工作。
此外還包括我辭去FF全球董事,作為交換條件,恒大健康須在2018年7月31日支付3億美金,10月31日支付2億美金以滿足實現FF 91量産交付的剩餘資金需求。
今年9月以後,我們才幡然醒悟,恒大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FF的全球控制權,這完全違背了當初簽訂融資協議時的約定。
當我們已經如期完成了該三方協議要求的全部支付條件,同時恒大在獲得協議約定全部權益的情況下,包括任命恒大高管彭建軍為FF中國董事長及法人代表並違約接手FF中國全部經營管理,之後卻連續兩次單方面違約,拒絕給FF付款,嚴重影響了FF原計劃在明年一季度完成FF 91的量産交付目標。
作為單一最大股東和補充協議的最大受益者,恒大健康依然不惜傷害FF全球員工,供應商與合作夥伴以及預訂用戶的利益,悍然違約。
在經過多次與投資方的嚴正交涉和敦促之後,恒大不僅一再拒絕履約和承擔付款責任,反而多次以不同手段阻止公司對外融資,同時在9月份進一步要求FF簽訂多達9份的霸王協議,長達一百多頁。
其中包括隨時可以觸發向恒大健康廉價轉讓FF中國全部資産及全球高價值IP等無法接受的不平等條款。我們不得不採取法律手段終止投資協議。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從內部進行反思,公司的相關部門包括我在內,誤讀了恒大投資FF的真實目的,給了恒大最大限度的信任,以為通過我們的誠意就會換來他們的善意的回饋,可是事實狠狠地打擊了我們。
其實在危機發生後,我們做了詳盡的短期和中長期資金規劃,原本可以通過資産抵押貸款,短期借款等各種方式來保證公司正常運營以及FF 91量産相關核心項目的推進。
但是投資人突然發難,利用大股東的特殊許可權,在對FF部分資産進行保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對FF全部資産進行保全,讓我們短期內無法實現資産抵押貸款獲得融資的目標,直接打亂了我們全部的資金規劃。
更過分的是,根據此前合同約定,只要我們找到了融資機構,恒大就有義務無條件解除大部分資産保全,而他們不顧這麼多員工和家庭的利益,再一次違約,拒絕解除資産保全。
而我們對這些潛在的風險並沒有進行有效地識別,以致于在危機發生時被投資人掐住了資金的“脖子”,一步步把FF推向更加危險的境地,導致我們不得不採取裁員、減薪、以及停薪留職等臨時措施自救。
此前我們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交的關於開放5億美金融資的緊急救濟仲裁獲得了全面勝利,目前資本團隊正在積極尋求外部融資。我們又採取了法律行動,保護我們的利益。
FF新任研發總負責人MatthiasAdyt:7月份的時候,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先生信誓旦旦地承諾絕不干涉FF的業務和運營,充分相信YT和管理團隊,讓大家不用擔心錢。甚至讓我們做500萬産能和中國五大生産基地的規劃。
記得他當時説恒大有的是資金,銀行都排著隊給恒大貸款。但事實上是恒大拒絕按照協議給FF付款。
事實證明我們太天真了,他們的最高領導都言而無信,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我相信即便我們簽了那9份霸王協議,他們依然可以不付款。
大家可能也從媒體上讀到了關於恒大派駐高管是如何管理FF中國的,不僅隨意拖欠員工工資,強制員工更換工作城市,還強迫員工簽訂新合同,固定薪水減半而另外一半則是取決於月度績效考核。
恒大正在用傳統地産企業的一套不尊重人性,扼殺創造力的管理制度套用在FF中國公司,完全不懂如何運營一家網際網路背景的高科技車企,他們的月度考核、攝像頭監控等措施把研發技術人員當做房地産銷售來考核;
這會嚴重扼殺高科技公司的創造力,可以想像,如果恒大全面接手FF,按照他們的説法,他們會把FF變成一個只生産低端産品的公司,只會一步步把公司帶向深淵。
現狀
除了現金流危機發生的原因,我想大家更關心的還是公司的現狀。包括我們採取哪些行動解決資金問題?FF的核心價值是什麼?FF對新投資人的有吸引力是什麼等等?
雖然出現現金流危機,我們的核心能力和核心價值沒有任何變化。我想從組織、資本、産品技術三個角度來自我評估和總結FF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説我們的團隊,人才永遠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臨時調整之後,公司依然保留了生産、研發、供應鏈等核心部門的團隊,我們依然擁有繼續推進FF 91量産項目的核心能力。
再説資金狀態,儘管現金流動性確實非常困難,但正在逐步解決中,公司首先會保證大家的薪水和核心項目的推進。
我們前些天與美國投資銀行Stifel正式簽約,作為一家經驗豐富的頂級投行,他們在對FF進行詳細盡職調查之後,也對FF重新獲得融資表達了非常樂觀的態度,並且和我們的供應商進行書面溝通表達了對FF的信心。
所以個別離職高管所説的FF已經資不抵債和無力償債,更是無稽之談。恰恰相反,FF累計投入近20億美元,凈資産近5億美元,供應商欠款僅為8000多萬美元,再加上無形資産的整體公司估值遠遠超過恒大去年底投資時的45億美元左右的水準。目前僅僅是資金流動性出現暫時困難而已。
目前Stifel和我們所有供應商保持密切的溝通,供應商也已經知道短期的資金危機是恒大惡意違約造成的,他們表示理解並希望FF成功,非常衷心地感謝供應鏈團隊和供應商的支援。
在融資成功前,我願意拿出我個人的股權給所有的供應商進行質押保證,不會讓他們有任何風險。融資成功後儘快解決欠款。
應對
講完了現狀,相信大家一定會關心目前的解決方案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是什麼?我想從融資規劃、中短期的戰略調整、組織進化、全球合夥人計劃及優秀人才特殊股權激勵計劃、破除恒大制約獨立IPO等五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融資規劃。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關心融資的進展。
剛才提到我們此前在香港申請的緊急救濟仲裁已經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正式獲得了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的許可權,這對我們完成FF 91的生産交付至關重要,目前資本部及相關團隊正在全力與潛在投資人溝通以實現融資目標。
近期幾乎每週都有潛在投資人到訪和進行盡職調查,一些投資人對FF的價值高度肯定並表示了濃厚的興趣來投資FF。相信在Stifel的協助下,我們也會很快實現5億美元的融資目標。
危機的另一面是轉機和機遇。FF去年因時間緊急被迫接受了恒大的低價融資,對比業界其他電動車公司的估值以及FF作為産品技術行業最領先、最具創造力的公司等各方面的評估,FF在2017年A輪融資的價值被低估了至少一半。
同時,由於A輪與恒大協議的限制,FF任何的獨立上市都要恒大的審批,對方多次提出要求希望裝入恒大健康而並非FF獨立上市,我們都拒絕了。
大家知道,任何一個偉大的公司都不會是在另外一個傳統企業傳統業務板塊下面的“孫公司”,這樣的資本架構會極大程度制約FF未來的發展和價值的釋放,並且在收購過程中團隊的股權會被極大的稀釋、從而帶來極大的價值降低,這不是任何一位Futurist想看到的。
2018年比2017年增加了8億美元資本金的投入,FF91的量産進度全速推進,第一台預量産車提前下線,距離FF 91正式量産只有一步之遙,南沙工廠動工,加州漢福德工廠幾近完工……
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FF公司的價值對比去年恒大投資的時候已經大幅提升,2018年的底的第三方的估值報告也驗證了這一點。
第二,戰略層面,我們同樣做出了重大調整。
上周的Standing Committee上,我們在保持長期戰略不變的基礎上,對公司的中短期戰略進行了調整,尤其是對於我們一旦實現5億美元融資目標後如何實現FF 91的量産,FF 81的研發及量産,甚至有可能幫助我們更加接近IPO階段。
首先我們決定根據實際情況,在FF 91積累了足夠的産品技術勢能、品牌勢能和變革勢能之後,部分資源分配給FF 81項目,同時在降低FF 91的生産投入的情況下,保證産品品質。
關於FF 81,我們已經決定回歸美國率先生産,目標是FF 91量産後的一年多時間量産,之後再視情況適時引入中國,回歸到我們原本的戰略規劃,真正實現中美雙主場戰略。
同時,公司全力聚焦産品交付,暫時延緩其他非短期核心業務投入 ,有效利用産品開發和生産製造資源,提升總體效率。
FF91,FF 81在漢福德工廠混線生産,提高最大産能;FF 81和FF 91共用零部件,實現供應鏈一體化; 要把FFPar的共用理念引入到供應鏈和生産環節,降低固定資産投入。
第三,組織調整和進化。剛才HR部門也提到,公司的核心領導崗位已經得到了有效的補充,我們提拔了幾位年富力強的中層到VP級崗位。
而我們今天也要正式歡迎來自通用汽車的Waqar和來自蘋果公司的Michael加盟,感謝他們在公司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依然選擇與我們共同戰鬥,他們將會對FF91的交付項目作出重要的貢獻。
第四,我們正式決定推行全球合夥人計劃及優秀人才特殊股權激勵計劃。
除了此前拿出的40%個人股權,我會在此基礎上再拿出40%股權轉為期權與我們的合夥人分享,除了會留下一部分經過評估後足夠償還他個人和LeEco的債務以及家庭必要的開支,我都願意與大家分享。
相對於把股權轉讓給恒大,去躺著賺錢,我更願意跟大家共用公司的價值。
第五,我們正式提速獨立IPO計劃。由於恒大健康單方面嚴重違約,我們已經終止了與恒大健康任何的協議,這同時意味著FF真正可以脫開束縛、獨立發展,獲得根據公司的發展階段需求、自主決定融資及IPO的權利。
為了更多的讓利給未來的投資人,公司管理團隊正式決定,以恒大健康去年融資的價格作為次輪公司融資的價格,同時宣佈調整提速公司IPO計劃,從之前FF 71量産年作為IPO年調整成FF 81的量産年作為公司的IPO年。
今天,我代表管理團隊也向大家公佈我們的融資計劃,2019年一季度前完成第一階段5億美元左右的A+輪融資,用於完成FF91的量産交付與支撐FF 81的研發;
2019年年底前完成7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用於完成FF81的量産交付及後續車型、市場佈局,初步計劃在2020年正式在美國獨立IPO,完成FF第一階段的佈局。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