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康師傅危機公關不被信服 疾言厲色難證無辜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08: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時隔一年後,康師傅又因油脂事件陷於輿論漩渦。此前的2014年10月8日,台灣曾爆發“餿水油事件”,台灣各界掀起了“滅頂運動”,頂新(即康師傅)集團及關聯企業多名高層陸續被判刑。

  2015年8月2日,一則“台灣良心導遊向內地遊客揭露康師傅驚天內幕”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中熱傳。視頻中一台灣導遊在接待內地遊客時細數“康師傅”在內地使用餿水油的斑斑劣跡,表示在台灣基本上找不到康師傅的任何産品,是因為台灣民眾在實行一項“滅頂運動”,並奉勸內地遊客抵制該品牌。一時間話題重新熱議,康師傅又被推上了食品安全的風口浪尖。

  輿論關注度走勢

  8月2日下午,一段2分41秒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傳開,“台灣導遊向內地遊客宣傳:台灣全民抵制康師傅,內地人民要為自己的食品安全提個醒”,直指康師傅餿水油問題。視頻中,一位講著臺式普通話並自稱為導遊的女子,向車上的內地遊客説道:“康師傅在內地使用的餿水油數量是台灣的56倍。”

  通過檢索發現,該視頻較早于8月2日12點14分由微網志認證為上海歐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運營總監@柯笑陽發出。網友紛紛在微網志朋友圈轉机發該視頻,一時間“康師傅”一詞登頂微網志熱搜榜。這段只有短短2分41秒的視頻,儘管所披露的數據未經證實,但是引發了眾多行銷賬號的轉發和譴責,@崔永元@黃安等諸多微網志名人也轉發了視頻。輿論在當天開始持續發酵。

  8月3日上午,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及官方微網志發表聲明《康師傅強烈呼籲社交媒體勿淪為謠言的溫床!》,並稱康師傅在中國內地生産與銷售的産品從未涉及台灣近年來的油品事件,內地生産所使用的油品安全無虞,對於視頻中的“惡意中傷行為”及“個別自媒體社交賬號持續煽動及散播謠言”的行為,康師傅要追求其法律責任。並於第一時間向相關媒體平臺進行舉報,並提請司法介入調查。其官方微網志還貼出了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臺辦分別於2014年10月22日和2014年10月29日發佈的兩則消息,證實康師傅在內地生産所使用的油品安全無虞。該事件在當天達到了輿論高潮。

  從8月3日起,大量的網路新聞媒體和傳統媒體紛紛對此進行報道。人民網、光明網、觀察者網以及搜狐、網易、新浪等各大門戶網站,還有如《南方週末》等多家傳統媒體均發表了關於康師傅回應內容的報道,使康師傅的回應及舉措在更大範圍內得以傳播。

  與此同時,在8月3日起的短短兩天內,康師傅股價迅速下跌,市值損失超過30億港元。

  8月7日下午,康師傅對外公開了《2013年—2015年康師傅油脂使用狀況報告》,強調從來沒有進口過動物油脂,力證清白。康師傅新聞發言人李宜淋通過新華網表示,康師傅所有工廠都是開放透明工廠,歡迎消費者、媒體參觀監督,並且邀請視頻中的台灣女導遊:請您來實地參觀考察。至此,康師傅“餿水油”事件告一段落。

  網友觀點傾向性分析

  在隨機選取300名網友進行的分析中,認為堅決抵制“康師傅”産品的佔38%。@諸葛文君:“我對於如此惡劣的事件,國內食品安全質檢部門應該早有所聞,為什麼不調查真相?內地媒體為什麼裝聾作啞?抵制無良企業!大家轉起!”@小帥哥本宮賞你一丈紅:“在台灣用地溝油,內地就不會用,誰會信!堅決抵制康師傅。”

  認為聲明和證據無法證實康師傅清白的佔22%。@遠志喬:“康師傅搬出了各種報告力證清白,卻不知道百姓最不相信的就是政府出的報告。不如放放前段時間各級官員排隊吃康師傅的事實管用!”

  @Mona唐:“康師傅難道不是應該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嗎,報個案能堵住悠悠眾口?”

  認為真相到底是什麼的佔15%。@Meor兒:“此時此刻,第一個應該站出來的是食品質檢部門,到底事件真偽如何,食品安全如何,只有這些事實擺清了,輿論和官司才有意義!”

  @國安小號帝:“康師傅應該做的是把台灣拒絕康師傅的事情客觀地展現給國人,我們想知道的是真相。”

  認為應追究監管部門責任的佔9%。@月光無限2012:“自説自話不能政明你的清白,應由監管的第三方來公佈監管結果。通過康師傅這件事説明中國內地食品安全監管失控,監管部門不作為,對百姓和企業都是不負責,應追究監管部門責任。”

  認為該事件背後有黑手推動的佔8%。@天涼好個秋:“雖然我一直不吃康師傅,但這麼明顯的網路煽動,還是在台灣法院審理過程中出現對頂新集團明顯有利的證據後,沒有幕後黑手我真的不信。”

  其他佔8%。

  疾言厲色證明不了其無辜

  《中國青年報》報道,身陷輿論漩渦中心,“康師傅”此時所做的表態,當然是為了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證明自身産品的安全可靠。然而,這種飽含火藥味的聲明,不僅不能為挽回“康師傅”的品牌聲譽起到多少作用,更是對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監督的冒犯,於人于己,都無益處——“康師傅”官方微網志之下的一片罵聲,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企業要在這種情景下自證清白,只能通過過硬的産品品質和可靠的檢測結果,而不是對批評者疾言厲色。

  消費者的行動比企業自律更重要。《中國食品科技網》發文稱,企業存在的目的在於盈利,而消費者是企業能否盈利的源頭,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消費者應該佔領主導地位,用“零容忍”的行動倒逼食品生産者重視食品安全,而不是被企業牽著鼻子走。

  食品安全問題一再觸碰消費者敏感的神經,食品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受到懲罰後不了了之,也許並未作出深刻反省,導致問題愈演愈烈。消費者才是真正的風向標,如果消費者不買賬,哪個商家還敢黑心?

  《大眾網》報道稱,如果“康師傅”此次“脫險”,而正像其聲明所言,“油品安全無虞”。對於近年來在台灣屢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康師傅”及其母公司而言,無疑則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其品牌影響力必再次放大。但若如視頻所言,那麼等待“康師傅”的必然也是法律的懲戒和民眾的唾棄。

  無論是此次事件真相的定論,還是對於民眾的科普,監管部門都亟須及時介入,早日澄明真相,還原事實,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輿情點評

  康師傅對此事的反應可謂夠快,第一時間便出來發聲。要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並接連發出火藥味十足的聲明,力證清白。每一條回應看起來都很有氣勢,但輿論仍是罵聲一片,儼然形成了與社交媒體的對立之勢,導致了局面的失控。康師傅自己也覺得委屈,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康師傅公關團隊的公關失效呢?

  從大的社會環境來看,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可謂草木皆兵。從蘇丹紅到地溝油再到三聚氰胺,所以一旦觸及到消費者這根敏感的神經,公眾寧可選擇相信。再者,康師傅速食麵也不是最近才陷入食品安全爭議的,公眾本身對於康師傅企業就沒有信任這一根基支撐,企業在自身的公信力方面是一直積弱的。公眾的潛意識中會認為,連台灣的康師傅都有問題,那在內地銷售的食品,有問題是肯定的。

  從技術層面來看,康師傅出具了三年來的油脂使用報告,表示自己從未進口過油脂。但有網友稱,“沒進口過不代表你沒用地溝油啊!”康師傅在聲明中還提到了國家質檢總局和國臺辦,但質檢部門的表態只是説內地從未從越南進口過餿水油,讓消費者不用擔心進口油的安全問題而已,似乎跟康師傅沒有太大聯繫。也就是説,康師傅出具的證據都沒有戳到厲害點上,不被信服也應在意料之中。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來看,康師傅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沒有公開透明自己的産品資訊,而是要對造謠者進行追責,要提請司法介入,要拿出國家質檢總局和國臺辦的文件為自己正名。將矛頭完全指向了公眾。速度夠快,言辭激烈。整個過程中,康師傅在態度上十分強硬,毫無謙卑之態。而面對已經抵制情緒高漲的輿論,無疑會火上澆油,激起民眾的逆反心理。此種態度只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企業形象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