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政策市場 > 正文

字號:  

中國著手掃除跨境網購"灰色地帶"激發進口新熱度

  • 發佈時間:2014-09-24 16:3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攀  責任編輯:時習

  廣州海關24日宣佈正式啟用全新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模式。這一模式有望幫助中國消費者以更透明的方式完成跨國網上購物流程。這不僅標誌著外貿大省廣東的跨境電商業務試點進入新階段,也凸顯當前中國相關監管部門著力掃除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灰色地帶”的決心。

  當天,一批由知名跨境網購站點唯品會申報的時尚手錶在廣州白雲機場順利通關後,直接由物流企業遞送給了中國各地的消費者。

  唯品會全球特賣業務負責人羅爽説,傳統跨境網購往往給消費者帶來反覆跟單、自行繳稅等額外困擾,新模式下企業的採購和物流將在海關監管下進行,將有望對中國跨境電商特別是面向全球市場的進口需求帶來新契機。

  據海關介紹,“直購進口”模式是指符合條件的電子商務平臺與海關聯網,境內消費者跨境網購後形成的電子訂單、支付憑證、電子運單等,由企業實時傳輸給海關,商品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專門監管場所入境後按照個人郵遞物品徵稅,再由企業發送至消費者手中。

  和此前實施的“網購保稅進口”需要企業先將貨物進口到保稅區再行網路銷售相比,“直購進口”意味著企業和消費者可選購的商品更加多樣,企業也擺脫了囤貨壓力,並享受更多通關便利。

  “這一轉變表明中國海關已經把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作為推動中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手段。這也是支援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在低迷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贏得商機的重要舉措。”廣州海關副關長賴樹佳説。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特別是被冠以“海淘”之名的跨境電子商務産業發展迅猛。然而,跨境電商業務背後的隱藏風險也逐漸引起市場人士的關注與警惕。

  由於法制尚不健全、監管理念尚未達成共識,一些跨境電子商務往往在採購和通關、物流、結匯等環節存在“灰色地帶”。這使得很多中國消費者面臨售後服務得不到保證、送貨週期漫長、跨境支付陷阱重重等弊端。

  正是在這一大環境下,通過創新機制和完善監管政策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成為中國政府今年重要的外貿政策內容之一。

  在中國國務院今年5月印發的《關於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出臺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便利化措施”、“鼓勵企業在海外設立批發展示中心、商品市場、專賣店、‘海外倉’等各類國際行銷網路”。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境內各類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通過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貿企業超過20萬家。

  “市場實踐表明,扶持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有利於中國外貿産業自身增長,也是對全球市場的積極刺激。”羅爽説。

  廣州中遠國際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志宏則認為,除了電子商務企業、電商平臺和廣大消費者,物流運輸行業也能從中國網購監管新模式改革中獲益。

  目前,中國多個地區都在積極開展各項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與探索。賴樹佳説,廣州海關已陸續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網購保稅進口以及直購進口等試點業務,截至9月21日,參加試點的電商、物流、支付企業近40家,進出口貨物值超過4.4億元人民幣,電子訂單超過730票,涉及美國、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商品覆蓋母嬰用品、保健品、小家電等多個生活消費品領域。

  “可以説,我們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通道,隨著試點業務繼續推進,相信會惠及更多電商企業、中國消費者和國際市場,成為廣東乃至全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他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