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波士頓龍蝦來了 跨境電商改變中國人生活方式

  • 發佈時間:2015-05-04 11: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光鬥  責任編輯:謝淩宇

  波士頓龍蝦來了,在淘寶上賣得正歡,團購一開單就達到2800隻。在上海市民“忘乎所以”地享受著這場波士頓龍蝦盛宴的同時,殊不知其背後隱藏的種種變革的信號。

  2005年,一個美國記者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了《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文章詳細敘述了Made In China如何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如果離開中國製造的産品,美國人的生活苦不堪言……文章發表後,在美國本土引起巨大反響,加深了美國人對美國製造的憂慮,以至於引發後來奧巴馬政府重振美國製造的計劃。

  如今十年過去了,中國經濟一日千里,花旗銀行一項研究表明,五年後中國新富階層總資産是美國的兩倍。但是中國新富階層在贏得巨大財富的同時,卻失去了對中國本土製造的信心。新富人群從奢侈品開始,如今已轉向到連日用消費品都要選用進口貨。如果説上一個十年阿里巴巴成功地把中國廉價商品賣到了全世界,如今海淘一族從嬰兒奶粉、牛奶、水果到洗髮水、面膜、服裝等吃喝拉撒睡的所有産品都將從國外進口,海淘正大規模的向普通大眾消費群體邁進。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奶粉,日本、南韓的兒童零食,德國的廚具等等,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國消費者。因此不難看出海淘正在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海淘與出境消費不同,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另一種購買海外商品的途徑,通過網際網路檢索海外商品資訊,隨時都能在境外購物網站上下單,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內,坐在家裏就能買到海外的産品。利用跨境電商,“海淘客”們一方面不想在國內專櫃購買價格昂貴的進口商品,另一方面又想擁有高品質的生活,更重要的一點是對國內商品品質的不信任,這促使人們紛紛轉向海淘。

  《2014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海淘”支出超過15億美元。受國內網路購物活動影響以及在某些西方國家節日時間進行打折促銷活動中,我國個人跨境網購支出在此期間表現尤為活躍,尤其在11月、12月海淘支出連續超過2億美元。隨著境外大型零售網站與我國支付機構的對接,2014年跨境網購支出金額逐月增長,海淘客不斷增多,坐在家裏就可以“拯救”全球消費市場。

  2015年馬雲去了紐西蘭過春節,雖説已不是第一次,但與上次相比,馬雲這次去紐西蘭遊山玩水的成分明顯減少。實馬雲實地考察了紐西蘭最有名的烏龍茶園,還有其他幾個大型牧場,這不由得引起了人們對馬雲進軍紐西蘭農牧業的種種猜想。紐西蘭自然環境卓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農牧業大國,牛羊肉、奶粉等高品質,高水準的農牧産品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最近幾年,來自中國的乳企也在紐西蘭買地建廠,顯然都是看好了紐西蘭農牧業的投資前景。早前就有傳言稱:馬雲旗下的基金參與了伊利股份的海外投資項目。

  海淘現象跟中國製造業出現的危機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些年因為中國遊客境外掃貨而導致物品脫銷、斷貨的聲音不絕於耳。日本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游客赴日總數超過了240萬人次,較上一年度增加了83%,增長了近百萬人,達到歷史新高,而且每人平均消費7000余元,比其他外國人高近3000元。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世界人民有目共睹,恰有一種把國外的水和空氣也搬到國內的架勢。

  據美國quartz新聞網站報道,2015年春節期間,許多中國遊客赴日瘋搶“智慧馬桶蓋”,拿回家後卻發現不少産品實為中國生産。這是中國製造的尷尬處境,即使是中國製造,中國遊客也多認為在國外買到的産品,品質更加讓人放心。

  一位杭州的王先生在網上發佈了一則微網志稱,其在旅遊時發現,日本大阪銷售的一款智慧馬桶蓋産地竟然是杭州下沙,不由得發表感慨“兜了一大圈,買到的居然是自家門前生産的東西,名副其實的當了一次人肉搬運工啊”。而事實上,中國人蜂擁日本購買的馬桶蓋一點也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比國內的高出一大截。在海外,因為購買力驚人,中國遊客成了“土豪”的象徵。

  如今,跨境電商的興起將對中國製造産生深遠影響。如果中國的中産階級連“吃喝拉撒睡”的各種生活用品都用海淘從海外購買,中國的製造業將進一步空心化,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將面臨一場改變。(文/中國品牌第一人李光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