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超六成成人手機閱讀微信 每人平均每天讀超40分鐘

  • 發佈時間:2015-04-21 07:52: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路艷霞  責任編輯:時習

  昨天,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佈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微信閱讀被首次納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手機閱讀群體的微信閱讀使用頻率為每天兩次,每人平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

  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從2014年9月至11月開展樣本城市抽樣工作,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入戶問卷調查執行工作,2015年2月和3月開展問卷復核、數據錄入和數據處理工作。調查覆蓋了我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本次調查的有效樣本量也比往年增加一倍,為49802個。

  超六成成人手機閱讀微信

  根據調查結果,有超過六成的成年通過手機,進行過微信閱讀。

  從微信閱讀時長來看,微信閱讀接觸群體每人平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40.98分鐘。此外,微信閱讀城鄉差別不大,男女差別也很接近。

  該調查還顯示,聊天、查看朋友圈中的朋友狀態是微信閱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選擇比例高達80%。而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也是很多微信閱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看新聞、閱讀朋友圈中分享文章、閱讀公眾訂閱號發佈文章的選擇比例分別為72.9%、67.1%和20.9%。

  此外,微信的一些實用功能,同樣獲得了部分微信閱讀接觸者的青睞,有27.2%的人選擇掃描二維碼,有19.6%的人選擇QQ郵箱,有19.0%的人選擇“搖一搖、查看附近的人”,還有15.3%的人選擇微信支付,在公眾號上進行的如訂票、打車、訂餐等實用型操作的選擇比例也達到7.0%。

  社交化閱讀成新趨勢

  面對首次出爐的微信閱讀調查結果,有關專家認為,微信作為典型閱讀形態的出現,意味著社交化閱讀已成為全新的閱讀趨勢。

  清華大學“新媒體指數”(http://www.gsdata.cn)研究團隊經過長期跟蹤發現,微信內容以快精短為特點,並呈現了短視頻、純幹貨、附帶背景音樂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現方式的格局。整體而言,淺閱讀、輕閱讀、泛閱讀依舊是主體。“微信公眾號中,70%均為趣味性公眾號,而其中,15%為文化類。”相關負責人説。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則注意到,“微信閱讀中,專題化閱讀有了相當提升,出現了一些具有系統性、連貫性、完整性的內容。”他介紹,在一些有著傳統雜誌色彩的公眾號上,甚至還有幾萬字的研究分析報告。另據“新媒體指數”團隊這位負責人介紹,現在運營得比較好的公眾號,無不都是有特色的,要麼觀點獨到,要麼解析深入,行文或犀利或幽默,以熱點為切入點。

  “世界圖書館界曾經有過這樣的理想,讓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書看,但這個理想即便到了21世紀也沒有得到完全實現。”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王余光説,現實情況是,手機普及率甚至比書籍更高,因此,依託手機閱讀、微信閱讀實現這樣的理想,看起來更容易。“在圖書館普及率依舊非常低的前提下,這類閱讀對圖書館的缺失,有了一定的補充。”

  過度依賴微信使人懶惰

  “從我個人情感角度來講,我覺得微信對我們的時間干擾得太多。”王余光儘管這樣説,但也不得不承認,微信佔據了年輕學生大量的時間,他們往往對微信過於依賴。

  “微信閱讀是碎片化、跳躍式的,而且不少都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因此認為,從目前來看,完全依賴微信閱讀獲取知識絕對不可能。“新媒體指數”的研究也證實,微信現在的內容比較雜亂,還有偽科學的、造謠的、抄襲的,該研究團隊負責人説,“長此以往,會增大原創及科普成本,使得微信公眾號原創內容生産減少,微信內容庫價值被瓜分,甚至貶值。”

  而王余光認為,兒童閱讀、學術閱讀和經典閱讀還是應該堅持紙質書。“微信主要功能是娛樂、瀏覽,我主張兒童閱讀不要從微信閱讀開始,對於孩子來説,微信閱讀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養成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學術性著作和經典性著作,也應該堅持紙本閱讀,“只有紙質書閱讀才能讓你不受干擾,一面看,一面思考。”他認為,碎片化的東西會使思維更膚淺,變得更懶惰,不願意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對搞專業研究的人來説是個很壞的習慣。

  事實上,關於微信閱讀的研究目前還極為缺乏。“應該更多研究人們的閱讀心理學,在載體改變的情況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有,我們應該研究,如何引導在微信環境下,進行一些有益的閱讀。”王余光如此説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