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2015年江蘇共截獲國外不合格廢物原料56.22萬噸

  • 發佈時間:2016-02-04 11:29:1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中國網財經2月4日訊(記者 金瀟) 記者日前從江蘇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江蘇局”)獲悉,去年江蘇局共檢驗檢疫進口廢物原料14530批、573.95萬噸、10.92億美元,檢出各類不合格2571批、56.22萬噸,同比增加18.59%,佔總進口批次的17.69%。其中還發現以廢物原料冒充新品、舊品闖關進口現象,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據江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6月8日,太倉某國際貿易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報檢一批進口鋁廢碎料,原産國和啟運國均為美國,太倉局檢驗檢疫人員對該批貨物檢驗,發現該批貨物中大量有害人體健康和環境污染、被列入我國《危險廢物名錄》廢硒鼓鋁管,被作退運處理。10月19日,連雲港局對一批來自法國的進口廢塑膠進行查驗,現場發現貨物中夾帶有我國禁止進口的廢感光膠片,總局為此轉發了警示通報。5月20日,連雲港某代理公司進口的一批廢電機,其集裝箱中竟藏匿一隻身長達50釐米、重約2.5千克的活蜥蜴,這在全國口岸實屬罕見。更為值得警惕的是,去年4月17日,某公司申報一批進口聚醚粒子,申報重量18650千克,貨值55062.26美元,南京局檢驗檢疫人員實施現場查驗時,發現該批紙袋包裝的黑色不規則顆粒明顯經過人工破碎,懷疑為廢物原料,經對貨物掏箱感官檢驗,並採樣送實驗室檢測,判定該批貨物確屬廢塑膠,在海關監管下做退運處理。

  據悉,進口廢物原料是可利用再生資源,但是潛在著嚴重的環保、攜帶違禁物品以及品質風險。近年來,我國多個口岸已查獲以廢物原料冒充新品報檢進口的情況,一旦廢物原料以此順利入境,將對我國人民人身健康、環境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為此,江蘇局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嚴把國外廢物原料進口關:

  內部著力加強基礎工作,嚴格規章制度執行落實,不斷完善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檢疫組織機構,堅持持證上崗、雙人檢驗、定期輪崗等制度。採取定期抓風險自查,全面排查進口廢物原料檢驗監管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對自查發現的問題逐一分析,立即整改,防範業務風險。此外,優化資源配置,配備、利用通道實式放射性檢測設備,提高放射性檢測的自動化,替代人工逐箱檢測,有效提高監管效能。

  外部則重點規範國內收貨人後續監管,形成制度閉環。專門制定《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後續監督管理工作規範》,改變進口廢物原料“重檢驗,輕監管”的現狀。針對沿海沿江口岸部分廢物原料為本地進口、異地加工利用的情況,積極與當地檢驗檢疫機構聯繫,結合科學風險分析,形成共同監管機制,使進口廢物原料口岸檢驗、沿途運輸、企業利用等各環節形成完整嚴密的閉環。加強與總局、各地直屬局、全省各分支局間橫向縱向的網路聯動,加強與公安、海關、環保、衛生等部門的跨部門聯動,有效提升了全省進口廢物原料應急處置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