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工商總局:網路售假企業可罰到傾家蕩産

  • 發佈時間:2015-03-10 07:44: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劉雪玉 王海欣  責任編輯:時習

  

  

昨天,張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記者會上。

  昨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據悉,這是工商總局第一次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記者會,張茅回答了現場記者的13個問題。在談及目前最火熱的網購話題時,張茅表示,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網店切實負起責任,並要增加網路售假的違法成本,甚至將企業罰得傾家蕩産,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

  綜合新華社電

  談網購問題

  第三方平臺要對網店負責

  張茅表示,去年一年,工商總局統計網購的數量達到了27898億,佔社會商品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這也就是説,居民日常消費中10%是通過網購來的,而且還是以30%-40%的速度在增長。

  “我本人也參加了網購。”張茅説,特別是現在電商還製造了一個消費時點,比如“雙11”等,但網購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誇大宣傳、假冒産品比較多、商品退貨比較難等問題,工商部門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糾紛方面難度也比較大。

  談到具體怎麼做,張茅説,首先就是加快這方面的法治建設。因為法律法規相對滯後,工商總局已出臺了《網路交易管理辦法》,但還不夠完善。“我們現在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立法。”其次,網際網路交易平臺要擔負起重要的責任,網路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也要按照法律和規矩來辦,也要講誠信、講信用,也要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商品七天之內可以無理由退貨,鮮活食品等除外。同時,所有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網店切實負起責任,加強自律和內部的監管。

  售假企業可罰到傾家蕩産

  今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公佈2014年下半年網路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監測共完成92個批次的樣品採樣,其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監測結果顯示,手機行業正品率僅為28.57%;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從各購物網站的監測結果來看,淘寶網樣本數量最多,為51個。結果一齣也引起了淘寶與工商總局之間的爭執。

  昨天,當被問及淘寶賣假貨較多,工商總局是否有打擊假貨計劃時,張茅表示,工商總局一直在努力打擊假冒偽劣行為,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個問題還是依然存在。

  張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加強企業誠信意識、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如果賣了假貨、侵犯了智慧財産權,就要有記錄。有記錄以後,就會進入企業信用檔案,其經營活動就要受到限制。增強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建立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可以説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治本之策之一。

  同時,張茅説,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工商部門在日常的監管中,對於假冒偽劣的産品要進行嚴厲查處,要使得這些企業付出的成本高於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成本。張茅稱,如果增加了違法的成本,使企業支付不起甚至無法經營,處處受到限制,甚至罰得企業傾家蕩産,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這些假冒偽劣的産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智慧財産權的現象才能減少。

  談香港水貨客

  工商及相關部門正從嚴查處

  對於近期在香港出現針對內地水貨客的問題,張茅表示,近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多有反映,就是水貨客利用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價格差異,逃避海關的監管。這些水貨客購買商品不是以正常的消費為目的,“少量多次”購買,從香港攜帶水貨商品入境。

  張茅稱,這些水貨客的大量採購,既給香港的民眾生活帶來不便,也擠壓了合法企業經營的空間,同時擾亂了內地市場秩序。“對這種銷售水貨的行為,國家打擊走私辦公室牽頭,工商及相關部門參與,對此行為正在從嚴查處。”

  目前,一些地方也出臺了相關監管的方法,比如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反走私綜合治理條例》,廣西、廣東、福建也都先後出臺了有關的規定,對流通領域的走私商品或者沒有合法進口來源證明的商品查處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張茅表態説,工商總局注意到了最近出現的這些問題,並且按照職責分工積極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談食品安全

  農村和城鄉接合部問題較多

  目前,假冒偽劣也是食品安全的“重災區”,而農村食品市場是制售假冒偽劣的集中地。尤其是鄉鎮一級的農村市場有假冒偽劣窩點。對此,張茅回應説,在我國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部存在的問題確實比較多。

  張茅説,食品安全問題確實非常重要,是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工商總局在食品市場監管工作中,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包括食品的商標、廣告等問題,需要工商總局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密切配合。

  張茅總結説,就目前,很多市場監管部門的重心或者重心之一,都放到了食品安全上,特別是縣一級,對於農村、對於剛才説的城鄉接合部,食品監管確實需要加強。工商總局按照職責分工,配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做好該擔負的食品市場的監管工作。

  談商事制度改革

  未來企業註冊時間減至5天

  關於商事制度改革,張茅説,去年實行“寬進嚴管”的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市場主體數量呈現大幅度增長,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結構調整。

  他介紹,通過把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年檢改為年報公示,巡查改為抽查等措施,推進了企業登記註冊制度的便利化。

  張茅説,今年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鬆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制,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這主要包括進一步推進登記註冊制度便利化、推進市場準入管理模式創新、推進政府公共服務效能最大化、依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託企業資訊公示系統建立小微企業名錄等五個方面。

  張茅説,今年要放開企業名稱庫,企業名稱由過去預審改為由企業自行選擇,企業經營範圍由過去的工商部門審核,改為由企業自主選擇,特殊行業除外。

  此外,還要推進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質檢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下一步要簡化為‘一證一號’,這將使企業註冊法定時間由20天減少為5天。”張茅説。

  談反壟斷調查

  共立案47件21件已結案

  去年,工商執法人員對微軟公司的部分經營場所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向外界傳遞了工商部門維護市場秩序的強烈信號。

  針對如何加強反壟斷、促進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的問題,張茅説,作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的成員,工商總局的職責是對於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等壟斷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

  他説,在維護市場秩序方面,工商總局一是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有關政策;二是強化信用在市場監管中的基礎作用,積極構建以資訊公示、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三是進一步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四是推動商標保護和註冊便利化工作取得新進展;五是加大對包括網路購物在內的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六是加強廣告市場監管。

  “到目前為止,全國工商系統共立案調查47件壟斷案件,有21件已經結案,其他正在調查中。”張茅説,實際上,我們進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就是在促進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