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我國70%以上的輸液不必要 “吊瓶森林”危機四伏

  • 發佈時間:2015-01-06 10:12: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李劼  責任編輯:謝淩宇

  遏制過度輸液絕不僅僅是醫療機構和醫生單方面的責任,患者要走出“只有輸液才能見效,才好得快”的認識誤區。

  門診輸液區一片熱鬧,還沒進門,就聽見小孩兒撕心裂肺的嚎哭。護士在孩子的哭鬧聲中不停地穿梭忙碌,大廳的椅子上,放眼望去,大多是抱著小孩輸液的家長。

  這樣的場景你是否很熟悉,冬天感冒、發燒往往多發,雖然老祖宗告訴我們“病去如抽絲”,但在事事求快、求效率的當今社會,很多人會選擇輸液治療,全國各大醫院的門診輸液室也是人滿為患,有的甚至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伍才能打上“吊瓶”,有人非常形象地把這樣的場面稱作是“吊瓶森林”。

  “吊瓶森林”危機四伏。早前,杭州市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的輸液室裏貼出“減少不必要輸液,實施無輸液門診”的標牌,成為全國基層醫院中首家實現的“無輸液門診”醫院。像這樣拒絕門診輸液或減少門診輸液的醫院正在不斷增多。而最近一篇《輸液=自殺》的傳言在朋友圈瘋傳,傳言稱,“據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雖然“輸液等於慢性自殺”的説法聳人聽聞,但輸液確實是風險最高的給藥方式。新年新氣象,紮根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多年的“感冒就輸液,輸液好得快的”觀念,終於開始鬆動了。

  去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的舉措實施以後,各地也相繼推行一些政策控制醫院門診的過度輸液現象,如安徽省衛生計生委也出臺政策,向過度輸液説“不”。以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的數據對比為例,取消普通門診輸液這一舉措得到了絕大多數患者的理解和支援,實施半年成效明顯:航空總醫院輸液量由原來的300-400人/日降到70-80人/日,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比例從15.3%降至7.61%,藥品不良反應率下降了51%。

  一般性的感冒根本無需輸液,休息喝水最有用。據專家介紹,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藥,7-10天即可自愈。輕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飲水即可。症狀明顯者可適當對症吃藥,減輕症狀。患病早期適當用抗組胺藥、解熱鎮痛藥能改善局部及全身症狀。”人們原本是在追求健康,但是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本身恰恰是在威脅著自己的健康,而且是一個長久的威脅。輸液的風險遠高於打針、吃藥。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迴圈,未經過人體天然屏障的過濾,雖然發揮藥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應,症狀往往也更快更嚴重。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口服藥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也需要一定時間,它們都能給急救留出時間,而輸液的“快速便捷”,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是可通過口服途徑給藥代替的。

  當然,遏制過度輸液絕不僅僅是醫療機構和醫生單方面的責任,患者要走出“只有輸液才能見效,才好得快”的認識誤區,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原則,醫患之間互相配合,互相信任,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