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一畝田回應數據“騙局”質疑:直接公佈後臺數據

  • 發佈時間:2015-07-31 02:53:02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胡笑紅  責任編輯:謝淩宇

  85後CEO創業4年,員工超3000人,每天幫農民交易農産品價值3億元,全年交易額1000億……一夜之間,農産品電商“一畝田”的這些數據突遭質疑,被指是個騙局。昨天,一畝田副總裁李國訓正面回應,並直接公佈後臺數據為一畝田正名。

  網友質疑,一畝田官網顯示的“採購部分”數據中,報價數據很詭異,譬如“6小時前劉老闆採購了999.999噸毛桃”,誰那麼精準,非要購買999.999噸毛桃?“9小時前老闆採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網友質疑,107萬噸洋蔥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盛産洋蔥的西昌,一個市的洋蔥産量也不過30多萬噸。

  針對質疑,李國訓坦承,一畝田網站確實還有一些産品和數據不夠完善。一畝田真正啟動農産品B2B交易只有一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公司一直在升級産品,APP平均每兩周迭代一次,版本多達100多個,每次新版本工程師都會發佈一些測試數據。而測試數據確實是虛擬數據,肯定不是一畝田用戶真實發生的。

  那為何應該在後臺出現的測試數據卻與真實的交易數據混雜在一起並出現在開放平臺上?對此,李國訓只是這樣表示:我們已經在清除已有問題,並且要求今後所有線上測試完成後必須刪除。

  對於交易數據的質疑,李國訓昨天現場展示了過去一年的交易後臺數據。記者注意到,一畝田從6月22日至7月21日,通過一畝田的第三方資金擔保平臺進行交易、幫助農民賣掉農産品的金額達96.3億元,日均3.2億元。這還不包括採購商線下直接和農民交易的費用。

  據了解,一畝田的商業模式簡單地説就是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幫助採購商找貨源。其線上APP為農産品生産者和批發商、採購商提供供求資訊服務,線下為雙方提供交易撮合活動,不僅解決了農産品交易資訊不對稱的難題,由於一畝田同時擔任第三方資金擔保平臺,交易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也由此找到出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