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多家彩電企業在國內利潤下滑 康佳兩周兩換主席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倪雨晴  責任編輯:謝淩宇

  近日,高層頻頻變動的康佳,被推至風口浪尖。

  康佳兩周兩換主席

  一切從5月28日的股東大會開始。當天,康佳舉行董事換屆選舉,在7個董事會席位中,中小股東獲得4席,分別是兩個董事和兩個獨董席位,持股25%的大股東華僑城則保留了另外三個席位。

  緊接著,6月5日康佳發佈公告稱,由中小股東提名的獨立董事張民當選董事局主席,其中4票同意、1票棄權、2票反對。新官上任,便著手展開股權激勵事宜。6月11日晚間,康佳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股權激勵事項,相關事項尚在籌劃過程中,公司股票“深康佳A深康佳B”于2015年6月12日開市起停牌。

  但事態在一週後發生激變,6月18日,康佳集團再次發佈公告,“獨立董事張民先生在特殊時期擔任本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職務,目前已完成特殊時期的主要任務,已選定經營班子的主要成員,已穩定本公司的整體形勢,但是考慮到其獨立董事的身份,張民董事辭去董事局主席的職務。”

  張民“下臺”後,由大股東提名的原總裁劉鳳喜走馬上任。其餘高層安排也進一步確定,總裁為劉丹,副總裁為宋振華、林洪藩。

  據彩電業內人士透露,“此次高層動蕩可以説是中小股東和華僑城雙方的妥協。而之前康佳過於保守,有些事不敢做,現在康佳對方法標準進行統一 ,接下來也會有新的佈局。”

  這位意味著,時隔半月,大股東華僑城重新奪回了康佳董事局主席席位。對於康佳來説,內憂或許已經解決,而外部環境將帶來更大的考驗。

  中怡康黑電總經理彭顯東告訴記者,“彩電銷售規模這兩年沒有很好的增長,尤其是2014年,相比2013年減退了7%。”經濟增速的下降,與節能補貼政策的取消,紛紛影響了彩電的銷售。彭顯東表示,今年的市場很有可能會略增一點,但是競爭壓力在加劇。行業的共識是,目前彩電行業市場份額比較接近,在未來3-5年內會出現品牌集中的狀況。

  康佳的挑戰並不是個例,幾乎所有的彩電企業都面臨著市場困境。與此同時,小米、樂視等網際網路企業也正在對傳統彩電企業造成衝擊。那麼,在“網際網路+”、 智慧電視、智慧家電的大勢下,擁有硬體優勢的傳統彩電企業該如何轉型?

  業績下滑

  2014年,多家彩電企業在國內利潤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創維數位財報,截止2015年3月31日的年度業績顯示,營業額達401.35億港元,同比增加1.7%;溢利33.5億港元,同比增長133.8%。但在2014財年中,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業額同比下跌3.7%,至315.41億港元,主要是因為佔收入近八成的彩電業營業額同比下跌7.1%。

  海信的財報數據則顯示,201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290.07億元,同比增加1.85%;凈利潤14億元,同比下降11.55%。

  兩家老牌企業的營業額都有所增長,但是利潤都開始下滑。彭顯東表示,彩電屬於耐用消費品,整體銷售規模十分重要,單看毛利率比較低。這兩年只有海信和創維兩家的凈利率超過4% ,因為它們市場規模比較穩定。

  那麼,其他的彩電企業情況又如如何?根據公開資訊,2014年,TCL多媒體業務營收265.66億元,同比下跌15.5%;長虹營收595.03億元,同比增1.07%,凈利潤同比下滑了88.52%,僅為5885.78萬元。康佳全年營收194.23億元,同比下降2.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虧損了4.7億元,並在電視等主營業務上連續4年虧損。

  彭顯東認為,“一些規模在600萬台左右的公司受到的衝擊更明顯一些,大部分彩電企業都面臨著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包括樂視,其電視硬體虧了5億。”

  此外,上游面板價格在2014年上漲,這部分上升的成本也對行業利潤造成影響。而樂視小米進入市場後,引進新的定價模式,也無一例外地對傳統彩電企業形成挑戰。

  向網際網路轉型

  事實上,以硬體為主的傳統彩電企業已經走在轉型的路上,試著加強自身服務和內容。

  眾所週知,傳統硬體的增長空間有限,硬體的利潤狀況也不能讓企業保持良好的增長。這種情況下,各家廠商正嘗試往網際網路方向轉型,在銷售完硬體後,通過內容、應用,廣告費用等取得收益。

  舉例來説,創維在2015財年計劃全面向智慧家電方向發展,希望讓電視的智慧螢幕成為未來智慧家庭的服務入口和內容引擎,連接家裏的其他家電設備。TCL也斥鉅資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業務。

  彭顯東表示,企業圍繞的目標是如何獲取更多的用戶,對於傳統彩電企業來説,如何收集和使用數據是一大難點。在內容上,各家廠商都可以與合作方合作,差異不大,所有內容都要通過牌照方,一定程度上可以共用。彩電企業的難點是獲得用戶的數據,再加工這些數據,以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好消息是,傳統企業在和網際網路公司搶用戶的過程中,各自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近期,海信的發佈會宣佈,其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創維也在年報中公佈,激活用戶達760萬,日均活躍量為300萬。

  另一方面,傳統企業依然有著其在硬體上的天然優勢。

  “這兩年,液晶面板到元器件供應商在國內有長足的發展,生産能力都有所提高。目前,國內賣的液晶電視的面板有30%多是由國內面板商提供,未來比例還會提升。整機生産能力方面,每年國內産能佔到全球40%多。”彭顯東如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